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这十年

中国企业国际化这十年
2019年02月25日 09:47 雪贝财经

“穿透资金流动中的人和事”

作者:老胡

编辑:贝姐

全世界都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的兴旺发达。

十年前,当多数的发达国家都被金融危机冲击时,他们步调一致地找到了中国,希望这个强大起来的东方国家能做点什么。后来,中国以一种负责任的立场推出了规模庞大的刺激政策。

很快,中国和世界都摆脱了困局,并进入了快速增长的十年。

在此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是,一些市场化、具有实力的中国民营企业也加快了气势磅礴的国际化征途。即有如海尔、联想、青啤一样的老牌制造企业,也有如万达、复星、海航一样的新兴财团型企业。

他们都在追求一个朴素的道理: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都希望能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中平衡风险,而不是把筹码都限于中国市场。当然,这背后,有实实在在围绕主业的全球化布局,也有巧立名目赌徒式的投机。

如今,十年过去,当全球经济再度面临不确定性时,尤其是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中国的大型民企所完成的国际化布局,看他们摸爬滚打后的成败得失。

2018年,海尔34岁,张瑞敏69岁,沉闷的日子已经太久。

终于,他决定用一种优雅的方式敲打麾下的8万名职员:由自己担当总顾问,投入重资拍一系列科幻动画片,第一集的片名是这样定的:《快醒来!海尔兄弟!》。

这家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化的民营企业,努力地希望证明自己:我们还没老。

早在2004年,海尔集团就早早地坐上了全球家电的头把交椅,那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跨历史的1016亿元,进入世界500强。

第二年开春,张瑞敏就把全世界的海尔经理人召集到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宣布:海尔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要去世界市场攻城伐地,“东方亮了,西方再亮”。

很快,从青岛出发的年轻人们,像疯了一样冲进全球的无名之地,在满世界建设了60多个工业园,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但是,很多年后,张瑞敏确定自己走了弯路,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海尔都陷入迷失。

直到2012年,在全球化的布局上他终于不再热衷于自己建工厂,而转向直接收购海外成熟品牌。几年中,先后买下三洋电机、斐雪派克,2016年,更是以55.8亿美元买下了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但是,十年过去,海尔不论是在股票市场的表现,还是业绩表现,都被格力和美的抛在后面。如今,青岛海尔的市值只有1000亿,仅相当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三分之一。

联想集团意识到直接收购的国际化模式更有效是在2004年。

那一年,杨元庆40岁。硕士毕业后就进入联想,29岁做到了联想的电脑事业部总经理。2001年,柳传志对联想分家时,他掌舵了以PC为主业的联想集团。

花费三年把PC市场份额做到国内第一后,2004年,杨元庆决定花12.5亿美金买下了IBM个人电脑业务。这笔中国IT产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震惊了整个世界,国际投行们这才意识到,原来中国企业已有能力收购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标志性企业。

在走向国际化的征途中,联想集团最初也曾尝试了自己建设品牌,但发现中国品牌乃至亚洲品牌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的认可度都很低,在海外业务每年赔进去几千万美金都没有太大起色。

所以,当IBM这个标的出现时,杨元庆决定毫不犹豫的抓住它。

但是,即使在中国,对于这笔交易当时也充满了疑虑。毕竟,那时20年的联想和93年的IBM个人PC业务相比,不论是总资产还是营收都不是一个量级,怎么说都是“蛇吞象”。

花了10年,联想才消化这起交易的成本。但是,这起收购帮助联想成为了全球顶级的PC厂商,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走上全球化,也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战略伙伴深层次上帮助联想完成了国际化。

后来,在直接收购这条路径上,杨元庆没有停住脚步。2014年春天,联想集团又接连以23亿美元收购IBMx86服务器硬件业务,以29.1亿美元购买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

当海尔、联想这些老牌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路途上走得很远时,万达和复星希望能后来者居上。

但是,与前两者围绕主业进行国际化布局相比,万达和复星的国际化则似乎更多倚仗于人民币长期升值带来的汇率利好。王健林和郭广昌的私人飞机在世界各地的机场落地时,那儿的投资者们能闻到人民币的味道。

从2012年完成第一笔海外收购(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开始,到了2017年,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就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完成了近30笔交易。

但是,在王健林的购物框里,很难找到其中的国际化并购逻辑,他的清单上即有毕加索和莫奈的名画,也有比佛利山庄的奢华度假山庄,还有巴黎的高端商场,和一连串体育俱乐部和影业公司。

最夸张时,在接受一家外媒采访时,他也会问对方是否能够收购其所在的媒体。

相比王健林撒网式的国际化布局不同,郭广昌多数时候选择的是一种巴菲特式的财务投资。

2010年投资Club Med是复星国际化的开始,此后的数年,郭广昌带领自己的投资团队,以平均每两个月完成一笔跨国并购的速度在全世界攻城伐地,仅2015年,对外宣布的国际并购交易就有7笔,7年时间完成近40笔。

直到2015年冬天郭广昌遭遇协助调查风波后才稍微放缓脚步。

这些琳琅满目的国际化布局分散在毫不相干的不同行业,构成了庞杂

的资产组合。复星团队内部风险控制采用的投资无边界管理,长期以来,各个产业板块,都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和投资平台,希望通过内部项目的竞争,形成赛马机制。

不论是海尔联想,还是万达复星,所有的这些,除了满足作为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野心外,对于一家立志于长久的大型企业,更多是希望能够在一个100%的市场中去竞争,并用整个市场,去对冲任何单一市场的风险。

中国市场很大,但放在全球市场也只是20%左右的市场,而一个只在20%的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很难在100%以上的市场上来相提并论。

全球化能带来不同地域市场、不同政策环境、不同优势资源,得以把最优资源配置在最合适的地方,追求的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

尤其是如当下全球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时,成熟的国际化布局能更大概率保障全局不会受到影响,甚至逆势向上。

对IBM PC业务的收购曾让联想在10年内股价翻了5倍,但是对摩托罗拉的收购,也曾让联想经历了漫长的U型低谷。特别是在2016财年和2017年财年,移动业务合计税前经营亏损曾超过了10亿美元。

这也让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曾饱受批评。即使在两年前的冬天,当联想集团遭受满世界全方位、立体式质疑时, 也没有人会相信杨元庆的那套说辞:联想属于修炼期,“企业都是属于螺旋形上扬的发展过程”。

直到2018年,当全球经济大环境带来了处处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时,联想集团的各项业务和数据却实现了逆势大增,从过去十多年的国际化布局中获得力量。在过去的9个月,联想集团的股价已经翻了一倍。

2018年,全球经济大环境带来了处处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标准普尔指数在过去一年累计下跌7.05%,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在联想最新一个财季的营收构成中,中国区仅占总收入的 26%,美洲区占 31%,亚太区占 18%,欧洲中东非洲区占到 25%。这让各块业务能够发挥各自的市场优势和策略的灵活。

从数据上看,截至最近一个财季,联想的营业额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年比年增长,达到971亿人民币,为四年来最高水平;总体税前利润年比年亦提升超过133%,达到24.2亿人民币。

相比海尔和联想,当在中国这个市场触礁时,万达与复星的全球化路途中只能戛然搁浅,这就是另一番故事了:国际化并不是黑色星期五的大采购,而是要看到遭遇逆境时能否实现初衷,那就是对冲风险。

在过去两年,他们过高的杠杆率已让监管机构警惕,炙烤灰犀牛的柴火堆全世界都看到了。其中的不同,即在于海外收购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正向的营收与利润。

而复星的国际化扩张中,是通过不断获得银行信用贷款,这也导致其总债务比率居高不下,2016年更是一度成为垃圾债券级别。

对于万达,当国内信贷收紧时,王健林不得不将几乎所有的海外资产清空,并将国内文旅酒店资产出售,以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这背后,都在归因于一个问题:国际化的初衷是什么?显然,对于联想和海尔,答案一定不是为了低买高卖。

未来,国际化依然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但游进这暗海,就要准备好呛水,甚至沉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