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深度调研:是什么让茂名人民更有“医”靠

高质量发展深度调研:是什么让茂名人民更有“医”靠
2024年04月28日 22:39 广东卫生在线

“山海并茂,好心闻名”,这是茂名的城市标签,也是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在协同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板块的小结。

言简意赅的文字,从社会保障和健康水平两个维度,呈现了此前一年健康茂名建设的部分成果:医保住院费用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93个镇(街)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即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粤西医院”)竣工启用……

“好心”源于冼夫人,这位得到周恩来总理赞誉的“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留下了一句“唯用一好心”,1500年来持续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精神特质。

卫生健康领域亦是如此。秉承着“好心文化”,茂名市坚持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探索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茂名模式等系列获全国推广的医改经验,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取得大提升。

2023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高州、信宜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11月5日至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召开。这是对茂名的认可,也提出新的寄望。

当前,广东响彻着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茂名也铆足了干劲,乘势而上,坚持建高地与强基层并举,努力推动茂名卫生健康工作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聚力前行、行稳致远。

01

龙头医院发展各显其能

2024年1月20日,在业内颇有名气的“C胃出道”第三届全国胃癌中青年MDT菁英挑战赛,首次迎来了粤西山区的青年医师。

这支萌新队伍来自粤西医院。在中山六院派驻信宜的内镜外科胡健聪博士、胃肠外科陈实博士指导下,初次亮相便斩获了华南赛区第二名,成功晋级。

这种硬实力在日常诊疗中也有丰富例证。70岁的陈姨半年前脑梗,留下左侧肢体无力的后遗症,近期又查出胃癌,术前检查时突然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等,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出左基底节急性腔隙性脑梗塞风险,并迅速处理。陈实和粤西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彭艺联手,发起MDT会诊,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又通过食管空肠吻合保障了陈姨的正常消化功能,术中出血量不到20毫升。

胃肠肿瘤的诊疗能力突飞猛进是粤西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而孕育这场嬗变的秘密,已在前文透露——引入三甲医院强县域的探索:2023年2月,信宜市和中山六院签订10年之约,引入后者力量共建信宜市人民医院,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并行,后者不带走人财物,将发展成果留在当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揭牌仪式

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我们不是托管,也不是帮扶,而是共建,将粤西医院作为中山六院的外延,进行同质化建设。”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说。在医院管理和临床等领域经验丰富的他被派驻到信宜,担任粤西医院首任院长。此外,中山六院首批还派出9位高水平常驻专家,超七成拥有高级职称。

共建半年多,截至2023年12月,粤西医院累计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37项,CMI值增长20%,四级手术量增加1026台,增幅达91.69%,其中肠胃肿瘤手术量增幅253.52%。医疗成果和影响力辐射粤西桂东,信宜及茂名市外乃至邻近外省的患者住院量、手术量比例明显增加。

“以前没有专家带,自己想学也不得其法,一台复杂的肠癌手术有时候要六七个小时,现在,我们在腹腔镜下2小时解决问题,患者住院时间也从10天缩短到6天以内。”当地医生说起,中山六院的派驻专家手把手带教,还经常组织科室讨论手术细节、观看手术录像复盘,大家水平提升很快。

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出炉,粤西医院上演了一路狂飙:位列第446名,比2021年度提升480名。2023年,县域内住院率也提升至93.9%。

这只是起步。中山六院时任院长文卫平教授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共建的主攻方向和目标,未来将继续指导和协助粤西医院从医疗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利用‘家门口的中山医’推动信宜夯实大病不出县,加快建设成为粤西桂东边界县区域医疗中心。”

3月24日,信宜市人民医院召开“聚焦百千万工程,驱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建设智慧医共体,完善疾病防治体系”高峰论坛,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山六院与粤西医院的合作,是落实“百千万工程”、共建健康广东的生动实践,其成果得到了省领导高度的肯定。

在茂名市人民医院院长侯宝华的展望中,“区域医疗中心”也被提及,甚至更进一步:“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将医院努力建成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区域医疗中心输入单位。”

近几年,该院综合实力和专科服务水平的跃升有目共睹:2022年度“国考”全国排名上升221名,挺进A级序列;2023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项,其中填补粤西空白的有14项;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47份,位列广东省地级市医院第一名,并完成粤东西北地区首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异基因移植;安装最新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能开展第四代TOMO放疗的医院……

“真不像是大手术!”陈阿姨称赞说,她2月接受了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三天就可离床活动、进食。

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誉为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如今在茂名市人民医院已是常规项目。特别是胰腺专家侯宝华到任以来,多次主刀肝胆胰领域高难度手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省医的顶尖理念、经验和手术技巧,让当地的医疗水平不断向省级医院趋近。

2018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名单。次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医院与省医签订共建高水平医院合作协议。此后的几年里,两家医院紧密合作,通过医教研、人才交流、技术帮扶等深度合作,推动茂名市人民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并步入研究型医院建设新时期。

根据协议,省医选派在临床和管理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茂名市人民医院院长,侯宝华就是第二任院长。同时,每周都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团队从省城奔赴茂名,在心血管外科领域,肺、肿瘤等专科方面无私“嫁接”,也因此使一批相关重症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

2023年12月16日,双方继续签约共建,携手加速发展。“我们要借助省医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全方位推动医院新一轮发展。”茂名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赞雄说。

▲2023年12月1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与茂名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签约仪式

茂名市中医院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4年1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脾虚证候重点研究室(茂名工作站)、广东省教育厅中医脑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茂名工作站)同时揭牌。这是市政府与高校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的成果之一。

该院院长徐建华介绍,签约以来,茂名市中医院柔性引进“10+N”大学专家团队和临床专家,已入驻4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临床专家团队到院开展工作,并获批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茂名分院。

特别是2023年,该院住院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次数较上一年度增长15%;新增博导2人,引进博士5人、学科带头人11人;心血管科、脑病科、妇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名单,数量在粤东西北地区居首;在2022年度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国考”中,该院排名提升27名。

这只是开始。据茂名发布报道,2023年12月4日,市委书记庄悦群到位于茂南区甲子大道的市中医院新院区调研,要求以新院区项目为契机,聚焦“人才在哪里,团队在哪里”加强全面谋划,突出“一个人带活一个团队、带强一个学科”,引育人才,建强特色专科,推动中医院诊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02

县域服务能力提升百花齐放

“要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服务民生、做强医院,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庄悦群开展主题教育“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时强调。

事实上,市级、县级龙头医院狂飙突进的同时,各县级市(区)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市(区)级医院挂钩帮扶基层卫生院方案,定期派中级职称以上专家到基层卫生院传帮带。

对基层服务能力的辐射提升方面,高州的探索更早,积淀也更深。

2017年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从此,医联体建设就被赋予了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抓手的关键角色。后来国家进一步将县域内的相关探索明确为“六统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共体也因此成为深化医改的关键词汇。

作为全国县域医改领军者之一的高州,对这项改革有着自己的解题思路:

以长坡医院为试点,选派业务骨干驻点帮扶,每年一轮换,并派专家任副院长,经多年探索,基本实现了“六统一”,并初步达成立足长坡、服务周边、建立县域副中心的目标;

同时,高州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县域内领先的云端技术优势,把远程医疗推广到其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探索形成集诊疗、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线上服务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高水平医院的优质服务,探索形成了“互联网+医共体”的新模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

“路径不一,结果相同。”该院院长朱秀龙说。数据显示,近3年来,高州市镇村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占比86%,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乡镇医院住院人次占比3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倍。

高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多次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肯定,除了强基层表现突出,高水平医院建设方面的成绩功不可没: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点推进心脏、肾病、呼吸、创伤急救、健康管理、肿瘤治疗等六大中心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异地(疑难危重)出院达2109人次,在全省县级人民医院排名第1。

2024年1月,该院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实验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药监局备案审查,成为唯一通过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与项目“双备案”的县级医院。

“在医共体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由高州市人民医院牵头,整合5G、大数据、医疗云、医疗科研等技术创新,从最需处发力,全面推动‘5G+医疗’深度应用。”高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森表示,互联网医共体也将健康宣教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推动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隔壁的化州近年来引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力量,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也提升显著,开展并填补本地区诊疗技术空白的业务200多项,“家门口的南方医院”已深入当地群众内心。

与高州为邻,化州背负着一定压力,但也激发了战斗力。该市在医共体建设之初即明确:以慢病管理为抓手,打造县域医防融合管理新体系。

“以前,肿瘤、心血管、呼吸疾病患者大量外流。”化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邓砺锋介绍,“要想扭转这一局面,有一个好办法是推进肿瘤筛查和慢病管理等工作,降低急危重症的发病率,通过‘大病不出现’来实现‘大病不出县’。”

在这一理念下,化州市人民医院设立慢病管理中心,并在多个科室成立慢病管理小组。患者检查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特征,即被分解到专科慢病管理小组并建档,出院后档案转送所属乡镇卫生院,由慢病管理专员跟踪随访。

同时,每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一体机,对慢病患者进行五项常规检查,能随时查阅到慢病患者的病历信息,掌握患者的健康、规范用药等情况。

通过这些措施,化州基本织就了一张县域医防融合服务网:县级医院负责高危患者的随访质控和干预、救治等医疗工作;镇级医疗机构注重健康管理、筛查工作、随访管理、康复理疗等;村卫生站做好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随访跟踪以及健康宣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023年,化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占比52%,床位使用率81.7%,诊疗量占比76.7%,近五年异地住院累计减少1.5万人次。“随着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深入,化州慢病管理的广度与深度都做得不错。”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张晟称赞。

在信宜,随着中山六院专家团队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也有了新气象。“我们建立了一套遴选机制,选拔真正能干活、想干活、能干成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并建立起培训和考核机制,运用考核结果强化管理,确保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带动基层网底筑牢。”姚麟说。

“未来合作中,我们将继续聚焦基层学科建设、技术能力、人才培养、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等,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的管理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山六院院长吴小剑表示。

电白区也不甘人后,区人民医院积极向上借力,先后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紧密合作,陆续开展了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术、激光消融术与左主支气管支架植入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0到1”的技术突破正密集到来。

“我们还向下统合区内医疗卫生系统资源,建成完善的急救医疗网络。”电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冼明健说,目前该院已与区内25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协议,推动后者的服务能力迅速提升,岭门镇卫生院等可以处理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疾病。

茂名市人民医院也充分发挥龙头医院的担当,帮助县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2019~2023年间,我院共派出技术骨干200余人,分别进驻茂名区级、县级或以下基层医院开展坐诊、查房、推广新技术等。”陈赞雄介绍。该院还启动“党建+”工作模式,周期性组织名医、博士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下基层,打造了“党医融合,惠泽油城”特色党建品牌,并通过“一支部联系一乡镇卫生院,一党员干部联系一自然村”方式,对接乡镇医疗机构34个,联系村委会44个,服务群众1万多人次,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发展。

茂名市中医院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到化州市新安镇卫生院等开展大型义诊,组织知名专家到化州市林尘镇荔枝埒村、电白区林头镇等送医送药。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首家三甲妇幼保健院的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点滴涓流汇成溪、汇成河,持续温养着基层的四肢百骸,带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总体提升。

“省内县域差异比较大,具体采取怎样的策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也鼓励大家个性化发展,百花齐放。”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一级调研员史明丽说。茂名各县(市)区的做法无疑是这段话的最好呼应。

▲2023年5月4日,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到茂名市人民医院调研

03

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完善

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康复医疗等都是题中之义。

茂名早早布局,做强市、县网顶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以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康复为重点,充分利用新型康复机器人、经颅磁刺激仪、智能电刺激仪等高端仪器设备,积极拓展技术,丰富治疗手段,跻身全国地级市医院康复科30强;电白区人民医院打造拥有1500平方米治疗区的康复医学科,并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学科合作关系。

同时,推进康复医疗重心从医院向社区延伸,筑牢基层网底。以信宜市东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2021年开设康复医学科,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我们一方面和上级医院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另一方面走村入户做康复评估与宣教,让更多人知道社区有康复医学科。”中心党支部书记邱洪营介绍。

去年底,丁堡镇的凤姨因为摔伤导致脊髓损伤,在粤西医院做手术,病情稳定后转来接受康复治疗。入院时,她头晕、尿失禁、四肢瘫痪、肢体麻痹,康复团队根据其身体机能,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除药物治疗,还采用针灸、理疗、作业疗法等改善精细运动,两个多月前,她恢复了行走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60岁的锋叔去年夏天脑中风偏瘫,留下了面瘫、言语不清、坐不稳、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康复团队全面评估,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综合运用针灸、低中频脉冲电治疗、平衡功能训练等中西医康复治疗手段,3个月后他就能流利说话,拄着拐杖走路了。

“起初改革不被看好,医生也不愿意调过来,调侃是‘扛大腿的’。但我们用效果说话,局面很快打开,现在科室扩张到3层楼,有16个康复医生和技师,管理着50多个康复患者,不少来自周边乡镇。”康复医师雷雨夏说。科室还同步开展产后康复和儿童康复,女性盆底肌修复、子宫脱垂、腹直肌分离、漏尿,儿童肠胃胀气、肌张力高、脑瘫患儿康复、发育迟缓等,都能找到专业的康复治疗师。

距离茂名市区超过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镇隆镇卫生院,也在一场强基层的蜕变中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这次获得感提升尤其明显的是慢病患者。

做完血透,身患尿毒症多年的华叔放松下来,在休息室领了一份免费爱心餐,对着医护人员比了个大拇指。“以前要骑摩托车去县城,大清早出发,傍晚才能回家。这病又不给你讲情面,到日子就要透析,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现在镇隆就能做,车辆免费接送,医保还报销90%。”华叔对卫生院的新业务赞不绝口。

“信宜南部有几十万人口,以前一直没有血透科,患者只能跑几十公里去粤西医院或更远的医院,镇隆卫生院开展了这项新业务,很快就在病友群传开,目前我们管理着60余名透析患者。”镇隆镇卫生院院长彭权大介绍。

血透是镇隆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近一年多里,这家乡镇卫生院的变化几乎可以用起死回生形容。

这家处于镇街边角、交通不便利的乡镇卫生院,受历史因素和地理区位影响,曾经是“冷灶”,2022年6月前卫生院职工靠基本公卫资金过日子,没有绩效,还出现过半年延发工资。“穷得债主都不来追债,知道卫生院没钱。”党委书记陆科任感慨。

为了扭转颓势,信宜市卫生健康局经过大刀阔斧改革,从怀乡镇卫生院调来了陆科任和彭权大两名80后,以特色专科建设为切入点,着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必须做起来,受客观条件影响,经费支持有限,只能给政策。”局长周永飞表示,从最开始,局里就摆明态度,会为改革撑腰。

成效很明显。儿童康复特色专科从正式营业起,每天都有20多个儿童前来治疗;中医科2022年8月重新启动,每天能接诊30~50名患者。“患者回流,全院业务量5倍以上增加,成为信宜发工资最准时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医生也有了绩效奖励,人员薪酬支出大幅增长。”陆科任说,争取福彩专项基金建设的医养结合大楼已竣工,接下来将重点发展医养结合。

实行差异化发展,最终盘活基层医疗机构的剧情正在茂名多处上演。

高州市曹江镇卫生院重点打造中医特色。“平均每天都有10多个患者来做康复,多是腰椎间盘劳损、颈椎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也有脑梗患者。”中医科主任杨广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返乡,凭着扎实的医术,很快就有了一群铁粉。

“曹江镇户籍人口8万有余,常住人口只有4.7万左右,留守的老人和小孩比较多,而且离城区近,所以主要以发展中医康复为主。因为势头良好,3年前还在曹江圩分院设立了小型中医馆。”卫生院院长邱辉介绍,如今中医馆拥有8名医生和技术人员,每个月能收治上百名住院患者。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目前全市6个社区获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17家机构获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88个……

类似的拓展仍在继续。2月4日,茂名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发布,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榜上有名。

19天后,茂名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村医疗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以务实举措把全市7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59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一老一小”养老托育服务系统建设作为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来抓。

“茂名市将锚定打造粤西医疗中心的1个总目标,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培育、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就医感受全面改善5大行动为抓手,聚焦全面落实N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动,奋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茂名。”展望未来,茂名市卫生健康局局长何泽添信心满满。

▲2023年2月24日,茂名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强到茂名调研,充分认可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探索,认为有眼力、有魄力、有定力、有潜力。

“茂名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动力,闯出了很好的路子,形成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茂名样本,树立了高州、信宜等县域医改典型。”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说,希望茂名进一步加强总结梳理,加强数据分析,加强政策研究,加强发展谋划,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探索出更多原创型改革经验,持续助力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只要心有方向,脚有力量,必将走过山海远阔,繁盛人间烟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