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
这个时代,曾是无数人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青年作家余华曾遭遇无数次杂志退稿。每次邮递员把退稿从围墙外扔进来,听到“啪嗒”一声,父亲就会跟余华说:退稿来了。数量极为有限的刊发渠道,不知拦住多少张华、王华、李华的问世。
今天,我国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过2400万人,各文学网站日均更新超过1.5亿字,短视频每天更新近8000万条,每年总计接近300亿分钟(按每条1分钟计)。用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的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文学没有“怀才不遇”,创作已经“野无遗贤”。
在海一般的内容浪潮面前,我们反倒容易忽视,这背后隐含着人类社会多么巨大的历史进步。
这个时代,也激荡着科学家钱学森的憧憬。
1993年,在给汪成为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对灵境(今译“虚拟现实”)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他更是直接预言灵境技术将带来“文艺大繁荣”。
今天,虚拟现实走进现实,空间计算重构空间,元宇宙蓝图已然绘就……它们共同指向人类媒介的“终极方案”——通过数字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们能够全感官、互动式地沉浸于“太虚幻境”,穿越时空,超拔古今。
钱老梦已成真,人类正在开篇新的生活,造就新的感性,创制新的大众文艺。
新大众文艺之新,是数字化叠加智能化之新,是文明“代差”之新而非文艺“量变”之新。它如此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感受与表达,带来无数的新奇与喜悦,也带来如此强烈的未知和不确定:
——“看微短剧的超过了点外卖的”,人们欢呼微短剧崛起的同时,长剧集正在革新以应变;艺术家们呼吁戏曲要守住传统程式,前卫的实验者正在借助沉浸式舞台留住观众;图书、影视、演出线下奋楫出海,游戏、网文、短视频海外不期而红……文艺演进充满张力,格局之变未完待续。
——“这么多网文作者也没出一个金庸”,网络文学造就“大神”的同时,也面临这般质疑;“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作者”“人工智能会产生大量平庸低劣之作”,截然相反的预测同样透露着担忧;“微短剧就是多巴胺生意”“游戏是电子榨菜”,新大众文艺的“直给”和“爽感”也遭受诸多诘难……开新之路考验不断,难题待解。
站在前无古人的浪潮之巅,既要劈波斩浪也要洞若观火。新大众文艺不仅创造了新类型,也在塑造着新格局。在线音乐没有取代音乐演出,反倒让胜在现场感的演唱会盛极一时、一票难求。正如19世纪照相术的发明没有消灭绘画,反而倒逼绘画艺术开辟新境。新兴艺术媒介的颠覆性态势,倒逼旧媒介重新界定自我,将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艺术创作终将柳暗花明、别开生面。
人类艺术演化史、人类文明演进史同样告诉我们:变是唯一的不变,拥抱变化才能掌握主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要科学认识问题、矢志解决问题,就能把我们的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新大众文艺,朝向心灵境界的新目标,锚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7日 20 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