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陨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一个时代的陨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018年10月31日 10:28 1居士杂谈1

侠是人不求回报地去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社会追求。武侠..仁侠..义侠.

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判断一个人是否名满天下,或许可以从这个人物传记作品的数量上观察出来。

年逾89岁的金庸尽管早已“八风不动”,但或许仍有烦恼,尽管他自己从未真正授权,但十数年来,仅中国大陆,就有多达15种有关金庸的传记出版,其中一些金庸传记的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虚构传主的内容出现,金庸是文人、商人、大中国主义者。

金庸有三张脸:文人的脸、商人的脸和大中华主义者的脸。我认为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身上有很深的“大中华主义”情结。他的小说、政论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他深受儒家传统影响,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同时长期办副刊、写电影剧本、写武侠小说、办报,都要考虑到香港市民的口味,带有很多商业社会的特质。他是中国文化和香港殖民地时代的商业环境融合的产物,他的大陆情结和香港身份奇异地交织在一起,成就了他的报纸和武侠梦。他精明、世故,有洞察力,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该做怎么样的选择,他成为世俗社会万人羡慕的对象不是偶然的。

金庸一生深受民国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对他的影响,他一生的根基是在中学阶段。作为一个民国教学下的读书人,又有机会接受过《大公报》一代报人如胡政之等人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庸,或者说构成了金庸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血脉。

金庸一个畸形又高度繁荣的市场机会里,抓住了空间的机会,成为一代报人,他的武侠小说也是在那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他是个复杂的人,他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做了特定的事情。他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中国找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香港,给文化中国留下了一份不可复制的遗产,金庸可以说是“了无遗憾

短篇: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鸳鸯刀中篇: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侠客行,连城诀,飞狐外传长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

.按写作顺寻《书剑恩仇录》(1955 年)《碧血剑》(1956 年)《射雕英雄传》(1957-1959 年)《雪山飞狐》(1959 年)《神雕侠侣》(1959-1961 年)《飞狐外传》 (1960 年)《倚天屠龙记》(1961 年)《白马啸西风》(1961 年)《鸳鸯刀》(1961 年)《连城诀》(1963 年)《天龙八部》(1963-1966 年)《侠客行》(1965 年)《笑傲江湖》(1967 年)《越女剑》(1970 年)《鹿鼎记》(1969-1972 年)

江湖仍在,痛失金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