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的归宿是不是魅族?

极星的归宿是不是魅族?
2024年06月18日 17:37 禾颜阅车

【导语:在美股上市的极星汽车,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市值较上市之初大幅缩水;而且沃尔沃汽车之前也已经官宣,不仅将其所持有的极星大部分股权转让给吉利汽车,而且也已经决定终止向极星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未来,极星的归宿在哪里?】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极星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在全球范围内出售了约7200辆新车,同比下降40%。其中,作为极星销量主力的Polestar 2交付了约1500台,而去年同期交付量约1.2万台;Polestar 4则交付了约1200台。由于Polestar 2所基于的CMA平台是一个油改电平台,而且明显已经过时,接下来Polestar 4能否在销量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将成为决定极星下半年销量走势的关键车型。

极星销量持续低迷

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极星汽车的表现更加难言及格。今年4月,极星国内市场销量仅为305辆,而1-4月累计销量只有940辆。不要说和国内其他新势力车企销量差距明显,即便是同门的极氪汽车也已经把极星远远甩在了身后。

而让极星中国更为尴尬的是,大幅降价之后的极星4依然未能带动极星品牌在国内销量的回暖。有消息传,这直接导致了才执掌极星销售大旗5个月的陈思英或将离职,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钦培吉接替陈思英出任极星科技首席运营官。在极星4上市之前,吉利将星纪魅族和极星中国进行了整合,极星在国内的营销大权被转移到了星纪魅族手上。不过目前来看,更加了解中国本土汽车市场的星纪魅族,也没有办法扭转极星在国内的弱势局面。对于极星来说,其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更高,因此欧洲也成为了极星销量的主要贡献者。如果极星能够打开中国市场的局面,那么将会对其业绩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出现销量不振的情况,除了极星在销售策略上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这与极星自身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也有关。在当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国内的一众新势力,都是对外标榜自己手握的底层核心技术。而对于极星来说:其整车平台层面都仰仗吉利和沃尔沃,极星1来源于沃尔沃的SPA1平台,极星2来源于沃尔沃和吉利合作的CMA平台,极星3来自于沃尔沃的SPA2平台,极星4则是吉利SEA浩瀚架构的产物。在车联网端,极星汽车则开始全面部署基于魅族手机操作系统打造的Flyme Auto。至于在极星3将引入的高阶智能驾驶,则也会依靠沃尔沃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Zenseact。在这种情况下,极星能够为人称道的可能只有其独树一帜的造型风格了。

全球布局需要提速

对于极星来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贸易摩擦将对极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极星2和极星4分别在沃尔沃和吉利的中国工厂生产供应全球。接下来,无论是美国对中国制造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还是传言中的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车课以关税,都会让极星陷入尴尬的境地。之前也有传闻,极星有借助其在美国本地生产极星3来向美国政府寻求一定的关税减免。但是,这目前没有公开的进展。

至于极星3则在沃尔沃美国工厂生产供应全球市场,其中一半的产能将供应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由于美国对中国电动车课以100%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必然会对美国进行反制。因此在美国制造的极星3未来向中国出口也存在变数。

至于承担“跑量”重任的极星4则会从2025年年中开始在雷诺韩国工厂生产,利用韩美自由贸易区来打开美国市场的大门。在2022年,吉利豪掷14亿入股雷诺韩国,持有后者34.02%的股份。对于极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不过,在韩国生产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方面,韩国的人工成本更高,在雷诺韩国生产的单车制造成本无疑会比国内高很多;而另一方面,SEA浩瀚架构的供应商体系都在国内。届时无论是从国内将零部件出口到韩国组装,还是在韩国当地建立SEA浩瀚架构的供应商体系,成本也都不会低。

极星未来能够怎么走?

对于现在的极星来说,如果按照传统的推出新车型来提升销量的方法可能效果不大。要想解救极星,可能需要对公司层面的战略进行调整。

全球电动车需求的放缓是极星需要应对的难题。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市场,混动车型,尤其是插混车型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之前曾经有消息显示,同为吉利旗下的新品牌极氪已经准备进军增程市场。虽然还未经证实,但是如今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最为风声水起的车企,像比亚迪、AITO问界以及理想,混动都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于极星来说,吉利系的混动技术(雷神混动和领克EMP)都是现成的。无论是从吉利还是从极氪抑或是从沃尔沃,其都可以快速导入各种核心技术,因此补齐混动对于极星来说没有什么压力。

能否用好星纪魅族的资源,对于极星可能更为关键。作为一家手机企业,星纪魅族的野心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布局整个智能可穿戴领域外,造车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极星则同时拥有造车的体系能力以及美股的上市资质。未来,如果把星纪魅族的资产导入到极星上市的壳中,而与此同时,极星成为星纪魅族的造车部门,对于吉利来说都是可能的选项。毕竟短期来看,以现有的极星的车型矩阵和全球电动车汽车市场的大环境,极星要想快速提升业绩和股价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点评

彼时极星从沃尔沃独立出来寻求IPO,是沃尔沃希望赶上当时的电动车风口。在极星上市之初,其高企的股价和市值也让沃尔沃获利不少。不过,随着整个美国市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势力车企股价纷纷滑落,没有自己核心技术能力的极星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在沃尔沃已经宣布不再资金支持极星之后,极星只能通过向其他投资人筹钱来渡过难关。只是无论是现在极星的股价,还是其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都已经把极星推到了危机的边缘。如何化解难题,不仅方法有限,时间更是不多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