“卷”成好学生,孩子却越来越自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卷”成好学生,孩子却越来越自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2024年03月30日 13:32 小白人俱乐部

“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每天做作业自主自觉,不需要催,也不需要辅导;补习班自己要上,课外练习自己要买,对自己有高要求、高目标;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的好榜样。可你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个人人夸的好学生,也会厌学、抑郁、自卑。事实上,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深陷“好学生困境”,而父母却一无所知。

没有哪个父母希望养出一个自卑、抑郁的孩子,父母如何发现孩子“自卑”、“抑郁”的情绪呢?若是孩子有以下5个明显的细节表现,说明孩子内心很“自卑”,有了“抑郁”倾向,父母要尽早引导。

015个细节说明孩子很“自卑”

1、对别人的话比较敏感一个孩子若是自卑,对别人的话都会很敏感,比如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句无心的话,可能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在别人拒绝自己的要求,比如借个东西的时候,都会感觉对方是在排斥自己。2、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对于新鲜的事物,自信洒脱的孩子会很勇敢地去尝试,因为他们不害怕失败,更不害怕被比较。而自卑的孩子,则会畏惧新鲜事物,不敢去尝试,因为一旦失败,就会觉得被人笑话、被人比较。

3、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不少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但是有些学生则会尽可能的低下头怕老师看到自己提问,即便是自己内心有想法有很好的答案,但是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甚至怕自己说的不好,会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4、外面怂家里横若是你家孩子有这个情况,除了怕生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比较自卑。在自卑的情绪下,在外面是比较敏感、胆怯的,怕被别人笑话,但是在家里却是另一副样子,因为在外面积攒的负面情绪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会先显露出来,在家的时候脾气就会暴躁蛮横。5、总喜欢挑别人毛病

有些孩子会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无端地批评指责他人,其实这也是自卑的表现。因为自卑的孩子缺乏内在的安全感,所以他要在外在形成一种“保护机制”,这就需要他去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别人的伤害。

02外部刺激驱动教育有限内部驱动才是硬道理

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曾通过30多年128项实验研究,指出人的动机分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受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们做事是出于自己内在的感受,或者对某件事的兴趣等内在力量激发,感受的是动力;而受外在动机驱动的人,则是外部因素的奴隶,他们做事是受恐惧、奖赏、惩罚、他人认可等外部力量激发,感受到的是压力。这两种动机虽然都刺激孩子努力学习,但靠外驱力驱动的孩子,在功利性的目标下,缺了做人做事的成就感、价值感、意义感。

很多孩子,就是因为长期找不到活下去的动力,最后患上“空心病”。曾经就有一位高考状元自杀未遂后,对徐凯文教授说过:“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一个孩子,不能做自己,被迫过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是教育最大的悲哀。这种“好学生”的养成,背后是孩子被折断的翅膀、绑住的思想、磨灭的爱好,这样的孩子,哪怕再优秀,心中都会有隐隐的阴影,形成永远的伤。

03如何治愈孩子心中的“自卑”?

帮孩子重建价值观,重新评价自己,重塑对自己的信心。

建议1: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对于孩子自卑,大多数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不全面,内心多是否定自己,包括外貌、智商和能力,都对自己很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的原因一般是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认知。

让孩子把“我应该”,变成“我想要”并提升学习能力

孩子的人生,不应该只有顺从,只有学习,只有成绩。所以,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要求和束缚,而是要他们多一些遵从内心的选择。一个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拥有完整的、自我的意识,才能内心富足,获得真正的快乐和价值感。

家长要帮助孩子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好的地方不要吝啬夸奖,错的地方也不要怕伤及孩子自尊不敢言。同时,可以通过VR学能提升训练仪,沉浸式训练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孩子的专注、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和创造能力,让孩子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信,让孩子更加的了解自己,这样对他的性格才会有好的帮助,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建议2:帮助孩子去构建自己价值观体系

孩子自卑的原因除了对自己认知不清之外,还有就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己的判断力不够,容易被他人影响。若是父母能帮助孩子构建他的价值观体系,孩子就能够很好的判断周遭的一切,知道别人的话有几分真有几分假,能够辨别出来他人是看笑话还是真诚的给出意见。

跳出标准的“评价体系”

现在,有太多的好学生,就是因为深陷“好学生”的标准,不敢逾界,不敢犯错,每天紧绷着自己造成巨大压力和自卑心理,最终导致抑郁。让孩子跳出好学生思维,就是让孩子去发现人生的多面性,比如:

犯错了也不要紧,不需要内耗,努力改过就好了;

考砸了也没关系,你依然是你,你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出格了也不要怕,人生就是要多尝试,才能活出精彩。

我们的孩子,只有勇敢从“好学生”的囚笼里走出来,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更好地去挑战困难和挫折。

我们不要在孩子最好的时光,将他们的思维“固化”,将他们的行动“驯化”。更不要用我们有限的眼光,去养育未来的孩子。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但是可以给孩子抵挡恶语的“保护罩”,让孩子拥有变强变自信的学习能力,才能自信洒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