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淡水老城酝酿“名城复兴”带动惠阳全域旅游新发展

「惠州文脉·创想」淡水老城酝酿“名城复兴”带动惠阳全域旅游新发展
2021年08月06日 10:08 用户6516197233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8月6日版面图

落日余晖下,昏黄的阳光温柔地抚摸古城墙,古朴的房子排排立,斑驳的墙体布满青苔,纵横交错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铮亮……它们日复一日在述说着淡水老城的故事。

老城坐落于惠州市惠阳区,它依水而立,靠水而兴。古时盐业、渔业再加上便利的水路交通,令商贾纷至、人员紧簇,成就了繁华一时的淡水圩。靠着聪明的头脑,淡水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财富。据统计,现淡水老城内有10处文物保护单位、72条历史街区、107栋历史建筑。除了厚重的文化遗址外,老城的人文气息也十分浓厚,自古以来,老城内人才辈出。旧时的淡水有铁湖书院、崇雅书院(崇雅中学前身),当时“铁笔御史”邓承修在此创立崇雅书院,书院培育了邓仲元、邓演达、叶挺等彪炳史册的英才……

7月29日晚,惠州市惠阳区文广旅体局、淡水街道办联合主办了一场“淡水老城保护和发展”主题沙龙,邀请专家学者、辖区文旅企业、媒体代表、文化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围绕“淡水老城的保护和发展”这一主题,共议千年老城走向。

曾经辉煌一时的珍合酒楼被划分为珍合饼家和珍合云吞

淡水城墙遗址,现为惠阳区文保单位

壹千年圩市商贾往来不断

淡水老城是东江流域古老圩市之一。宋朝时,淡水老城被称为上圩,后改名锅笃塘。据史料记载,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淡水拥有“水口巷”和“下鱼街”两大盐仓,“贡盐”由淡水河运至京都,淡水形成以盐业、渔业为主导,农、商、手工业全面发展的局面,形成了乡村集市贸易的场所“圩”。

至清乾隆初期,淡水形成了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圩”,设立“司署”和盐大使,管理归善县沿海一带的盐业生产,圩市设在上下淮(今淡水桥头市场一带)。惠州盐业生产也就此有了长足发展,拥有盐场六处,即淡水、大洲、碧甲、稀白、石桥、小靖。故而又称淡水是“依河而生,因渔盐而盛”。

鸦片战争后,因靠近香港,淡水成为惠阳和香港贸易进出口的地方,依托淡水河便利的交通,商贸发展越发精细化,逐渐形成了大鱼街、猪行街、灯笼街和米街等商品交易专业街道,大米、土特产等货物在淡水老街集散,通过水路运送到珠三角各地。

今年74岁的淡水街坊李锦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先前淡水码头是老城最为热闹和繁忙的地方,停泊等待卸货的船只,延绵排开100多米,很是壮观。可惜的是,中间因各种因素,淡水老街走向了衰落,多条街道曾一度改名,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恢复原名。“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淡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整个淡水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淡水商圈已经由淡水老街转移到了崇雅商圈,留下宁静的老街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印记。”李锦添说。

2014年,淡水老街成功获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道和历史建筑得到修复。街巷外观仍有当年辉煌时期的轮廓,米街脚下的青砖石在时光的侵蚀下依旧光滑。历经风云的珍合楼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楼内老旧的青白地、复古装饰,却仍诉说着当年的风采……

淡水老城范围示意图

淡水老城简介

雕塑还原淡水老城因盐业而兴的历史

贰昔日老城读书声琅琅

盐业不仅带来了淡水圩的繁荣,还培育了不少名门望族,以“铁笔御史”邓承修为代表的邓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重修淡水邓氏族谱后跋》记载:吾族聚居淡水数百年于兹矣,族谱所载利生公于前清初叶由惠州至大鹏城营盐业,旋迁至淡水因落居焉,溯利生公生奕富奕贵两公,奕富公迁观音阁,而世居淡水者为奕贵公。

自迁居到淡水的第一代邓氏人邓奕贵开始,邓氏家族数代人积累了丰厚的资产,这给后人接受良好教育奠定了基础。邓氏第五代是承字辈,这一代人才辈出,从政从商从教者众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邓承修。

据《清史稿·邓承修传》记载,邓承修,字铁香,广东归善人。举咸丰十一年乡试,入赀为郎,分刑部……光绪十年夏,法人愿媾和,承修联合台谏上书,极言和议难恃。旋与司业潘衍桐密上间敌五策,并劾李鸿章定和之疏……光绪十四年(1888年),邓承修托病辞官,在惠州丰湖书院担任主讲,讲学读书、赡养母亲。光绪十七年,在惠州逝世。

邓承修的主要生平事迹,在其位于老城猪行东街的故居“壶园”中,游客可以透过馆内9个展室,92块展板,详细了解。“壶园”是惠州市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名人故居之一,2015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经过修缮,正式对外开放。

邓承修的生平,最为人知的莫过于铁笔弹劾李鸿章,但在惠阳,邓承修这个名字有着不一样的分量。据介绍,1889年,邓承修创办了彼时的崇雅书院、如今的崇雅中学。

崇雅中学作为东江地区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被誉为惠阳教育史的丰碑,也是东江革命的摇篮。往日崇雅中学内,琅琅读书声传遍了整座老城,培育出来的学子遍布各界。崇雅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100多年来,崇雅培育的人才数以万计,其中郑仕良、邓仲元、邓演达、叶挺、郑怀昌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就是杰出的代表。

该负责人介绍,从邓承修故居到崇雅书院的“上墟西路”,是一条名人之路、文化之路:邓铿(邓仲元)从这条路走出淡水,投身革命;邓演达、叶挺从这里走进“崇雅书院”就读。

邓承修故居开放后,吸引了不少来自大湾区的游客。邓承修后人邓毓馨表示,走进故居,少时的记忆仍历历在目,尤其是屋后的果树,更是在此居住过的几代邓氏人共同的娱乐与记忆。“很开心在开放故居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持了故居的记忆。”邓毓馨说。

登上淡水城墙(重建),可一览淡水河风光

叁引进活力老城待新生

“发动民间力量,凝聚民间智慧。”惠阳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惠忠介绍,淡水老城是惠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的体现,“名城复兴”成为惠阳区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区正加紧推进《惠阳淡水老城文化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项目,重点开发淡水老城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活化和丰富惠阳文化旅游资源。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教授说,惠阳文旅资源中,名人、老城是两大亮点。做老城的规划跟新区、开发区不同,每动一下,都要有对历史的敬畏。他说,淡水老城首先是当地居民的老城,其次是惠阳的老城,最后才是游客的老城。老城的营造必须依赖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创造,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培育和延续真正的在地文化,实现老城文化与活力的延续。

“修缮老城,千万不要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惠阳区三省福利促进会会长曾克勤建议,发展淡水老城需找准定位,切忌遍地开花。他认为,应先广泛挖掘老街里有温度、有情怀的故事,筛选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规划,以点带面来串联发展。

惠阳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罗东说,他走遍了老城80%的房屋,几乎每一栋楼、每条街巷都有故事,这些宝贵资源是吸引游客、聚拢人气的“传家宝”。结合自己在潮州百货大楼游览时的感受,他建议,淡水老城改造要给老城文化预留空间,如开辟老城文化展示馆。

“为参加这次沙龙,我结合自己的专业,手绘了一条适合老街游玩的线路图。”在淡水老街居住、经商的杨若华是一名新客家,嫁来淡水9年,她对老街非常喜欢。结合自身的经历,她建议政府培养青年志愿者为游客讲解,还可以通过设置灯笼、灯光、壁画来打造各种网红打卡点,满足游客的拍照打卡需求,提升旅游体验。

“由于道路狭窄,淡水老城停车位一位难求。很多街巷,连小汽车单向通过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旅游大巴车了。”时代青年国旅总经理马建明说,这对旅游团游玩老城非常不利,希望规划编制中要特别重视老城停车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老城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设施不足等问题。

同样谈到老街停车问题,企业代表刘家荣说,自己作为一名淡水人、90后,热爱老城,也经常来老城打卡美食,但由于停车太难,每次都只能选择在早晨六七点来。他还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惠阳旅游业态,可以将惠阳非遗文化集中到老城展示,利用互动体验式的手工作坊,让游客在传统手工艺中感受老城文脉,让经典“活”起来。

邓承修故居-壶园

【文脉观察】

利用自身文化激发老城活力

当前惠阳正着力于激发老城活力,打造老城发展新样板。老城内历史资源丰富,就目前来说,城内拥有10处文物保护单位,72条历史街区,107栋历史建筑,历史建筑风貌整体较好。

作为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淡水老城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集中成片的客家民居、宗祠建筑群等,较完整地体现了惠州古老集镇的风貌。

近年来,惠阳尤为重视文物保护工作。2016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惠州市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淡水老街多数建筑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根据相关规定,不可移动文物若要修缮须报相关单位审批,经相关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修缮,且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2014年,作为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淡水老城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惠阳区也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加快整治和保护淡水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保护老城还远远不够!保护与开发双驾马车齐驱,才是当下新样板打造之路。纵观全国古城,都在寻求发展的新契机,羽化成蝶,实现自身价值。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潮州古城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所代表的潮汕特色文化,反映湘西地域文化的凤凰古城、反映晋商文化的平遥古城等皆是如此。当历史已经远去,古城成为历史的载体,前人留下的建筑雕塑、地方戏曲、手工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让古城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根脉,正是发展古城旅游的前提与基础。

此前,个别地方“拆真建假”,将原有的古城拆除,重建仿古建筑和“假古董”,遭到了舆论的批评与游客的质疑。兴建古城的初衷,发展旅游、搞活经济,本是为了保护古城,而这样一来,竟变成了一件舍本逐末的事。不少游客来古城参观,想看的正是充满历史感的古老旧物,而非新建的规划整齐的仿古建筑,“拆真建假”不仅损害了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更让古城失去了文化的根脉。

前车之鉴,淡水老城要从自身出发,找到适己的发展路。就目前而言,老城内的商铺很多,但存在着经营雷同、竞争力不强诸多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倘若惠阳能够借助全区之力,适当引进特色非遗手信、文创产业、特色咖啡店或者特色民俗进老城,还可考虑打造惠阳版“丁真”,以个性化、特色化的魅力为淡水老城文化代言。同时,还可沿着淡水河打造沿岸灯管带,设置观光绿道,给市民提供饭后散步之地,将老城打造成一个吃喝玩住行、样样有特色之地,相信老城也有望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特色文旅地。

随着商业的发展,老城内形成了多条商业专业街道

【他山之石】

从牌坊到潮菜拉长旅游链条

在潮州古城,牌坊街已成为特色地标。牌坊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达的一种标志。“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与巷俱以多为贵,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贵。”据乾隆《潮州府志》、乾隆《嘉应州志》、民国《潮州志·古迹志·坊表》等记载,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长仅1.6公里的繁华太平路上,就有43座牌坊,鳞次栉比,平均35米就立有一座。若将太平路两旁街巷所立的牌坊计算在内,则有62座之多。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密,为全国绝无仅有的石坊林、牌坊街。每一个牌坊都能揭示一段尘封的历史,都是后人浏览钩沉的佐证。然而历经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到了1950年太平路只存下19座。

2006年,潮州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古牌坊影像、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遗存构件,历时3年,总投资约1.4亿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潮州牌坊街全长1948米(其中太平路1742米,东门街206米),古牌坊23座,用霓虹灯勾勒装饰牌坊外形,对其图案花纹进行重新描绘,并外接广济楼、广济桥、韩文公祠、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内连开元寺、己略黄公祠、许驸马府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义兴甲巷等,形成一个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中心区。2010年,潮州牌坊街成为“潮州新八景”之“坊街亭韵”。

在“潮州八景”中,广济桥、己略黄公祠、李厝祠等文物点均开发了手拉壶、麦秆画、潮州木雕等非遗展演功能,节假日更有非遗体验活动可供参加,文物点成为旅游的热点亮点;非遗作品展、摄影展、文物展等系列文化展演在非遗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轮番展出,历史与现代结合,给游客增添了新的体验。

同时,潮州还借助自身的特色,来打造差异化旅游特色:依托非遗项目和潮州工艺美术,打造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以及郡城义仓、府学旧地等文化创意园,培育文化创意业态;依托丰富的潮州菜资源优势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实施“潮州菜师傅”工程,积极推进潮州菜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全力擦亮“中国潮州菜之乡”金字招牌;激活民居文化,彰显“潮州厝,皇宫起(建)”的建筑特色,目前,古城区民宿客栈共有127家。

从古城到乡村到滨海,无论城内城外,潮州文化旅游资源均相当丰厚。广济桥、牌坊街、韩文公祠等文物景点除了是非遗展示区,还是婚纱拍摄新地标和特色婚庆基地。红色旅游、研学亲子游等旅游新业态市场方兴未艾,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左翼文化运动潮州英杰等14张红色文化名片出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最好课堂。17处文化研学游基地将陶瓷、单丛茶、食品、潮菜等工业资源和老字号品牌囊括其中,让游客“游中学、学中游、游中悟”,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壮大了旅游经济实力。(林海生)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