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58年8月23日当代著名作家、编剧王朔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1958年8月23日当代著名作家、编剧王朔出生
2021年09月29日 14:16 文史学堂_

文史公曰:一、满族人,但特大汉。二、南京出生,但特北京。三、没下乡,有人。四、部队大院成长,特自负。四、是个作家,但特痞气、流气,逮谁骂谁,自言:我是流氓我怕谁,。五、虽见多识广,但做派还是菜市场。 有人说:王朔是规则的破坏者,社会的反叛者,正统文学难以容下的沙子。北京老顽主,文坛钉子户,流氓骂人忒舒服,痞子要火挡不住。是有点无知者无畏。他自己就是一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艺术家。

他评价张艺谋,称之“就是个搞装修的”。他骂鲁迅,骂老舍、骂金庸,骂白岩松。很多该骂的,不该骂的,都骂了。

当年王朔对金庸的批评在文化界引起极大讨论,台湾的琼瑶阿姨看了相关报道,深深为王朔的言语犀利和金庸的君子气度所吸引,未曾熟虑就对一个记者说:我倒想听听他是怎么评价我的。有好事者把琼瑶的话传给了王朔。王朔单手掐烟冷笑不已,说:金庸好歹还值得我评论评论,她?我看都不会看一眼。琼瑶此后再不参与类似话题。

他他闲聊时说杨澜嫁错人,吴征就是一骗子,结果被媒体登出去了,王朔发火了,指着媒体记者骂了13分钟,没有一句重复:“我是一粗人,从明天起,我告诉你们,都特么别请我来了!” “再给我乱写,我跑你报社给你主编两个大嘴巴子,我才不学傻逼窦唯,烧人家的汽车去!”

没几天,他在东方电视台演播室里没脸没皮的笑着说:“我给杨澜发短信道歉了,欺负一女的不牛逼!我乐意给女人道歉,给女人道歉不丢人!”

他说:“人都有缺点,没有大师,谁想当大师,没门,板砖伺候!”

王朔说过,他印象中自己就没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长大以后又开始烦他们,直到自己羽翼丰满之后,就变得针尖对麦芒,见面没三句话就准能吵起来。

王朔的母亲曾随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出现在了节目现场,两人把在家里的争吵直接搬到了镜头前,那些显得大不敬的语言不像是一个儿子对母亲能够说出来的话。

王朔的小说角色,一群大院青年,吃着父母功劳的红利,不好好读书,却个个自命不凡,瞧不起任何人,没本事挣钱什么办?坑蒙拐骗偷。见女人想睡怎么办?坑蒙拐骗,写的女角色特别有主见有个性,就是喜欢痞的大哥,特别温柔体贴,就是要当王的女人。

在王朔的小说里,知识分子成为权力结构中的压抑别人者。知识分子经济地位也丧失了,文化优势也荡然无存。在王朔眼里,他们没有什么本事,而自已却要低他们一等。

王朔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具有反智倾向,原因就在于身份上的压抑。王朔笔下,知识分子主要有如下几个劣性。

第一,人格虚伪。作者首先不是指出他们没有学问,而是指出他们人格虚伪,作者从人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所讨厌的是“人性”中的恶性。

第二,好为人师。在王朔笔下,知识分子一定要让对方活不如自己,或不如其他人,以获得自己的快感,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第三,无真才实学。他笔下的一些作家,只是为生计奔波,以混口饭吃,他们认为创作只是“乡下人不认字城里人瞧新鲜”

他们当年满世界喷的北京四大傻:吃饭点龙虾,购物去燕莎,小秘带回家,别人唱歌他献花。

他们在八十年代一致公开说:香港没文化,是文化的沙漠。

作家韩少功:王朔小说的人物生动,但却太单一,男女老少都贫,一贫到底。

作家葛红兵:王朔已经以他独特的写作图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王朔1958年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其父王天羽任南京总参高级步兵学校老师。

1950年初王天羽接到调令,举家搬迁到北京。

王朔幼时,住在北京市复兴路29号院军区大院里。与叶京、郑小龙相熟。

1965—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仓门小学。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

1972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期间曾到太原生活了一段时间。

1975年,借读于太原五中。

1976年,曾经参与了当年反对四人帮的“四五”事件,结果被抓蹲了三个月监狱。

出来后,他爸送他一句话:滚!去部队!

1976年,从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毕业。

王朔满腔抱负去当兵,入青岛的北海舰队卫生学校学护士,学习半年后,作为卫生员上登一条海军消磁船工作。

1978年,大学恢复招生,开始练习写作文准备报考大学,期间,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该作品描写北京城里的一个年轻女孩子和父母亲观念不同,在理想恋爱等方面发生分歧,该小说发表后,受到《解放军文艺》的重视,借调到该刊当编辑。

1980年,在解放军文艺社工作了几个月,从部队队退伍回京。

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做业务员,做糖盐水和葡萄糖买卖。1982年,短篇小说《海鸥的故事》发表在《解放军文艺》当年第8期上。

1983年,从医药公司辞职后尝试经商,和石小满一起开了一个烤鸭店,但并不成功,经商不成使王朔意识到生存的严酷。

1984年,在《当代》第2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小说描写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同年,在《胶东文学》1984年第8期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长长的鱼线》。同年,凭借《空中小姐》获得了《当代》文学新人奖。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同年,中篇小说《橡皮人》开始在《青年文学》第11、12期连载,这部作品取材自王朔在南方沿海地区做“倒爷”的经历。

1987年,中篇小说《枉然不供》发表于《啄木鸟》第1期。同年,中篇小说《人莫予毒》发表于《啄木鸟》第4期。同年,中篇小说《顽主》发表于《收获》第6期。

1988年,在《芒种》第4期发表中篇小说《痴人》。同年,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叶大鹰执导的《大喘气》四部由王朔小说改编电影搬上荧幕。

1989年,长篇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连载于《钟山》。同年,中篇小说《永失我爱》发表于《当代》第6期。同年,长篇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发行单行本。

11月,开始参与和策划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同年,和莫言、朱晓平、刘恒等十二位作家成立中国第一家民间作家组织——“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海马工作室第一部作品,由王朔和郑晓龙策划的《渴望》。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

1990年,在《花城》第6期发表中篇小说《给我顶住》。同年,由王朔和郑晓龙策划、李晓明编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上演,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同年,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发表于《收获》第6期,该作品故事讲述“文革”时期北京市一个部队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长过程。同年,由王朔主要策划与主编、赵宝刚导演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上映。

1992年,发表中篇小说《过把瘾就死》。

1993年,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无人喝彩》上映,该作品由夏钢执导。同年,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出品。

1994年,参与创办好梦影视创作公司、时事文化咨询公司。同年,改编自原著的8集电视连续剧《过把瘾》问世。同年,由小说《动物凶猛》改编,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拍摄。同年,根据王朔小说《永失我爱》和《空中小姐》改编的电影《永失我爱》上映。

1997年,改编自《你不是一个俗人》、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甲方乙方》上映。该片成为中国电影界最早的一部“贺岁片”。

后王朔解散了公司,离了婚。有纽约出版商邀请他去出英文书,他就去了美国。王朔在美国待了半年就回国了。

1999年,《看上去很美》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1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文章《我看金庸》,批评了金庸小说和港台文化。同年,随笔集《无知者无畏》出版。

2003年1月,根据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张元执导的电影《我爱你》上映。

2006年,改编自小说《玩的就是心跳》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问世,由叶京担任导演与编剧。3月18日,电影《看上去很美》上映,该片改编自小说《看上去很美》。

2007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我的千岁寒》。9月,《致女儿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年,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

2010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非诚勿扰2》剧本的创作。

2013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私人订制》的编剧创作。

1987年初,王朔与沈旭佳结婚。有一女儿王咪。

1994年,两人选择离婚,女儿随着沈旭佳前往美国。

2013年9月7日,女儿王咪出嫁,新郎朱砂是画家朱新建之子,王朔并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

代表作品:《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当代作家、编剧。

#历史上的今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