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曼思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纽曼思”)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0.8港元/股。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5亿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拓展市场版图等。
值得关注的是,纽曼思上市后,其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大幅跳水,降幅达36.25%。截至今日收盘,其股价为0.58港元/股,股价上涨9.434%,降幅收窄至27.5%。而财报数据显示,纽曼思多年毛利率均在70%以上,直逼酒类头部企业。
不过,纽曼思的股价为何未能实现与高毛利率同步走势,投资者们在担心什么?
01
营养品界的“搬运工”
业绩“变脸”
关于纽曼思为何会出现业绩表现与二级市场如此背离的情况,企业自身或为根源所在。
首先,从最直观的业绩表现来看,招股书显示,纽曼思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38亿、 3.67亿、4.27亿;期内溢利分别为1.2亿元、 8752万元、1.59亿元。毛利率从73%上升至75.2%。
不过,在2024年上半年,纽曼思的业绩发生“大变脸”,2024年H1,其营收为1.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期内盈利为4528万元,同比下降41%。
2021年至2023年,纽曼思总营收分别为3.38亿元、3.67亿元、4.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8752.2万元、1.59亿元,毛利率更是从73%上升至75.2%。毛利润降至71.9%,同比下滑3.9%。
其次,从纽曼思的产业模式来看,其主要通过向设于中国、美国及香港的直接供应商直接采购成品藻油DHA及益生菌产品。对于在中国加工的部分产品,纽曼思为供应商采购主要原材料并由供应商安排将该等原材料加工成其成品。换句话说,纽曼思或只起到一个“搬运”的作用。
或基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考验,投资者们对纽曼思的投资热情并不高。如第四个交易日的今天,纽曼思换手率仅有1.05%。
值得关注的是,纽曼思的“精简”,除了对产业链投资的精简外,在职纽曼思的员工,亦仅有46名。如此规模,3年创造了近10亿元的营收,平均下来:人均创收接近1000万元。
02
46人能否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业绩与经营模式是纽曼思财报中企业最直接的表现。纽曼思的产品,则是对其创收能力的最直接考验。
产品结构方面,藻油DHA是纽曼思的核心支柱产品。2021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来自藻油DHA产品的营收分别达到3.102亿元、3.406亿元、4.041亿元及1.405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约为91.9%、92.7%、94.7%及96.2%。
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五大品牌的藻油DHA产品销售总值约20亿元,纽曼思销售总产值占市场份额约8.1%。
具体来看,如在京东购物平台,其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儿童海藻油DHA产品销量已达100w+。同店成人海藻油产品销量10w+。
纽曼思的产品为何能够得到大众青睐呢?纽曼思上市文件中称,公司在海外加工的藻油DHA产品(即新西兰DHA产品及美国DHA产品)的销量及销售收益显著高于他们的中国DHA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纽曼思也强调公司的DHA藻油是“原装进口”;同时公司还强调使用的是“美国FDA权威认证帝斯曼藻油原料”。
原装进口标签,或是纽曼思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不过,此前公开报道曾称,纽曼思的重要供应商之一曾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控存在产品掺假行为。
此外,纽曼思与国际马泰克公司的Neuromins重名,亦或是纽曼思能够取信于消费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料显示Neuromins是藻油DHA研发的先驱之一。2013年,便有媒体曾下场打假称进口品牌纽曼思或为山寨洋品牌。最新资料显示,纽曼思与马泰克的关系或仅为马泰克是纽曼思的众多原料供应商之一。
股权结构上,纽曼思为国产企业,公司股权无外部股东介入,完全由创始人王平和妻子崔娟通过另一家公司100%控股。
如此,纽曼思虽然成功上市,但本身仍存在不少“雷点”,如供应链的稳定性、产品质量是否统一、营养品牌崛起下的抗打击能力等,或均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当下业绩的大幅下滑,会成为其业绩的一个“由盛及衰拐点”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