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多数家长喜欢在一旁“陪护”:目的要么是“培养学习习惯”,要么是“管束孩子别浪费时间”,要么是“检查辅导”,目的不一而足,但是,很多时候,父母的有些作法事倍功半,越做越错,越错心里越急,越急后果越糟糕。
1、孩子写作业时,家长的行为各异
看手机的多,看书阅读的少;在一旁指挥的多,有计划指导的少;更有家长白天上班没时间整理家务,晚上边做家务边分心观察孩子。当然,也有家长会给孩子关上房门,“互不干扰”,希望孩子能够心态平和,静心学习。
对低年级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时,一定要坐在孩子不远处,边阅读边观察孩子的表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半掩孩子的房门,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也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强,关上房门是正确的做法。
2、写作业遇到不明白的习题,家长的态度
看到孩子的错题,或者是思考良久没有思路的习惯,家长比孩子还急,干脆“撸起袖子”直接上场,给孩子“指点迷津”,素不知家长的思维与孩子的思维根本是两个层次,家长说得口干舌燥,孩子听得一头雾水。
一位初中毕业的家长,读书时对数学“情有独钟”,孩子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充当“数学教员”,结果孩子从初一到初二,数学正式考试没有一次及格,初三时不得不将孩子送去高价辅导班补习,时至今日依旧没有打破“纪录”。
专业人做专业事。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但是,重视不一定方法正确。写作业时遇到不明白的习题,家长可以让孩子查找各式题库答案,也可以给孩子讲解,但前提是孩子要先行思考,思考无果找到答案后,一定要对照答案剥析自己的思维,重点关注欠缺的知识点。
3、写作业磨蹭,到睡觉的时间还没有完成作业
写作业磨蹭是孩子的通病。放下书包玩一会,摊开书本磨蹭一会,写几道题走一会神,总不能“一鼓作气”完成作业。或许是白天学习太紧张,或许是性子使然,到睡觉时间作业还有一堆,结果家长越着急,孩子越容易容易走极端:要么乱写求速度,要么逆反更加磨蹭。
写作业一定要有“效率”。低年时开始,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针对当天的作业量规定好时间,几点之内完成作业可以休息,几点内完成作业可以玩耍多久。制订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是“治理”磨蹭的“最好良药”。
4、边写作业边听歌曲、翻看手机
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学生的心灵。写作业听歌,美其名曰“放松心情,不影响学习。”学须静,才须学,精彩的歌声会“带着心一起飞跃”,哪有心思再放在书本里?自欺欺人罢了。
边写作业边玩手机,只能归结于家长的放纵,至于孩子“查资料”、“手机打卡”之类的说辞,完全是骗人的话,偏偏有些家长选择相信:应该信任孩子,但不能无底限放纵孩子。
5、先玩耍,再写作业
孩子根本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最后的结果,要么没有完成当天的作业,要么是胡乱写一通。有些厌学的学生作业全部乱写,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如果质问,就会搪塞:“我不会”。“不会”成为“乱写”的理由。
放下书包先玩一阵,借口是“白天太累,先休息一会”。一些家长也赞成孩子这样的作法,把这种行为与“缓解学习紧张”相混淆。长此以往,很容易“玩得尽兴耽误学习。”这样的孩子,家长头痛,老师也头痛。最初教育缺失的“债务”,迟早都要还,只能指望学生有后知后觉,尽快发生改变。
6、应付作业,或者根本不写作业
写作业是学生的职责,如果连作业都“懒得写”,基本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总会遇到不想写作业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无一不是各种的“忙”,各种的“佛性”。这类家长最大的特点,要么跟孩子“恍若寇仇”,要么跟孩子“好得跟亲姐妹、亲兄弟”一样。前者孩子受到的干预太多,自己无心读书;后者的孩子对学校教育“有恃无恐”,无论是哪一类孩子,都是消极应付学科学习。
写作业的态度,基本决定孩子学习的成绩。与其陪孩子写作业,不如培养孩子学会自律、思考、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成绩自然不用家长“操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