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信托“排雷”,雪松控股承诺全额兑付本息,涉2400多位投资者

中江信托“排雷”,雪松控股承诺全额兑付本息,涉2400多位投资者
2019年04月24日 07:47 市界

文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近年来频频踩雷的中江信托,或将迎来破局。

有着广州第一民企之称的雪松控股,作为接盘方,已经着手处理难题。在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看来,这是一场“婚姻”,既要接受优点,也要接受缺点。

4月22日,江西南昌市微微飘雨,中江信托总部大楼迎来一场投资者恳谈会,张劲现身,向投资人鞠躬道歉,并承诺“雪松控股和中江信托将在9个月内解决信托目前已暴露的逾期问题。”

2018年以来,金融去杠杆之下,企业资金链紧绷,此前借由信托通道进行融资的产品逾期爆雷不断,损失触及产品背后的每位投资人,对于中小投资人而言,每家每户皆是灾难。一年后,大部分雷暴依然无法排解,事件进展寥寥。

从媒体公布情况来看,中江信托近两年来踩雷产品所涉及金额超过50亿元。雪松控股的到来,无疑为中小投资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此以前,失望的投资者甚至并不想参加“恳谈会”。

公布于中江信托官网的《敬告投资者书》显示,雪松控股将确保支付投资者全额本金,此前投资者未能兑付的利息,也将由雪松控股在一周之内先行垫付。

01

从“中江信托”到“雪松国际信托”

“雪松从现在开始,全力支持中江启动历史遗留问题的专项行动。”

恳谈会上,张劲明确表态。

中江信托,曾经是业内“黑马”之一。

2016年,中江信托实现36亿元营收、19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78%、243%,在68家信托公司中皆排名第6。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背后是激进扩张。2018年,扩张期发行的信托产品陆续到期,正值宏观经济探底、监管收紧,此前资质欠佳的底层标的问题立刻暴露,包括金鹤系列、银象系列等多个项目无法按时兑付。张劲在投资者恳谈会上透露,目前发现问题的约有48个产品,总共涉及投资者2400多人。

踩雷频繁也直接影响中江信托的业绩。截至2018年年底,中江信托营收3.5亿元,同比下滑63%,净利润仅有4700万元,同比下降73%。

雪松控股接手后,将对中江问题负责到底。

张劲对到场投资者承诺,“雪松控股及中江信托将在9个月内解决中江信托目前已暴露的逾期问题。”

但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会是刚兑,会符合监管层要求。目前,雪松控股已经跟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资产时会有打折,雪松也将打折部分补给投资者。

目前,雪松控股为中江信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1.3005%。这对于中江信托而言,或许是重新振作的新机遇。雪松的入主可以解决中江信托近年来的股东缺位问题。

股东缺位是中江信托当前面临的大问题。张劲表示,雪松控股接手后,会改组董事会,“因为目前董事会已经没有人了,之前所有属于中江信托的董事会只有一人在工作,其他都退休了”。

改组如何落实,张劲强调要和其他股东沟通,“但即使高管架构有调整,也不会大换血,还要充实增员”。

新的起点或将从改名开始。张劲坦言,“逾期项目对中江的品牌破坏力最大,几乎是毁灭性的。”

雪松控股希望将中江信托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

02

坚定拿下信托牌照

不可否认的是,中江信托目前的泥沼状况对于雪松控股而言也是挑战。

张劲将收购中江信托比喻成“结婚”,既要接受优点也要接受缺点。他坦言:“虽然中江信托的逾期产品项目确实比预期的多,但是(雪松对此)并不后悔。”至于中江信托的详尽状况,雪松控股还在了解中。

虽然股权变更已经结束,但“昔日明星”中江信托的收购价格至今还未浮上水面,雪松控股透露,尽职调查才刚刚开始,大约需要3个月。中江信托的价格需要根据总资产、净资产等进行全面评估。

市场曾传言,此次收购中江信托,雪松控股花费300亿元。对此,张劲回应道:“远远达不到200亿元,和明天系的交易是双方都满意的。至于最后是100亿元以上还是100亿元以下,这个还需要复杂程序后确定。雪松不是土豪,不会看到金融牌照就往前冲。”

有金融业内人士对市界表示,先确定收购事项,仅通过尽调确定交易定价的情况十分罕见。况且收购中江信托,是近几年雪松最大的一笔交易。本次收购之坚定,可见一斑。

近年来,雪松控股在市场上频频出手。大规模的投资支出背后,公司不得不通过外部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其2018年公司债发行评级报告显示,2016年雪松实业筹资性净现金流为34亿元,到2017年跳涨至127亿元。

张劲曾在雪松集团的内部培训中提到公司最初的顾虑:牌照作价不菲,短期内可能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公司在金融人才和储备上还有不足。雪松内部对此也有异议,有人认为,目前金融去杠杆的大趋势下,金融牌照还能价值几何,还需再做判断。

但张劲依然坚定收购。在他看来,想要跻身全球一线综合产业集团,必须发展金融板块,目前仅有68块的信托牌照更是稀缺。国家调控则是有张有弛,雪松控股可以坚信蓝海战略。

从2018年11月交易获批到隔年4月股权变更,收购整个流程仅用时五个月。效率如此之高,侧面反映了监管层的态度。毕竟从另一角度上讲,雪松控股此举是在协助化解金融风险。

03

雪松按下金融按钮

接盘中江信托,让雪松控股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备受市场关注,甚至有“雪松从天而降”的质疑。

雪松控股,创立于1997年,前身为“君华集团”,目前专注于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新材料、旅游文化等多个板块,拥有齐翔腾达、希努尔两家A股上市公司。

2017年,雪松控股集团营收已经达到2200亿元,2018年跻身世界500强,位列第361位。虽然头顶“广州第一民企”的光环,但雪松控股对外界来说一直颇为神秘。

在董事局主席张劲的眼中,“雪松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雪松是经历了九死一生,几十年如一日拼出来的。”

作为“92派”的一员,张劲与马化腾是深圳大学的同届校友。1989年到深圳大学读书时,他已经开始参与内部股交易,并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亲历过股市的大起大落,也趟过房地产开发的泡沫,2002年,张劲切入大宗商品领域,改做金属期货和国际贸易。如今的张劲位列2018《新财富》富人榜第18位,2018福布斯中国榜46位。

外界曾评价张劲“踩准了每个资本机遇”。但他自己却认为,雪松集团的多次转型来自于市场倒逼:“我们基本上犯过所有企业都会犯的错,吃过所有企业都吃过的苦。”

此次拿下信托牌照,对雪松控股来说,是布局金融业的端口。公司官网显示,公司六大产业中包含“金融服务集团”。但在2019年元旦发布的五年战略中,公司并未提及金融板块,而是将之整合为五大产业,有关金融布局的质疑随之而来。

在内部讲话中,张劲表示:“金融产业不以独立板块的形式出现,并不意味着金融业务会弱化,它在雪松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反而更加突出。”

在张劲的设想中,收购中江信托是为了向旗下实体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方面可以加快上下游资金周转、结算,实现实体产业利润;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资金利息收益。

他同时提到,雪松控股涉足金融业务,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公司,是供应链金融,是特色金融。

“吃过苦”的雪松控股,如今正面临中江信托带来的新挑战。在监管趋严的金融环境中,2019年信托行业仍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中江信托的“排雷”工作仍在继续。虽然牌照已经到手,对雪松控股来说,未来如何掌舵才是关键。

想探索更多好玩资本故事,也可关注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