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万人已离开钢铁厂,全面减人,为何还是走不出亏损困境?

近10万人已离开钢铁厂,全面减人,为何还是走不出亏损困境?
2023年05月17日 18:28 UFO之家看点号

这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钢铁厂工人的心声吐露,在严峻的钢铁裁员形势面前,人人自危,即使是干了10多年的老师傅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老师傅的困境

目前,我国将近裁掉了将近10万个钢铁厂工人,即使疯狂裁员,中国钢铁仍旧走不出困境,是裁得不够吗?我们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中国钢铁发展困境

中国钢铁的困境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寻找“病痛”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炼钢过程

1、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装备制造、建筑业等重要行业需求下降,中国钢铁行业逐渐面临着需求减弱的挑战。

这不仅给钢铁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挑战。

2、环保压力不断增加,促使中国钢铁雪上加霜。

此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保的政策,当中明确提高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的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

而钢铁企业排放污染物、温室气体等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为了达到更高的环保标准,钢铁企业需要采用更优的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排放,这将导致钢铁生产成本的增加

3、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中国钢铁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行业内一些领先企业扩大产能且无节制,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行业经营效益不断下降,出现了过剩现象。

为了追求快速增长却忽略了质量,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钢材的需求。

钢材堆积

同时,产能过剩还会削弱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导致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忽视。

大量的闲置钢材无法得到利用只能堆积起来变为一堆废铁,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限制措施,给出口和市场开拓带来困难。

以前,咱们的钢铁出口都是靠着物美价廉的优势,以此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可如今却不适用了,一方面是贸易保护的原因,另一方面咱们的产品确实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停留在简单的加工制造层面。

钢厂

在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行业并不需要如此多的劳动力,于是只能进行大批裁员,这一裁就是10万人。

尽管相比以前,现在的钢铁行业从业人员已经大规模缩减,但是仍旧走不出困境。

相反,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还会给经济带来不稳定,进一步影响行业的发展。

毕竟中国钢铁的问题不是减产就能解决的,减产只是第一步,真正要做的,是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中国钢铁想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数据一览

如何走出困境

1、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需要从传统轧钢制造向高端、智能化和自动化制造转变,以提高产业链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要加强产业技术革新,推崇科研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行业技术创新

当前,钢铁行业环保问题亟须解决,加强环保投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也是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之一。

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向高端低排放领域,同时,推进精益管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

钢厂运转中

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数字化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非常有必要。

2、拓宽市场,开拓新领域。

市场永远在行业发展当中居于主体地位,中国钢铁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并且,加强钢铁与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合作,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为了能够占据市场份额,中国钢铁企业要尽早建立起差异化经营模式,突显企业核心竞争力。

钢铁行业谋求发展得思变

通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打造钢铁行业新品牌,以增加市场份额

同时要拓展海内外市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钢铁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钢铁企业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出口比重和市场份额,并开拓国内市场,扩大销售规模。

数据一览

在扩大销售的同时,也要注意钢铁企业的良好形象,注重社会责任,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企业形象,增强社会公信力。

毕竟,谁不愿意购买一家产品好、又有口碑的商家产品呢?

3、加强创新合作,培育新兴业态。

加强创新合作是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不仅涉及行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也需要与其他行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促进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培育新兴业态。

走出困境并不容易

在促进创新合作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政企、校企、产学研等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攻克技术瓶颈。

此外,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行业人才队伍的升级。

在培育新兴业态方面,可以通过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环保等方向的发展,加快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可以加强与新兴行业的合作,如光伏、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光伏发电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市场,增加利润,还能推动全行业向更为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钢铁的未来发展是可期的,只要我们的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再创辉煌。

话题再回到裁员方面,现在各个钢铁工厂都在实施裁员行动,但大家可知道?裁员的背后也暗藏“玄机”。

裁员裁的是钢铁发展的未来

据钢铁厂被裁掉的工人称,现在裁员的趋势是往工人这边倾倒,也就是说,将更多的工人撤走,以此来减少生产力。

钢厂工人 工作中

但实际上,据仍在就业的工人表示,钢铁厂的生产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减少,而是一个人干起了原本两个人的活

所以,现在的基本情况就是,上层希望减少工人,以此来减少钢铁厂的开支,而将部分闲置的劳动转移到了留下来的工人。

正如一些工人所说的,那些高管拿着几十万、几百万的年薪不裁,反而对工人下手。

要知道,他们裁掉的都是在做实事的一线工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量的经济价值,如今“弃之如敝履”,真的说得过去吗?

钢厂工人 工作中

将这些高管的年薪拿来搞技术升级和研发,可不比裁员有用?

工人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果中国钢铁企业未来还是将重心放在裁减工人身上,那么很难再有出头之日。

只有维护好工人的利益,和企业相互配合,才能致力于长远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舒方方《中国钢铁业铁矿石资源谈判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李沛林 让宝钢《武钢经验在资金解困中放光——由钢铁行业资金困境及宝钢、武钢荣登全国金融机构金牌榜引发的思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