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股份制银行有别论”,招商银行的微妙心态

破除“股份制银行有别论”,招商银行的微妙心态
2024年06月07日 22:38 大摩财经

这两年遇到些风波之后,招商银行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市场关注。

前两天,“招行微刊”公众号发文章,里面提到“深入宣导、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全行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股份制银行有别论”等错误论调。

文章发布后不久,引发了外界关注,招商银行随即在文章中又删除了“股份制银行有别论”字眼。

招商银行的这番操作,也引发了投资者们的热议。部分投资者担忧,破除“股份制银行有别论”,是不是意味着招商银行越来越像国有几大行,可能导致优于同业的灵活经营机制,经营创新等特点褪色呢?如此一来,招行银行还值得投资持有吗?为啥不直接投资国有四大行呢?

当然,不乏投资者指出,招商银行向上级的要求看齐无可厚非,且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曾明确提出,金融业要坚持“提质增效”,推动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完善差异化发展定位,鼓励股份制银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制度,突出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在金融体系内发挥更加积极、正面的作用。

因此,结合此次“先写后删”的动作来看,招商银行的心态是非常微妙的。

招商银行是股份制银行的排头兵。2023年,招商银行营业收入为3391亿元,净利润1466亿元,两项指标在股份行中均位列第一。

但在银行息差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即使强如招商银行,也难免受到一定的冲击。2023年,招商银行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净收入双双下滑,以致招商银行出现十几年来营收首次同比下滑的现象,不免让人对招商银行的续航能力产生担忧。

招商银行2023年还能实现净利润6.2%的同比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幅的拨备调节。去年,招商银行的拨备前利润为2180.87亿元,同比下降2.06%,但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14.69亿元,对比2022年的575.66亿元少计提160亿元。

从存款方面看,截至2023年末,招行存款总额81554.38亿元,同比增长8.22%,但是对比2022年18.73%的增长也有不小的降幅。并且还出现了高端客户户均贡献下降的“隐忧”。

2022年,招商银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户均资产为238.13万元,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2023年,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户均资产再度降至233.15万元,连续两年呈现下降状态。2023年年报中,招商银行罕见的没有披露私人银行(月日均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的资产规模。

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优势在逐渐缩小,向轻型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大财富管理”也频繁暴露风险。

招商银行2023年非利息净收入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41.08亿元,在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最高,达到67.58%。该部分收入对比2022年同比下降10.78%。其中,大财富管理收入452.68亿元,同比下降7.9%。

2022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9.03亿元,同比下降14.28%。2023年,其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度恶化,其中,仅保险代理收入实现了9.33%的增长,理财、基金、信托、证券的代理收入比起2022年系数下降,最高降幅达到21.5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