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文化人才工作室赋能城市发展

湖北宣恩:文化人才工作室赋能城市发展
2025年01月20日 15:22 科技时尚讯

日前,在湖北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的墨达剧场,沉浸式戏剧《闫小姐的晚宴》完成首演,90分钟演出,20余条故事线,N个故事结局,近30位游客通过换装和角色扮演,体验了一场沉浸式戏剧盛宴。该戏剧是宣恩县国有文化企业宣恩县墨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宣恩文旅文化项目之一,宣恩县县级人才工作室“朱俊工作室”第一主持人、该公司职工朱俊担任该剧编剧及联合导演。朱俊工作室是中共宣恩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县级人才工作室,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文创研发、文学活动组织、影视编导等工作。工作室成立以来,注重深入挖掘宣恩文化,用文字和影像展示宣恩独特的自然魅力与人文内涵,讲好宣恩故事。

大胆创意引领文旅风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晚宴虽落幕,情谊犹存心,我是闫美玲,在江西会馆期待与您再相会。”“感谢您今晚的雅集,愿您归途星光相伴,心怀暖意,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再度聚首,共续这未尽的盛宴。”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区江西会馆的墨达剧场,沉浸式戏剧《闫小姐的晚宴》演员们正在谢幕,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游客通过换装体验沉浸式戏剧《闫小姐的晚宴》

“走出剧场时,我仿佛还沉浸在那段历史的长河中。《闫小姐的晚宴》不仅让我领略了宣恩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的历史。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每一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让我深受震撼。”观众张先生说到。

沉浸式戏剧是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它通过创造与真实世界相似的环境,使观众能够全心投入并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带观众穿越一段跨越时空的神奇旅程。观众在一场戏剧中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他们将随机扮演角色,通过互动体验戏剧的魅力。

“沉浸式戏剧目前活跃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在一个小县城做这样的尝试,无疑试一次创新,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单位给了好的平台,作为年轻人,就应该敢于面对挑战和创新。从项目调研到剧本编写、从演员选拔培养到首演,其中有许多艰辛,好在单位信任,自己也真想把这种关于文化的事儿做好。”回望在该项目推动的日子,作为主创者,朱俊有许多感慨。在此之前,朱俊还担任了2024年宣恩春节主题宣传片《浪漫宣恩过大年》的执行导演。这部宣传片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美的画面,成功地将宣恩的文旅资源和节日氛围展现给了广大观众,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次,成为宣恩文化旅游推广的一张亮丽名片。

文学创造助推文学繁荣

“我们的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推动县域文学繁荣,通过文学创作和赛事,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宣恩的文化底蕴,讲好宣恩故事。”盘点近一年的文学创作成绩,工作室的成员都感慨万千。

文艺创作是推动县域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也是工作室的中心任务,工作室成员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件,涵盖了散文、诗歌、小说文艺创作、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周仕华、朱俊、覃遵曌等作家的作品在《海外文摘》《延河》《诗歌月刊》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展现了宣恩县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此外,工作室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赛事的策划和组织。2024年,工作室与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恩县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征文比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30余篇投稿,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宣恩县的自然美景,更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热爱。同年,工作室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大力支持下,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浪漫宣恩·七夕诗会”全国诗歌大赛,吸引了近千名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参与,该诗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逐渐成为了一个诗歌品牌活动,这进一步提升了宣恩县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工作室研发的宣恩非遗元素文创产品

文学传承赋能地方发展

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朱俊工作室”还积极投身于文化公益事业。工作室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为宣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提供文学辅导服务,并指导学生创办了校刊《鸽子花》。

“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学的繁荣发展,更为我们学校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义非凡。”宣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王老师说到。

此外,工作室还发起了“宣恩县少年文学讲堂”这一公益项目。讲堂由工作室设计课程、点评指导和现场执教,帮助青少年提高文学兴趣,增长阅读水平,锻炼他们寻找美、发现美、感知美、记录美的能力。截至2024年12月,讲堂已经连续举办16期,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积极参与。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就盯紧了“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目标,工作室全体成员都在围绕文化传播、文学创作、文化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文化、文学的表达方式、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变化,唯有没变的,是立足脚下的土地创作文艺作品。尤其是县域文学创作,不是局限在写一点点诗情画意小文章,更多是挖掘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文学、影视、戏剧等作品将其传播出去。宣恩从一个边陲小城到享誉全国的文旅形象,是宣恩人独有的特质,支撑着人与城市共同成长。书写和讲述宣恩人的故事,是我们这群文艺工作者的使命。目前,我们工作室有中国作协会员1人,省作协会员2人,州作协会员4人,其中3人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我们将汇聚更多力量,为城市发贡献自己力量。”在宣恩兴隆老街的朱俊工作室,朱俊和工作室的成员一边校对浪漫宣恩七夕诗会的获奖作品集,一边说道。

工作室与文学杂志社达成战略合作

在2024年全县县级人才工作室考核中,朱俊工作室获得“优秀”等次,文化人才赋能,已成为推介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宣恩县推出了“人才30”条并迭代2.0版给予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津贴等全方位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宣恩促成宣恩华丽蝶变、火爆出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宣恩县始终坚持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服务质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引才、聚才、留才激发广大人才的奋斗动力,推动宣恩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胡颉 向国萍)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