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积极”操作后 地方债或迎来3万亿“购买力”

一波“积极”操作后 地方债或迎来3万亿“购买力”
2018年08月22日 09:48 金诚财富

最近,有关地方债的新闻不断。继上周财政部发文,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后。8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地方债风险权重有望在近期调降至零。虽然该消息还没有确认,但“风”既起,“云”就有可能飘扬,市场对于地方债的情绪基本面正在向好。

积极财政号角吹起

今年央行和财政部的互怼,引来关注一片,央行专家直指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而财政部则由署名为“青尺”的一位财政系统人士撰文反驳。

一来一往中,双方戏足,吃瓜群众看得乐呵。在这个互怼的过程中,虽然不少人很难闹个明白,但隐约中还是有一种信号被释放了出来——财政政策将更积极。

于是,我们看到,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两次会议均释放出积极财政政策信号更强化了这一预期。

8月14日,财政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发行程序、信息披露流程以及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使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

对于《意见》,很多专家表示,这是财政部来“催进度”了,何以见得?因为在发行进度方面,《意见》指出,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10月份发行。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银行间市场将迎来8000亿-10000亿元地方专项债供给。

给银行增添“购买力”

事儿还没完,8月21日,在“地方债风险权重有望从原来的20%降至为零”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旦实施,这对于地方债是一个大利好,是个积极的信号,地方债这个市场或更加活跃。

这又是从何说起呢?首先,风险权重这个概念是对于银行来说的。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既定下线,即在总资本既定情况下,银行风险资本总和不得超过既定量。

地方债风险权重调低后,在总资本不变情况下,银行可投资地方债总量增加。地方债风险权重调至零,意味着在风险资产占比上,地方债将享受与国债、国开债同等待遇。而由于地方债收益率高于后两者,对银行吸引力预计将显著提升。

据了解,银行一直是地方债最大买家,地方债80%资金来自银行。而上文已经提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银行间市场将迎来8000亿-10000亿元地方专项债供给。

因此,上述政策一旦实施就意味着释放了银行的“购买力”,这些地方债也就能稳稳的得到承接。

或将释放出3万亿

那么到底能释放多少“购买力”呢?

Wind数据显示,截止8月20日,地方政府债余额16.95万亿,耗用信用风险加权资产3万亿(以银行持仓至少9成来估计)。

有分析指出,一旦实施,地方债风险权重的存量和增量都调降为0,则一次节约3万亿。而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个季度,银行业风险加权资产(包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平均数约为3万亿。

通过一次性操作空余出一个季度的风险资产规模,这将显著释放资本的压力。对于银行来说,释放出来的加权风险资产可以用来有效地支撑信用的扩张。而这部分节约的风险加权资产可以支撑起3-6万亿的信贷或者3万亿的信用债。以目前每个月1.2万亿左右的信贷投放量,今年剩余时间投放的信贷规模所需要耗用的风险资产大体可以有效满足。

显然,随着财政政策逐步积极,以及市场化利率大幅下行,存款压力有逐步缓解的可能;而调降地方债权重则将显著缓解资本的压力,对于地方债持仓较重的银行,这种缓解将尤为明显。银行将有更大的动力去支撑信用的扩张。

更为重要的是,调降地方债风险权重的背后很可能是新一轮地方债务置换的一环,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一缓解或将系统性地改变市场对于银行的认知,提升银行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

这或许才是这次尚未确认的利好多重深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