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体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奥精医疗或受益黄金窗口期

口腔种植体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奥精医疗或受益黄金窗口期
2024年05月16日 14:39 壹财信

种植牙因功能、结构及美观效果与天然牙十分相似,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随着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种植牙价格的下调,中国越来越多缺牙患者将种植牙作为首选修复方式。终端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种植牙核心结构——种植体市场规模的放大。

在国内种植体高度依赖进口的市场背景下,陆续实施的集采政策令种植体行业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期。奥精医疗(688613)通过外延收购方式积极布局牙科种植体领域,或将成为新机遇下的产业受益者。

高速增长的种植牙市场亟待本土品牌崛起

据统计,2011年至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从13万颗飙升至约406万颗,年均增速达46.3%,远高于口腔行业整体增速。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种植牙已成为中国口腔医疗中规模最大的领域,我国种植牙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不过,与韩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种植牙市场渗透率仍较低。2020年,我国的种植牙渗透率约为29颗/万人,而韩国的种植牙渗透率已接近500颗/万人。这表明我国种植牙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的数据测算,目前我国人口的总缺牙数已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达到1888万颗。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2年到2028年,中国种植牙数量预计将达到2274.5万颗,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33.6%。

种植牙系统由种植体、种植基台和牙冠组成,其中种植体是核心。种植牙需求量的增加直接带动种植体市场规模的扩大。在中国市场,由于国产种植体行业起步晚,产业化相对滞后,现阶段国内种植体供应仍以进口产品为主。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国内种植体市场中,本土品牌仅占15%,且多数被定位于低端水平,中高端市场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提出对种植牙耗材以集中采购为主要抓手,竞争形成透明合理的价格。各地区陆续响应号召推动种植牙集采工作。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将重塑种植体品牌格局,本土品牌有望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期。本土企业亟需抓住集采契机,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实现中高端市场的突围。

奥精医疗收购德企或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

奥精医疗深耕口腔医用耗材领域多年,产品人工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口腔种植手术,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在业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基于对口腔种植市场的长期看好,公司于2024年收购德企HumanTech Dental公司,向种植体领域延伸。

被收购企业主要从事口腔种植体及其相关口腔医疗产品的研发及销售。其口腔种植体产品RatioPlant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相关产品已获得欧盟、中国、埃及、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截至目前,RatioPlant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7年,全产品系列已获得中国NMP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得到了业界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RatioPlant产品与奥精医疗现有口腔生物材料产品同为口腔科高值耗材,在中国的主要销售渠道均为代理经销模式,终端客户均为公立医院口腔科、公立口腔医院、民营口腔连锁机构、民营口腔诊所,在销售渠道和客户方面具备高度一致性。通过上述渠道协同,RatioPlant全系列产品有望快速跻身中国高端市场,提升奥精医疗的种植体市场份额并增厚业绩。

与此同时,收购交易使奥精医疗口腔业务线产品种类得以丰富,且两者产品均用于口腔种植手术,可互相配合使用,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和合理的产品线梯度,预期将有力促进公司在口腔医疗领域的整体发展。

此外,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和整合将提升公司在口腔领域的综合研发能力。奥精医疗曾公开表示,后续将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围绕口腔种植进一步研发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市场头部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助力推动以种植体为核心的种植牙系统产品国产化替代进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