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8元,在成都这家博物馆吃了一天

花58元,在成都这家博物馆吃了一天
2024年05月24日 20:56 YOU成都

朋友们好,一说到逛博物馆你们会想到什么场景?

无论如何,我想一定不是这样:

这样:

这样:

救命,这也太松弛了叭!

据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们第一次逛这家博物馆时大概率会惊掉下巴,咱就别说他们,就连深谙成都人精神状态的土著小都,看到这场景也忍不住捂嘴尖叫。

当然,对于一名资深吃货来说,最让小都惊讶、兴奋以及狂喜的是,博物馆里面竟然藏了一条全天候无限量供应的自助小吃街

各单位注意,不是展品,不是展品,不是模型,不是模型,不是看的,不是看的,是热气腾腾的、新鲜出锅的、可以大快朵颐的真材实料。

所以,你们成都的博物馆什么时候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

来,2024「博物的事」YOU成都专题策划「成都连博物馆都很神」本期实名推荐,一座可以敞开吃的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

真的,假的?

在博物馆开一条真·小吃街,

还是自助的那种。

听到逛川菜博物馆,列位看官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听小都干巴巴讲川菜文化、展示标志性豆瓣缸了,不好意思,在到川菜博物馆之前,我也这么想。

那是去年春天,小都第一次来到这里,听完讲解后刚好遇到饭点,饥饿信号强烈,你猜怎么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小吃街

几十种小吃“装”在古香古色的档口里排成一排,写上小吃名的旗子迎风飘荡,春游的小学生,外出游玩的小年轻,成群结队的嬢嬢叔叔,端着碗蹿来蹿去。

那热闹程度,边吃边点评、拉家常的状态,谁顶得住?

小都当下就与同行的朋友决定干脆就在这吃,手机都掏出来准备扫码付款了,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收钱窗口,一问才知道,是门票包含的项目,岂不是约等于免费吃

既然有这等好事,小都即刻浅浅打听了一下,获得了有关这条小吃街最为重要的几个情报

  1. 成都川菜博物馆,全年开放,除官方通知外没有闭馆日,这意味着小吃街也全年开放。

  2. 每天中午11点开档,下午5点关档,共计二三十种小吃,全天持续不断供应,每日根据节气时令菜单会有所调整。

  3. 每个摊位基本都提供干净的碗筷、餐巾纸,你可以边走边吃,也可以一次性拿好端到用餐区域坐下来慢慢享用。

  4. 自助制,就餐不限次数不限量,本着“文明餐桌”反对浪费的主张,号召各位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拒绝打包,且碗筷要自己收拾。

小都私底下算了一笔账,在网上团的成人票,58.5元一张,假如我早上就来,岂不是可以在博物馆里边学(逛)(耍)边吃,整整一天,只要58.5元,比隔壁子60块钱耍一天的农家乐还划算(这么宣传川菜博物馆,只求馆长看不见)

盛情难却,那小都可不客气了哟。

全国中小学生最爱,

水平堪比专业小吃门店,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当然,将它作为「成都连博物馆都很神」典型案例的原因,倒不是博物馆里开小吃街这种新鲜事,而是它确实好好吃

说实话,开在博物馆里的小吃街,就像开在景区里的网红美食一样,总让人觉得图个热闹哄哄游客还行,到土著这里,谁不得谨慎相待?

哪知道,在这里吞下的第一口,就让我决定暂时将偏见放一放。一句话总结:比外面的很多专门开店的,都做得好吃。

这个评价听起来平平无奇,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它意味着一家文博机构在做菜方面要超越专业商户的平均水平,约等于文科生做微积分。

重要的是,这也不是小都一个人的评价,恐怕全国中小学生也这么认为

为啥?早在2018年,川菜博物馆就被认定为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又升级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时,还入选了第一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四川省文博研学基地

看着满博物馆的朝气蓬勃,小都忍不住问了下,到底每天有多少学生来这?答曰:1500+瞬间想到了网友的经典评价“在川菜博物馆和1500+学生抢吃的”

同事@阿塔家的女儿六一一,小学二年级去过一趟川菜博物馆,回家就写了篇夸夸日记,最爱担担面,这会儿都上六年级了还念念不忘。

打开点评网,虽说是大人评价的,但不少都提了娃娃喜欢

记得第一次去,就遇见讲解员带着一队本地的学生,苦口婆心用喇叭提醒娃娃些量力而行,生怕他们因为太喜欢吃胀到。第二次去,又遇见了一批北京的学生,各个都睁着好奇的大眼睛。

嬢嬢叔叔些就更不用说了,迈着闲适的步伐,流畅地穿梭于各个档口,吃一碗饺子,再来个汤圆,喝点萝卜汤,夹两片红油鸡片。

而且,小都还发现一个冷门细节,很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也在这儿吃饭,看来这条小吃街约等于他们的员工食堂

说来有趣,前两天小都去吃时,随口说了句,“饺子在哪边呢”,闹哄哄的环境音里突然传来了一个清晰而亲切的回答,“在那边”,抬头撞见指路人正端着碗,和展厅照片里的那个馆长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完全一致(我没说是馆长哈)

嗝儿,

水饺、汤圆、抄手,

担担面、火锅粉、三大炮……

在坐下来慢慢吃和边走边吃之间,小都选择了边走边吃。

所以二三十种小吃,到底哪个最值得冲?别着急,马上来一个特别推荐。

*火锅粉

呼声最高火锅粉,小都每次来都要干两碗。档口在靠中间的位置,那味道,它不是纯粹的辣,而是非常醇厚的香辣加上粉的筋道,建议和豆芽搭着一起吃,软软滑滑糯糯中夹杂着脆爽的口感。

至于为啥这么好吃?小都还特地问了负责这个窗口的嬢嬢,她说首先是熬油很讲究,就在炉子隔壁,有一口巨巨巨大的锅,里面全是她新鲜熬出来的汤底,每个佐料放多少、先后顺序,都很有说头。

再一个就是一定要等到汤底开了才能放菜,烫出来的豆芽才脆嫩,同时又带着清香,说白了就是一种口感上的生命力。

这个档口的嬢嬢很有趣,你可以边吃边和她冲会儿壳子。

*水饺、汤圆、抄手、担担面

成都小吃届的扛把子选手,水饺、汤圆、抄手、担担面在这里来了个大集合。

博物馆在做这些的时候有两个整体特色:凡是以个头计算的,都偏大,且很饱满;凡是有佐料选择的,都有辣和不辣两个口味。嬢嬢们会先把料碗备好,摆在案板上,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想吃啥子喊一嗓子,打好自己端。

水饺是一个单独的四面放空的档口,嬢嬢的动作麻利熟练,基本上两个饺子就能把碗底铺满,就连小都这种不太喜欢饺子的人都要整三四个,因为面皮紧实,馅料Q弹,以及红油实在是太香了。

汤圆是煮好装在一个半大的钵里的,自己动手舀,基本上每个人完成这个动作都会忍不住发出一声“哇”。

我愿称之为“坨子大汤圆”,它真的好像一颗网球,馅料是加了花生碎的老黄糖,如果不是实在能力有限,身为糯叽叽派,高低得多来几个。

抄手我吃的清汤,也是两个就把碗填满了,自己撒了几颗葱花,最后连汤都喝干了才作罢。

@六一一小朋友最喜欢的担担面我吃着还好,不过现在越来越难见到卖担担面的铺子了,吃到就是赚到。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牛杂和鸡杂面两个隐藏菜单,是博物馆老师的推荐,很遗憾,我错过了,不过天天吃都不厌,味道肯定在线。

*油茶、三大炮、萝卜汤

这次去比较惊喜的是油茶三大炮,基础材料都是准备好的,可以自己按照现场的指引来制作,既然是自己做的,那便不存在不好吃一说

油茶糊糊要少放,我喜欢加上很多的馓子、酥豌豆、大头菜,再淋上红油,撒上白砂糖和一搓香葱,大口大口舀着吃,又脆又润,真是小吃届一大发明

三大炮的糍粑都是打好的,想体验的可以自己搓成团往豆粉坑里来个“哐哐”扔“铅球”表演,再淋上美丽的红糖浆,不要浪费,自己打的怎么也要吃完。

整完这两个就可以到油茶隔壁来碗萝卜汤,白萝卜炖的烟熏老鸭,那个醇香软烂,现场叔嬢最爱。

*樟茶鸭、鸭架、凉拌鸡

樟茶鸭是新上的菜色,小都到的时候都凉了,尝了一口,咸香咸香的,没有一点腥味,很适合喜欢啃鸭货的朋友。

鸭架摆在靠后的摊位,分辣和不辣两种口味,很像那种坝坝宴包席的口感,可以各拿一个慢慢品尝。

凉拌鸡在很多档口都有,和怪味胡豆放在一起,也有几种不同的口味,夏天吃起来刚刚好,在水饺那个摊位会比较集中。

另外,还有各种烧菜、卤菜、炒饭、蒸菜、炸物、粗粮,以及包子馒头叶儿粑啥的……

*冰粉、冰镇银耳、粽子

吃好、喝好之后,别忘了留点肚子给冰粉冰镇银耳,小都各打了满满一碗。

冰粉是手搓的,按各家口味自己打料,一口下去,就俩字:舒服。

冰镇银耳在旁边的桶里,熬得很浓稠,亮晶晶,冰冰凉。

以及,端午要来了,博物馆还准备了粽子,红豆的最畅销,腊肉的吃着也不赖,为了让大家尝到不同的可谓,嬢嬢们专门做了分割,放在蒸笼里的都是半个半个的粽子,可以说超贴心。

遥遥领先

菜系文化活态主题

镇馆之宝竟是一只泡菜坛

那么,川菜博物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好吃的呢?如果你曾做过一些背调,就会发现,它不仅是国家三级博物馆,还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此外,它还拥有一个世界级的“遥遥领先”——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

啥子是活态?小都粗略地理解了一下,所谓“活”,那必须得动起来

时间回到2010年,一个值得成都好吃嘴举杯同庆的时间,那一年,他们所生活这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盖章为“世界美食之都”,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该殊荣的城市。

这不,刚刚穿过川菜典藏馆的时候,小都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打卡点——“世界美食之都”证书原件,据说,成都就此一份,便藏在川菜博物馆。

那么,对于广大吃货来说,美食第一要义是什么?当然是吃!这可不就是咱川菜博物馆之“活”么,不整虚的,动嘴开吃。

此外,本着来都来了便深入了解的原则,小都还扒到了它还有另一个“活”,即动手做菜

有空大家可以去去他们的互动演示馆瞧瞧,小都来那天,就刚好遇到几波研学的学生来体验学做宫保鸡丁和熊猫蒸饺。

那场面,数个灶台依次排开,在老师的教导下,掂锅的掂锅,“喷火”的“喷火”,摆盘的摆盘,小都还以为误入了新东方后厨,老给劲了。

当然,川菜博物馆共40亩地6000多件藏品,在动嘴吃和上手做之外,还可以迈开腿逛和睁开眼睛看

比如,作为「成都连博物馆都很神」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镇馆之宝竟然是一只价值400万的泡菜坛——“青花四开光山水人物纹泡菜坛”

讲解员会非常认真地给你讲它的来历,什么叫“开光”,每个细节都很有意思。

另外,它还是川派园林的代表,里面还藏着一座全国最大的灶王祠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它是一座博物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在这里吃的不仅是饭,耍到的不仅是乐趣,还是干货满满的川菜文化

● ● ●

最后,一个蒙眼大刀金丝面表演(川菜博物馆版)送给你。

愿你的日常,美满吉祥,好吃不断。

*她拿出了刀

*她蒙上了眼

*她切面如丝

*她穿针引线

*她点火焚烧

*睁眼切菜感觉手指都不够切的小都鞠躬

谢谢师傅倾情表演

*以及,求求外地朋友

下次别再问我哪里可以一次性吃完成都小吃

这题讲过

● ●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