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成大学生愿意为刷短剧付费,就饭“电子榨菜”成年轻人标配

超7成大学生愿意为刷短剧付费,就饭“电子榨菜”成年轻人标配
2024年06月06日 14:37 校果-校园全媒体投放平台

最近“王妈”事件爆火网络让人吃瓜不断,其打造的“霸总系列”短剧吸金能力更是令人咂舌,上线仅两个月广告费或达960万,播放量超18亿!可见当前亿万年轻人撑起的互联网网剧短剧市场正急剧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而2023年短视频行业同样不容小觑,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同时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等领域在内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11524.81亿元。

万亿级市场规模的背后,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习惯。如今到了饭点,支起iPad或手机,放上喜欢的短视频、网剧、短剧、电视剧、电影节目等等这些“电子榨菜”再吃饭,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晋用餐仪式感潮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猛增的互联网短剧市场中,70%的付费用户为大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的人群。另外,网络短视频中6成用户是年轻人,其中的重度爱好者00后,近半数人每天要刷满两小时。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正成为“电子榨菜”消费的主力军。来自不同调研的各项数据, 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超八成受访大学生看好国产影视剧,其中有63.14%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国产剧贴近生活有共鸣;85.47%大学生受访者认为,短剧是一种适应新媒体形态的潮流趋势;同时超70%的年轻用户会为刷剧或视频开通会员……

尽管“电子榨菜”还在不断扩充内容,但紧跟潮流的大学生,永远会在追寻新鲜事物的第一线。那么“电子榨菜”的校园市场到底该如何进行营销布局?又该如何借助大学生群体,扩大声势,是所有短剧、网剧等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的重要课题。

本文,我们将通过大学生群体在这几类“电子榨菜”上的“食用”情况,结合全国领先校园全媒体投放平台/校园闸机媒体开创者——校果和《完美的她》校园投放标杆案例以及业内优秀营销案例,一起探索“电子榨菜”在校园市场中如何大放异彩。

各显神通,“电子榨菜”让大学生爱不释口

上述可观的市场规模,足以说明“电子榨菜”在经济发展中贡献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撑起该市场消费的中间力量,在校果看来,源于以下几点:

1、追剧是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大学生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青年阶段,情感丰富,寻求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观看热播剧或热点视频,能让彼此之间的交流不断层,建立社交交流的共同话题。一定程度上,追剧是他们的“社交货币”。

比如当年《甄嬛传》的热播,不仅在当时成为爆款,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大学生痴迷研究“甄学”,更有甚者,不少大学生宿舍模仿甄嬛传经典片段的短视频,成为他们做网红的秘诀。可以说,不会玩甄嬛传的梗,似乎都不是一个符合年轻人调性的大学生。

2、刷剧是年轻人放松的娱乐方式。

网络与数字媒体的相对普及,提供了海量影视库、短视频内容等,当代大学生群体属于网络原住民,不仅可以轻松获取各类在线娱乐资源,而且相较于高中阶段有更多的个人支配时间,让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上网追剧、观看短视频达到休闲放松。

比如最近火热的电视剧《庆余年2》,一到周五就各种屠榜的《歌手》,背后都有大学生群体这类忠实粉丝,他们的激烈讨论也为话题的二次发酵,带来了一定助力。前者在播出第一季的时候,就斩获了第九届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电视剧;后者则在节目播出首期,#大学生攻占歌手节目组私信#的微博话题就挤进热搜榜单。足以见得大学生群体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3、优质影视可以激发年轻人情感共鸣。

大学生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对于思想前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节目有较强的鉴赏力和偏好。他们倾向于寻找能够引发思考、情感共鸣的作品,如文艺电影、深刻主题的电视剧等。

比如《甄嬛传》、《人民的名义》、《哪吒之魔童降世》、《狂飙》)、《沉默的真相》、《繁花》、《漫长的季节》等口碑收视双丰收的电影或电视剧,其背后的深刻立意、服化道具,甚至是经典台词,拍摄手法,画面质感等等,都会成为大学生群体讨论的重点,一定程度上,优秀的作品还能带给大学生群体不少的正向赋能。

4、脑洞大开的剧情刺激到年轻人爽点。

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多为00后,他们的思想更是天马行空,变幻莫测。一些大胆脑洞的短剧或网剧,反倒成了吸引他们的利器。

比如联袂校果进行校园投放的网剧《完美的她》,故事情节设定为灵魂互换,揭开掩藏谎言之后直面真实自我,再比如年初那部《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短剧,就圈粉无数大学生,“很爽,女主有事直说,有架直打直骂,属于‘乳腺通畅’款。”一位还在读研的女大学生表示。

综上可知,大学生群体对影音娱乐内容的热衷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部分来自于大学校园的黄金市场,足够引起重视,也值得长期开垦。

如何走进校园?这些经典营销案例或许值得反复钻研

关注年轻群体,是每个品牌关注的焦点。对于大学这座天然的年轻流量池,更是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在关注人群众多的校园中,各大“电子榨菜”也铆足了劲,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营销案例。

1、校果X《完美的她》

营销方式:通过投放过校果头部优质校园媒介宿舍闸机媒体,实现高回报率曝光。

案例阐述:热播网剧《完美的她》联合校果,空降全国40余所高校,通过闸机媒体和电子屏语音播放双重渠道,精准种草追剧大学生。最终实现近2亿超高总曝光,同时在电视剧播出时间内,口碑收视迎来全面开花。

营销优势:闸机媒体是「闸机挡板」+「闸机电子屏」的强触达黄金媒介组合,画面入心,声音入脑,霸占注意力。该种组合摆脱了校园媒体2.0时期的桌贴、框架、宣传栏等传统形式,并将流量集中在核心场景,从而达到优质曝光。具体来看,闸机媒体是校园唯一拦截式媒体,更是全校流量的集中收口;一人一闸,人脸电子屏识别通行,每天必看必听;每天至少进出宿舍6.74次,超高频,反复触达,强化记忆;实现近乎100%触达,位居校园媒体top1;多维标签,实现人群精准细分,可视化数据复盘等等优质属性。

2、B站X51赞助

营销方式:通过活动赞助,拉近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深入校园场景

案例阐述:B站联合校果旗下51赞助平台,启动「校园活动助力计划」,覆盖50+所各院校类型高校,成功落地98场十佳歌手、晚会、篮球赛、观影会等各类校园活动形式,通过线下专属定制品牌露出、品牌展位以及主持人口播等合作权益,同时线上配合在线直播、朋友圈、社群、视频二次分发等打透年轻高校全体,和大学生们玩在一起,实现可观曝光量。

营销优势:企业通过校园赞助,一方面可以迅速拉近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提升品牌认知,另一方面,校园赞助通常会给品牌本身带来正向的曝光,包括品牌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等正面形象等。这对于消费心智的占领,也是一种颇为有效的优质方法。与此同时,活动后期的媒体宣传,学校官网、广播、视频等媒体的宣传报导,也将对品牌进行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3、《流浪地球2》校园路演

营销方式:举行校园路演,近距离走进学生群体,进而引发口碑传播。

案例阐述:《流浪地球2》在热映之后,积极主动走进各大高校,路演期间,不同学科、不同高校同学们的思考、疑惑和提问,与电影主创团队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主创团队之间的风趣幽默回答形成创作素材,从而在后续的社交平台上进行二次发酵,让该电影真正实现持续的票房高涨。同时,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多部电影也都曾经走入校园,引发的同龄人共鸣也让电影吃到了核心受众的红利。

营销优势:学生群体往往充满激情与活力。平常足不出户的大学生,在校园内见到明星,会十分乐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交流观点,进行影评。实时的传播让这些“自来水”的行为,自发成为影视作品的营销宣发基站,最终实现小成本博得大收益的高质量营销。

写在最后:

校园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是直接触达Z世代、抢占年轻人心智的重要营销场地。面对极具个性、不被标签封印的大学生群体,号准其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才是校园营销的立足之本。同时,在另一种程度上,以闸机媒体为代表的简单直接、不玩套路,往往也意味着品牌最大的真诚,而真诚,或许又是当今浮躁社会中稀缺的必杀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