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贝|央企被要求重启“退地令”,大限已近

雪贝|央企被要求重启“退地令”,大限已近
2019年06月27日 11:57 雪贝财经

“”

【这是雪贝财经的第100篇原创文章】

央企,地产之缚

作者:周闪闪

编辑:贝姐

说好了15天,

你一拖十年。

2019年的整个春天,张沉都往返在北京东三环的写字楼和西三环的大院,他经营着一家已具规模的房地产咨询公司。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张沉生意兴隆,等待他撮合交易的卖家两个手都数不过来。

他会给有诚意的潜在买家列出一份越来越长的清单,这些资产基本类似:遍布全国、产权复杂的央企地产项目。

找到愿意展开实质谈判的买家并不容易。毕竟,便宜的资金已不容易得来。更头疼的是,这些地块大多产证并不明晰,缠缠绕绕的债务难以理顺。

但是,留给卖家处理这些资产的时间却已不多。

2018年年初,一项已搁置九年的央企地产”清退令”被要求有实质性推进,并拟定了明确的时间表。

如今,大限已近。

2010年3月,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三家央企同一天在北京制造了三个“地王”。

5天后,震怒下的国资委第一任主任李荣融不得不启动了他卸任前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让绝大多数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

“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

这家机构列出了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求这些企业加快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务。

在当时,这项雷厉风行、声势浩大的工程还给出了确定的时间表:15天内必须拟定退出方案。

但是,5个月后,李荣融卸任。时至今日,除了中石化、中石油、远洋集团等不到十家央企已完成了实质性退出。

其余的,一步不落的陪伴中国房地产走过了黄金十年。

在中国的房地产圈子,李振所掌舵的房企在圈子里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钱庄”

今年4月,他把散落在世界的高管们都紧急召集到了一座北方城市,包下了一家奢华酒店的一整层,开了三天的会。

如赌徒般,李振的大半生起起伏伏,但这个决定事关这家企业的命运,他不能轻易拍板。

去年夏天,一位级别较高的官员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接下一家已经积重难返国资房企,以盘活资产并化解后者规模庞大的债务。

当时,李振手头正好有一笔涉资百亿的交易,这位官员的请托被暂时搁置。今年春节后,这位官员再次请托,他开始深入评估此事。

为了表达诚意,他很快就掏出了10亿资金出借给这家企业,以避免后者一笔债券陷入违约。

要完成这笔世纪交易,李振首先要完成的是理清一种千丝万缕、持久经年的复杂债务局面,并对每一宗地块都重新评估价值。

因为他发现,数目不少的地块开发价值甚至都不及拿地价,且多数都是商业用地,而这家国资企业起初之所以拿下这些地块更多的是配合政府的城市规划。

同时,这家企业有8000名员工,李振还被希望能接下其中的4000名,且在两年内不予裁撤。

好消息也是有的,比如这家房企也持有一些优质地块,虽然是商业用地性质,但他已得到承诺,部分有更改为住宅用地的空间。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地方政府也承诺出面引入涉及这笔交易的融资机构,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参与协商。

开完三天的内部会开完后,李振的团队给出了初略的对价:将达千亿元。

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完尽调,接或者不接很快也将揭晓。

在黄金十年里,没有人甘心错过。

于是,一些做烟草的去拿地,做军工的也去拿地,做石油石化的也去拿地,。

因为,拿到就是赚到。

如今,当市场拐弯时,那些“敢于高价”拿下的地都成了负担,要出让一个项目比买下一块地难多了。

因为,背后缠缠绕绕的债务,似乎每一处都是“冰山只露尖尖角”。

比如,从2016年决心剥离地产业务的中航工业至今仍无法彻底清理,除了少数优质资产顺利剥离给保利地产,剩下的甚至都难以找到愿意深入洽谈的买家。

这些体量庞大的地块大多由中央划拨,长期以来名义上归属于中航国际或中航地产,而实际产证不全,在交易中甚至都无法提供基本的账目。

但是,长年累月中,中航还不得不承担折旧和摊销。

在一个黄沙漫天的周末,张沉接到了一位小型央企地产业务负责人的电话,对方催问他是否能帮忙搭线,请李振出手来接盘前者的一宗地块。

在一番信息沟通后,两人一言不合起了争执。

张沉压低声音质问电话那头:

“你早干嘛去了?!”,狠狠摁掉了电话。

果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文中张沉、李振为化名)

本文完,感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雪贝财经”公众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