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了

这批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了
2023年09月20日 23:46 枕叔sir

后台看到这么一条留言,看得我倍感心酸:毕业一年,怀着美好的期待踏进社会,却被工作折磨得无力还手,没有爱情,没有性生活,连最基本的个人时间都难以保障,甚至还被送进了医院……

这种朝九晚九,还不一定能按时下班,一周上六天,休息时间全花在上班路上,周天还有可能随时待命,简称“996”的工作制度,不知从何时起,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

就像企业早已暗中准备好的狗头铡,等待着一个个社会人自动“送人头”,以榨干个人时间和身体健康为己任,最好能自觉变身工作机器。

才二十岁出头,却仿佛脱了水的鱼,连挣扎的气力都没有,只能“等死”。

尽管它完全相悖于国家《劳动法》的明文规定:“工作时长每日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每天可延长不超过一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却照样获得各大用工单位的一致追捧,把员工是否能够无偿加班衡量工作状态的标杆;能不能随叫随到作为奋斗标准;不住宣扬着《那些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了》给自己背书……

对不起,我觉得这是一种病态。

日剧《我,到点下班》,看得人神清气爽。

女主角东山结衣,跟盛行加班文化的公司有些格格不入。

虽然她位居中层,可却从来不加班,准时上班,按时下班,把休完所有的带薪假作为自己的目标。

虽然同事老板颇有微词,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东山结衣总能在上班时间把自己的工作做完。

为了能够准时下班,东山非常注重自己的工作效率,电脑上贴着日程便利贴提醒自己,完成一个就撕掉一个;

合理分配手下员工,工作有条不紊;

对自己“痛下狠手”,宁愿一口水不喝,也要把手头的工作先做完;

反观其他加班的同事,上班时间插科打诨,聊八卦,只有在临近下班的时候,才想起来做正经事。

想起这么一句话:“低效的996是没有用的,只要带来的价值和成长的时间耗费才是值得的。”

加班并不能贸然和工作积极、表现良好划等号;同样不加班也不是一个人工作状态萎靡的表现。

努力不是盲目地延长工作时间,而是认真地提升工作效率。

前几年在996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的那段时间,总能听见这种声音:

“我也不想996,可身边的人都在996,我只能跟着加班。”“如果不996,就会被老板穿小鞋,轻则思想教育,重则被劝退。”“还不都是因为穷。”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曾在演讲中说到:“请你站着去改变职场,如果你愿意跪着去适应它,你可能一辈子就站不起来了。”

诚然,环境造就人,人也需生存,但这不意味着面对不公和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去妥协和被同化。

几百年前工人阶级用流血换来了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5年废除了1960年沿用的单休制。

历史的洪流是在不断向前,不该被所谓“资本家的利益”一朝打回解放前。

好在已经有不少人觉醒,互联网巨头微软公司的员工向公司施压,支持陷入困境的GitHub“996.ICU”项目;

日本企业也在重压下宣布“上四休三”,以期挽回越来越低迷的入职率……

或许个体人微言轻,不足以改变现状,但汇聚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倘若人人都无所作为,那么“不合理”势必会变成“合理”。

大众可以接受因为工作忙碌阶段性的“996”,因为个人意愿的“996”,而不是一把标尺压倒所有人的“996”。

员工可以自愿将工作获得的经验抵消超时劳动该获得的利益,但不代表企业可以“耍流氓”分文不给。

年轻是该多吃苦,但要拒绝吃没有回报的苦。

我其实很难理解这样一种人,当别人在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及遭受不公待遇发声的时候,他们却来“比惨”,张口就说是你不知足:

“我一个月2000,我也没说什么啊?”“羡慕996,我初中毕业只能827,还没办法请假,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年纪轻轻就挣这么多钱,怎么还这么贪心啊?”

得了吧,这根本就不是息事宁人的“宽慰”,只不过是自己已经很惨,见不得别人更好罢了。

人往高处走,在能力和学识日渐丰满的时候,凭什么不可以争取更高的待遇,更好的福利?

想起网友@薪人薪事在知乎问答“为什么有的公司留不住90后新员工?”的评论区勾勒了90后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我觉得十分中肯:

我不是鼓励年轻人扛不住工作的压力,或者是工作稍有不顺心,就撂挑子不干;

而是希望你在能力足够凌驾于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倘若在面对不公的制度待遇时,能勇敢捍卫自己的权益或者及时止损。

你有多大的能力,就该有多大的选择权。

什么“你能被剥削,说明你有价值“纯属胡扯,年轻不意味着吃亏,画大饼永远没有实拿的靠谱。

希望屏幕前每个年轻的你,有兢兢业业不怕吃苦奋斗,期望过上更好日子的决心,也有享受生活,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

你的人生真的很宝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