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于近期播至100期。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灵感来自于麻将里的“十三幺”,是一种特殊的和牌形式,即十三张牌互不相邻但组合在一起却是一副好牌。在最初几季中,《十三邀》每一季都会邀请十三个来自各行各业、富有代表性的嘉宾进行访谈,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当下的时代。尽管后来打破了人物数量设定,但名字仍沿用了下来。
从2016年开播至今,《十三邀》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100期对话。《十三邀》第八季豆瓣评分达到9.5,八季平均分为8.8。一档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节目是如何保持了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又为何能在创作上呈现渐入佳境的态势?
始终如一的个人IP
在《十三邀》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中,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谈到目前整个内容行业的价值在往人身上转移,在自媒体时代,最小的品牌就是个人IP。《十三邀》便是围绕许知远这一个人IP打造,带有强烈“作者性”的内容。
《十三邀》整体是以许知远个人视角为核心的“视频专栏”,这种作者性直观体现在节目的视觉包装上,每一季海报主体都是许知远的肖像。许知远个人具备极强的记忆点——高个子长卷发、西装裤人字拖、屁股兜里插着一本书,这些要素构成高识别度的IP形象。
节目片头是许知远娓娓道来的独白,“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我还开一家书店”。对于这个过度娱乐化的浅薄时代,许知远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从内核上看,许知远个人IP最大的标签是公共知识分子。他的语言是知识分子性的,不同于电视体系训练出来的主持人,许知远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他在节目中抛出的大部分问题都集中在时代、历史、社会。
他的态度是知识分子性的,他对庸俗的娱乐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2010年,许知远就以锐利批评韩寒的《庸众的胜利》一文出圈,但这正是时代稀缺的声音,也是他的受众希望听到的声音。
他的圈子是知识分子性的,节目敲定的许多嘉宾都源自许知远文化圈的人脉关系。一些嘉宾很少在荧幕上抛头露面,这也使得《十三邀》的嘉宾阵容呈现一种独特性,并因其稀缺性成为吸引品牌赞助的原因之一。
强个人IP属性使得《十三邀》的内容充满了“偏见”,在早期节目中,许知远呈现出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他甚至经常插话打断嘉宾,试图让对方认同自己。这一方面源自他的个性,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真实电影”式的创作手法——通过创作者的主观干预,展示出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互动甚至是冲突,才能找出隐藏在海面下的冰山,挖掘藏匿在沉默中的真实。
这种自我表达在节目初期成为了观众批评的缺点,许知远表现得相当笨拙,但随着追问的不断深入,嘉宾想掩盖的东西被揭露出来,观众也逐渐接纳了这种表达方式。例如第二季最后一期,在许知远剑走偏锋的采访风格下,姜文放下防守姿态谈起了自己和母亲并不融洽的关系,让观众得以了解到一个更全面真实的姜文。
作为纪实访谈节目的《十三邀》,通过许知远有时显得“情商”颇低的追问和自我表达,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看见冰山的对话。
不断适应时代的内容
回顾《十三邀》八季节目,在内核灵魂不变的基础上,团队适时根据市场反馈,对嘉宾构成、叙事方式和访谈场景进行了调整。
首先,节目在人物选择上,学者嘉宾逐渐增多,演艺人员比例不断减少。从前期来看,许知远和一些商业化气息浓烈的嘉宾如马东、罗振宇、李诞以及一些演艺明星如姚晨、俞飞鸿谈话时总是显得十分局促,对话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导致谈话内容深度不足;而当他碰到作家西川、学者许倬云等人物时表现会从容镇定,对话游刃有余。对于这样的差异化表现,不少观众都在弹幕中呼吁,希望嘉宾中少一点明星演员,多一点文化学者。创作者的确“听劝”地进行了调整,第六季开始嘉宾中学者的比例逐渐增多,演艺明星逐渐减少,讨论的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脑科学、生命科学等议题,更显深度和厚重感。
值得赞赏的是,节目选择的学者型嘉宾们基本都展现出了“接地气”的一面。精于历史和哲学的人文学者并没有自顾自地讨论自己的专业话题,也没有高高在上指指点点,而是站在平民的话语立场上,表达出对于人类社会恳切的忧思。理性严谨的科学巨匠们谈论起宇宙和基因并没有恃才傲物,而是在谈笑间表达着对真理的赤诚热爱。
节目中不少嘉宾的表达引发了巨大反响。例如北大教授林小英讨论高考,讨论权力如何行使并对社会个体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是缘于对县里高中孩子的关心;历史学者许倬云年逾古稀,谈及自己最近难过的原因是看着世界的局势,为青年人悲痛,想为他们讲话;天文学家院士张双南教授,站在青年的立场上说:“即使宇宙的生活是浪漫的,但是眼下的生活更直接,所以可能浪漫不起来。”这些学者的发言饱含人文关怀,也屡屡借助短视频成为出圈传播的金句。
其次,许知远的表达方式即节目的叙事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前期,许知远始终带着知识分子式的清高姿态进行访谈,例如在采访马东时许知远质疑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采访李诞时许知远表露出对于他“佛系”精神的怀疑。如今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许知远不再作为一个谈话的进攻方,他的态度从偏见变成了兼容,更多时候让嘉宾表达。
在采访UFC选手李景亮时,许知远没有再自持己见反对这项运动,而是聆听和理解那种他以前无法接受的直接的暴力;在面对矿工诗人陈年喜时,他也没有批判对方的诗歌,而是在对方生活的沉重面前开始质疑自己生活的轻浮。
再者,节目的访谈空间也从室内走向室外,相应的许知远的视角也从旁观转向参与,开始具身体验受访者的人生,例如跟UFC选手李景亮上私教课,坐上独臂船长徐京坤的船漫游在海上,在谭元元的舞蹈作坊学芭蕾等。
空间的拓展还给节目带来了动人的不确定性,闯入镜头的人物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许知远和费翔在出天坛景区时碰到松弛健谈的看门大爷,和陈传兴在浦口火车站偶遇跳探戈和吹萨克斯的人群。这些人物的出现,使得节目的镜头层次更加丰富,也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和参与感。
从第一季到第八季片头文案的变化,我们可以看见《十三邀》内核与时俱进的变化——从 “偏见”“怀疑”到“重审”“多元”“兼容”。这档节目始于许知远的“不惑”之年,八年之后,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本身的心境可能也更加温润平和,节目便成为了这种心境变迁的写照。
在第八季与90多岁的许倬云老先生对话快要结束时,许倬云突然对许知远说:“你是穿针引线之人,把许多不同人的想法陈述给大家听,功德无量。”在信息茧房日益严重的当下时代,《十三邀》的确当得起这份称赞。经过八年的沉淀,它有了一群忠实的观众,随着影响力和口碑的增长也受到了商业品牌更多的青睐,形成了一种正向的循环。它以一种看似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方式赢得了这个时代的欢呼,这无疑是值得庆贺和祝福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