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茗茗送来的时候,透析次数做得不够,也没有做父母配型。肖砚带的女医生唐画急得不行吐槽家属,而肖砚很冷静,她在观察病患家属,在唐画的刺激下说出了真相。
余茗茗是收养的孩子,病患背后的隐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余茗茗是一个医术完全失效的存在。“来不及了”,是最可怕的判决。这话可以对余茗茗的父亲说,但是却不能直接告诉余茗茗。
虽然这是因为意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的悲剧,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被告知注定死亡所带来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因为人们对死亡是充斥着恐惧的,对剩余的生命提心吊胆,从而加速死亡。其实死亡是一件必然的事,如果“死亡教育”从小在青少年展开,教导人正视人生,做到“不轻视生命,不曲解死亡,不恐惧死亡”,使人能坦然面对死亡现象。
那么被告知死亡将是一件不值得畏惧的事,因为你将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去和珍惜的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浑浑噩噩的离开人间。
当然不是说死不重要,如果当死亡必将到来时,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面对死亡,不要因为死亡而焦躁恐惧,学会利用最后的时间去和珍视的人一起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留下遗憾。
剧里的茗茗历经苦难,她足够坚强,拥有面对死亡的勇气,在最后的生命里做了一些自己一直渴望而隐藏在心底的愿望,弥补了一些遗憾。
但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少教育给孩子正确的生死观,难以像茗茗这般,哪怕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也是难以直视死亡的。
“死亡教育”是一场终身教育,当面对死亡不再恐惧,那么当明白死亡来临时,就尽可能的利用剩余的生命去陪伴自己珍惜的人,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以往我们认为医疗剧都一定是高精尖的,绝对意义上的精英存在让医院变得犹如遥不可及的圣殿。无休止喧闹的病患,让医生的处境如同圣人被玷污一般不能被容忍。这个戏把医生请下了神坛,他们不仅不是神,他们也是凡人,甚至还要以更谦卑的姿态,尊重具备伟大人格的病患。
医术只能帮病患与死神一战,而面对死神的进攻,最主要的抗击着依然是病患自己,也就是人。最伟大的医术可以拯救你一时,但是最勇敢的心足以震撼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死神。
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最后,愿天堂没有苦难和病痛。那张近景从鲜活变成黑白的时候,我都顿时觉得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