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医疗是提款机吗?公司三年亏16亿,却违规借给高管6.3亿

启明医疗是提款机吗?公司三年亏16亿,却违规借给高管6.3亿
2023年06月02日 13:07 凤凰网财经原创

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近日,生物医药股可以说是一片愁云惨淡,不少热门公司也开始跌跌不休,被称为“TAVR龙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启明医疗也没能幸免。目前,启明医疗距离其高点已经跌超90%,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

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在梳理启明医疗资料时发现,公司股价在大幅下跌前,董事长曾敏、总经理訾振军和营运总监兼技术总监林浩升三人高位套现了16亿港元。

而在几位高管高位减持套现后,公司股价开始了跌跌不休。

日前,启明医疗发布的一份公告也让公司股价波动变得更加有意思了。公告称,在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公司曾多次向公司董事长曾敏和总经理訾振军提供贷款,金额最高约为6.3亿元。

对于曾敏和訾振军所获贷款究竟用于何处,启明医疗并未解释,而对于公司提供给二人贷款的理由,启明医疗表示,曾敏和訾振军和在公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訾振军和曾敏的领导下,公司于2019年在香港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并于2022年完成内资股全流通。“集团有必要支持及挽留关键管理人员,特别是訾振军和曾敏,以使其能够在未来继续领导本集团,并为本集团作出宝贵贡献。”

不过,就在公司大手笔向曾敏和訾振军二人提供贷款的同时,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启明医疗的业绩堪称惨淡——在上市后的几年里,启明医疗的业绩持续下滑,三年亏了16亿元,而且市场份额也被同行抢走不少。

三年亏了16亿 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据了解,启明医疗于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是中国最领先的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领域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商业化3款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产品及1款TPVR(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置换术)产品。

其中,TAVR产品主要是VenusA系列,该系列收入贡献了启明医疗的大部分营收,比如,在2021年时,VenusA系列营收占到了总收入的97.4%,即便2022年该部分收入有所下降,由4.05亿元降至3.58亿元,但营收占比仍然高达88.1%。

而启明医疗的另一款TPVR产品——VenusP-Valve在2022年获得欧盟CE MDR认证,批准上市销售,算是为启明医疗的海外收入增添了些想象空间。去年,启明医疗海外收入5120万元,主要是VenusP-Valve产品的贡献。不过,即便是有VenusP-Valve产品上市,也没能扭转公司营收下滑的局面。

不仅如此,启明医疗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其在2020年年报分析中提到,公司终端市场占有率维持在80%以上,但到了2022年的年报分析中,其表述变为了“终端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由此可见,2年的时间,已经被同行公司抢走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国内心脏瓣膜的玩家除了启明医疗,还有沛嘉医疗和心通医疗,这两家公司都是2020年开始上市,而上市后的收入增长明显要强于启明医疗。

业务被抢走了,钱也没赚上。从上市至今,启明医疗一直都是在亏钱,尤其是2022年,当年亏损达10.5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至183.08%。而从2020年到2022年,启明医疗三年累计亏损了16.14亿元。

而启明医疗主要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发的大幅投入、商誉减值、计提无形资产等。

而且随着公司的业绩下滑,启明医疗的股价也是一路下跌,截至今年6月1日收盘,启明医疗股价为7.11港元/股,远低于33港元/股的发行价,其市值距离高点蒸发超300亿港元。

此外,启明医疗的现金流整体表现也不太理想。从上市至今,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尤其是2022年,启明医疗的经营现金流已经净流出超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启明医疗尚且有29.55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2年底已经降至了18.79亿元,现金流持续为负,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在下降,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2021年底的9.35%升至了31.26%。

三位高管高位套现16亿港元

上市之后,启明医疗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投资者可赚了不少,董事长曾敏、总经理訾振军和营运总监兼技术总监林浩升更是高位套现了16亿港元。

(启明医疗訾振军)

据了解,启明医疗在2019年上市时有5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高瓴资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鼎晖投资、Aspex Management、China Alpha Fund。其中,高瓴资本认购了5000万美元,GIC认购了3000万美元,鼎晖投资和Aspex Management分别认购2000万美元,China Alpha Fund认购了1000万美元,一共认购1.3亿美元(约10.14亿港元)。

按照当时的认购金额和认购数量来看,5位基石投资者的认购单价为30.9港元/股。

而当时5位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均为6个月,也就是2020年6月10日之后,5位基石投资者可以出售手中的股票。根据各大股东的持股变化情况,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发现,高盛、摩根大通、GIC等投资机构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持。其中,高盛减持最为明显,曾在2020年12月份,减持了1950万股,每股作价71港元、套现约13.85亿港元。

2020年12月-2021年2月,启明医疗股价处于80-90港元/股附近,董事长曾敏和总经理訾振军同样也在高位进行了减持套现。其中,曾敏在2021年1月份减持了500万股,套现了4.11亿港元,訾振军同期减持了569.03万股,套现约4.07亿港元。

而启明医疗的营运总监兼技术总监林浩升在此期间进行了10次减持操作,减持股票1092.06万股,套现8.41亿港元。

违规向高管提供贷款6.3亿

启明医疗一直在亏钱、现金流也比较差的情况下,公司还将钱借给高管,并且还不及时披露。

资料显示,在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启明医疗向訾振军和曾敏提供了24次贷款。其中,訾振军最高未偿还金额(包括利息)约为3.61亿元,曾敏最高未偿还金额(包括利息)约为2.68亿元。

贷款按3%的年利率收取利息,无担保且无固定还款期限,资金来源是集团内部资源拨付。

对于贷款的理由,启明医疗解释为,訾振军和曾敏在集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訾振军和曾敏的领导下,公司于2019年在香港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并于2022年完成内资股全流通。集团有必要支持及挽留关键管理人员,特别是訾振军和曾敏,以使其能够在未来继续领导本集团,并为本集团作出宝贵贡献。

启明医疗还表示,提供贷款的好处是可以适当提高部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预计相关的利息收入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及现金流,从而进一步增加集团的整体收入。

启明医疗的解释看似很合理,但却是一种违反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4A章相关规定的操作,一没有及时披露;二没有经过股东大会进行投票表决。

对此启明医疗的解释是,“由于疏忽,公司未能遵守相关上市规定。特别是,公司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知悉訾振军和曾敏贷款事项。”

从启明医疗的相关操作上不难看出,公司的内控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而从该公司股价变动和违规向股东提供贷款的时间上看,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是启明医疗股价下跌最严重的时间。

最终,在今年5月8日前,訾振军和曾敏偿还了贷款本金和利息。

公司持续亏钱,高管高位套现,市场份额也在被同行抢夺,在这样的情况下,启明医疗的内控还存在着问题,很难想象,公司还能否回到市值巅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