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光伏农业大棚建造要点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光伏农业大棚建造要点
2025年03月14日 14:23 元一能源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占到农业总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由科技发展带来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传统温室大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应用各类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从而将农业产业发展推到一个个历史高峰,光伏大棚就是温室发展中又一次成功“变脸”。

农业光伏大棚就是在传统大棚的顶部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实现“棚顶发电、棚内种地”的双重效益。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卖给电网;而大棚内部则种植蔬菜、水果或花卉,实现高效农业生产。这种模式,既能解决农业用地问题,又能利用清洁能源,可谓一举两得。

土地高效利用:农业大棚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满足整个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光伏板安装在温室大棚的顶部,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立体利用。

稳定的能源供应:光伏大棚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供大棚温度,降低了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剩余电量还可以并网出售,为农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改善种植环境:光伏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热量的散失,提高大棚的保温效果,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节能减排与环保效益: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有助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抗灾能力强:光伏大棚通常采用钢制骨架和光伏组件覆盖材料,结构更加坚固耐用,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促进农业现代化:光伏大棚的引入推动了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配套安装智能化管理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经济效益显著:光伏发电为农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业经营的总体收益。光伏大棚还可以结合观光农业、采摘体验等模式,进一步拓展经济效益。

不过,为保障光伏大棚的运作效率,在建造和维护光伏大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光伏组件设置:为避免光伏组件遮挡农作物阳光、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情况,需要通过调整光伏板的透光率、布局方式等手段来减轻争光现象的影响。此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安装循环风扇等手段来改善大棚内的温度分布。

注意核算成本:光伏大棚需要采用钢制骨架、光伏组件等高端材料,建造成本相对较高,加上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的成本,使得光伏大棚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光伏大棚的运维需要同时考虑农业生产和光伏发电两个方面,运维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建造光伏大棚时,光伏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需要专业运维团队进行管理和维护。

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由于光伏大棚的光照条件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不是所有作物都适合在光伏大棚内种植,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光照需求来选择适合的种植作物。

综上而论,光伏大棚具有土地高效利用、稳定的能源供应、节能减排与环保效益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建设和后期运维难点。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物需求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