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掼蛋、躲猫猫,今晚,来否?

@年轻人:掼蛋、躲猫猫,今晚,来否?
2024年05月30日 18:06 YOU成都

去年秋天,我在浣花溪公园参加了一次“躲猫猫”游戏。彼时,这个古老的游戏刚刚在大城市兴起。夜色中,借助导航定位,互不相识的年轻人在公园你追我赶、东躲西藏,玩得满头大汗,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社会学家说,随着传统游戏的绝迹,现代人的童年消逝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在传媒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游戏又重新在都市里流行起来。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大半年过去,我以为这阵风已经吹过了。没想到上周,活动组织者“追风部落”的主理人又发来一条信息:躲猫猫吗?

·2024年5月17日,“追风部落”在桂溪公园组织的升级版躲猫猫。“追风部落”是一个活动组织团队,组织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躲猫猫、掼蛋、攀岩、密室、潜水等。他们希望通过组局让年轻人回归真实的线下社交。

我感到惊讶,2024年了,它居然还在,甚至有了2.0版本!而且不止躲猫猫,其他玩法也多起来:掼蛋、攀岩、微醺、密室、潜水、卡丁车、滑翔伞、自驾摘车厘子……

游戏总是让人快乐的,而这种简单的快乐,是人类生活的刚需。于是,我决定再次体验一下,并跟这些活动的“组局者”聊聊。

@Henryli

国企员工

掼蛋主理人

“有些东西随缘就好”

“掼蛋”在一堆活动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个诞生于江苏淮安的扑克游戏,近年开始火遍全国,且已升级为市级非遗和竞技体育。2024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中国职工掼蛋锦标赛。

《工人日报》说,掼蛋自带社交功能,被称为“社交神器”。“掼蛋打败i人e人”,无论对于什么类型的性格,掼蛋都十分友好。它也被视为阶层融合的一种渠道,满足了上下沟通的需求,具有独特的人际润滑价值。哈哈,评价挺高。

掼蛋,无论其名字还是“流行史”,都有一种喜感,很想报名参加。可惜掼蛋的主理人Henryli太忙,他是一名国企职员,同时忙于MBA毕业论文答辩,最近都没有时间组织活动。

起初,Henryli只是一个活动“玩家”。但他住在西博城,而大部分活动在市区,时间成本太高。他想,干脆自己组一个局,在南边搞一点活动。Henryli喜欢玩德州扑克,自己又在体制内工作,“而掼蛋是体制内的一种必要社交。”自然地,他成为掼蛋的主理人。

第一次组织掼蛋局是在今年4月。费用AA,49元/人,包括场地费和零食。报名的人挺多,但大部分都不会玩,Henryli要手把手地教他们。

“教得蛮累的,不是每个人都一学就会。更累的是总有人迟到,而且一旦玩起了就不想结束,每次都搞到9点半,甚至10点半才结束,我回家就很晚了,特别累。”

作为主理人,组织一场活动,跟参与者的融入程度是不一样的。首先需要带节奏,不能冷场;其次,如果有人不说话,要主动跟他聊天,不能让别人受到冷落。Henryli对自己组织的几次活动还算满意。“反正来玩的都很开心,不管是想学习技能还是其他。

来参加活动人,大部分是 “95后”、“00 后”。这些年轻人,参加活动的目的不尽相同,“就我的判断,大部分是来交(异性)朋友的。

Henryli最初的动机同样如此,毕竟自己也是单身。以前,他参加过相亲活动,觉得“目的性太强,没什么意思”。但在目前的活动中,也没有遇到可以深入交流的人。不过,现在他已经很佛系,有人一起玩就行,“实现目的很难,有些东西随缘就好。

Henryli发现,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都很孤独。他有一套房子在出租,那些租房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出门,就窝在屋里打游戏。他觉得自己还算不上“孤独的年轻人”,虽然没在成都上大学,人际关系都在外地,但在工作中交到的一些“种子朋友”,至今仍在联系。

“不过所有的关系都要归结于一点:看你有没有小孩。一旦有了小孩,完全就是两种生活,再社牛的人都不太可能有时间出来了,因为要回家带娃。”所以,孤独是一种常态。

@暖暖

追风部落合伙人

原上市公司高管

心理咨询师

“哪怕是小小的缝缝补补”

暖暖之前不叫暖暖,这个名字是她成为活动主理人以后取的。曾经,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现在,作为“追风部落”合伙人,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她希望通过社群活动,分享快乐,传递温暖,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哪怕是小小的缝缝补补”。

她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是读书会。因为女性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信任。她记得一次活动后,一个女孩追上来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么大的问题,她其实没有什么准备。

“那天我穿着高跟鞋,跟她一起走了半个多小时,边走边给她做心理辅导。”

·暖暖

暖暖观察到,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有一个共性:不愁吃喝,父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可能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方向,但又羡慕别人拼搏的样子,自己又没有勇气去拼搏,所以内心迷茫孤独。他会把这个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人独自在成都打拼,他们更渴望社交,尤其是节日的时候,孤独和焦虑感也是倍增,更需要温暖。”

她还发现,年轻人更愿意向陌生人倾吐内心。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情感更新”——之前的老朋友不再同频了。

所以,来参加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所谓的“高净值人群”,也有刚出社会的小年轻。“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短短几个月时间,把半辈子的人都见过了。

·参加躲猫猫的年轻人

关于年轻人的消费,暖暖和团队做过调研,一方面,他们挣钱不为买车买房,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行了,偶尔旅游一下,看看演唱会、体育比赛,女生做一下医美。

另一方面,父母也不需要他们创造多大价值。所以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和前一代人不一样的观念:不管有钱没钱,都敢消费。

“像现在的明星演唱会,门票都抢不到,1000多块钱一张的票,谁在消费?”

在暖暖看来,好的活动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简单。一些古老的游戏,流行了几百上千年,依然在流行,就是因为单纯的快乐。

比如躲猫猫,最初的1.0 版,就是儿时游戏的还原,所以风靡一时。“规则太复杂,很多人可能玩到最后都没玩明白,影响体验感。”

暖暖之前的工作在市中心,每天被KPI追着跑。她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更需要线下的、户外的、面对面的交流。所以他们的活动经常安排在有草坪,有河流,天际线开阔的地方。“目前大家的这种需求越来越明显了。”

@辰哥

追风部落创始人

热爱成都的互联网创业者

“未来都会回归线下”

辰哥是“追风部落”的创始人。最早,他是参加了暖暖组织的一次活动,萌发了“组局”的想法。让他看到组局“有利可图”,是从躲猫猫开始。

去年秋天,每场躲猫猫都有上百人参加,天气好的时候,成都东西南北各大公园都在躲猫猫。

虽然活动不挣钱,但这是真实的私域流量,可以和其他链接。”辰哥做互联网出身,免不了谈论一些互联网词汇。

曾经,他是某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做过搜索引擎、网课、直播,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之前,他常在全国出差,觉察到成都的年轻人文化非常活跃。于是2021年,他从西安来到成都,致力于“解决年轻人的痛点”。

“成都有一点很好,它比较开放。某种程度上,我感觉可能比沿海城市还要开放,真的。”辰哥到成都几年,已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吹”,但他觉得并不是“吹”,而是客观事实。

在他看来,“年轻人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城市氛围和年轻人口,成都都是一个绝佳的样板。商业模式摸索出来后,可以复制到其他城市,但只能在大城市做,小城市不行。

他目前做的事情,就是链接活动参与者与商家。“现在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一是旅行,一是医美,还有一个是恋爱(脱单)。我对供应商做一个严格的筛选,客户也比较真实,大家都是在线下,匹配很精准。”

去年,辰哥做了几次徒步活动。跟一般的旅游机构卷价格不同,他走差异化、精致化的线路,他发现,年轻人是愿意花钱的,但要让他花在开心的地方。

其实只要能解决别人的痛点,就有空间。至于未来能不能做大,不好说,也不是非要做得多厉害、多伟大,那也不现实。”

“年轻人经济”其实就是“搭子经济”。辰哥预计,未来3到5年,“搭子经济”在中国会爆发式增长,而且不会热一下就没了,“因为那都是刚需啊”。这是他在成都“组局”的一个基本判断。

为什么大城市年轻人都比较孤独?辰哥认为,一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全球同此凉热,但我们不应该走其他国家的老路。

“所以不管是经济还是人际关系,未来都会回归线下,而我们做的活动,所有消费场景都是在线下的。”

● ●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