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体育课?代表委员有话说

如何上好体育课?代表委员有话说
2022年03月12日 13:23 未来网教育新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1日闭幕。今年的全国两会和北京冬残奥会“不期而遇”,而就在不久前,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刚落下帷幕,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问题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要充分发挥好考试杠杆作用,抓住体育学业水平测试这个突破点,改变中考体育考试内容相对程式化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运动员张常宁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这样的建议。

  张常宁表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体育课时被占用,每天锻炼时间不够,重文化成绩轻体育锻炼的现象仍然存在。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氛围尚未形成,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 张常宁(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同时,她指出,需要下大力气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是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渠道。要完善健全青少年体育档案管理系统,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方案。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让体育教学进一步与考试升学挂钩,强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关体育考试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网友们也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网友产生了疑问,一旦纳入成绩,体育很有可能就会变相成为孩子的学业负担,运动寓教于乐的意义是不是就会消失殆尽。也有网友表示,增强体质是必须的,个人体质不同却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进而担心体育成绩会挂科……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体育考试真的那么可怕吗?

  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过去在很多人心目中,学校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就是保持体质健康。”在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称,要把体育从过去理解的片面的身体活动上升为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涉及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人际交往,乃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的重要渠道载体。

  “体育课应该是打破原来单一以体质提升作为体育课基础的体育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回到育人的角度上。”首都体育学院教授茹秀英曾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认为,体育纳入中考、高考都不是终极目标,应该打造学校的体育文化,真正把体育变成每个孩子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当学生被这种文化氛围熏陶,家长也会愈发重视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的作用。

体教融合 每一个青年都是受益者

  “学校体育涉及三个大的方面,从内涵上来讲,那就是教会、勤练、常赛。”在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王登峰介绍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时对“教会、勤练、常赛”做了进一步说明。

  王登峰表示,过去很多人在讲学校体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14年的体育都是必修课,但是,很多人上14年必修课却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学会。体育课的教学要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

  王登峰指出,体育课和语数外是一样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必然还有课后的练习。勤练就意味着学校体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组织经常性的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锻炼,要让学生去熟练他在课堂上学到的健康知识,要去熟练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的运动技能。

  王登峰强调,体育课包括体育竞赛。这是学校里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参与的一件事,就像学完语文要考试要写作文一样,学完体育一定要参加体育竞赛。只有参加体育竞赛,才能够实现学校体育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李红娟教授近年来专注于研究运动、健康及学业之间的关系。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习是一种可脱离身体的单独的认知活动。而现阶段,身体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家长的认可,比如新课程改革开始强调“身心合一”,倡导“身体力行”。

  李红娟说,身体活动与学业能力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四肢发达并不意味着头脑简单,身体是学习的主体,身体参与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有助于儿童青少年认知功能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在李红娟看来,这种新的认知带来的观念更新,可能会带来家、校在体育、健康观念上的转变,更好地支持青少年通过运动形成健康体魄。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相关场地器材建设不完善、专业老师缺口大、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加大财政投入,补齐短板,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软件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时安排方面,李燕表示,国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小学阶段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

  李燕建议,充分利用学校正式课程结束后的时间,在校内增设体育课程,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和兴趣拓展。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确保校内体育课开足开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认为,“双减”政策的颁布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赢得了空间,“5+2”模式为青少年课后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管健民建议,应以“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根本出发点,为当天未安排体育课的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的时间。

  去年全国两会也有代表委员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曾呼吁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让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也曾在去年表示,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中小学体育课实行分级授课。

  (作者:张玉玲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新华社 央视网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 澎湃新闻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