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穿越迷雾,平安向上

重磅:穿越迷雾,平安向上
2020年02月26日 12:01 雪贝财经

【这是雪贝财经的第142篇原创文章】

穿越迷雾,平安向上

作者:周闪闪

编辑:老胡

如何逾越冬天,并不取决于信心多寡,而倚仗储备了多少粮草。同样,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抵抗周期,比拼的不是口号大小,只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业绩。

置身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唯有“确定性”才能提供安全感和市场溢价,无论是资产还是盈利的确定性。

如何检验资产和盈利的确定性?巴菲特不止一次强调过,当你不知道什么是好资产的时候,就去看看它的业绩是否能持续赚钱。

2月20日,中国平安提前20天发布了2019年财报,归母净利润1494亿元,同比增长39.1%;就收入而言,首破万亿,总量达到了12730亿元,同比增速为17.6%,比2018年11%的收入同比增速,还要高出接近7%。

金融业固然是一门传统而沉闷的生意,但能打造百年老店者寥寥。

无他,多数企业的组织和制度的生命力跟不上业态、产品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变换,更不用说克服加杠杆的野心,穿越信贷和经济周期。

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比创业守成三十载的马明哲更加清楚。因此才有了2019年末的高管优化配置和公司治理模式迭代。

班子搭好之后做什么?让更合适的人去执行和深化战略。

那么战略的落地成果如何?2019年的财报可以提供最直接有力的答案。

对于传统基本盘:

平安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深化寿险改革,寻找高质量发展之道,继续稳步提高庞大的保险投资组合收益率;

对于未来增长极:

首次披露的团体金融业绩就是再直接不过的信号,与广阔的C端零售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对冲行业周期;科技板块不仅带动了全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本身也进入营收的规模化增长阶段;值此疫情刺激,平安的医疗板块站上了更高的风口。

开年尽管有疫情干扰,但金融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却并未被改变,一切外部冲击都只会加速推动行业提前进入分水岭和转折点。

如果说2019年对于平安而言是战略深化期,那么2020年则是检验寿险改革与战略成败的关键期。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复工复产,居民收入恢复,线下展业正常化,平安将释放更多的组织生态活力,挖掘出更为宽阔的护城河。

疫情能够暂时阻止人员流动,但无法扭转潮水走向,中国金融业势必更加双向开放,马明哲依旧需要带领平安进入全球的竞技场。

即便非银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他们对于保险行业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或者偏见:保险行业难以获得品牌溢价,因为顾客不会为差异不大的产品支付明显的溢价。

而且,与其他险种相比,寿险很难实现产品本身的差异化。

于是,成本控制成为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对于整个金融行业而言,成本优势也是极为重要的护城河。

尽管就产品的复杂程度而言,保险远胜于各种金融衍生品,但保险行业的护城河来源却直接而简单:帮助客户将风险转换成已知的成本,维持在承保业务上的成本优势,寻求更低的管理费用支出。

寻求更低的管理费用支出,这一点很好理解,无非是减员增效。

减员总是直接了当:从2018年3季度开始,中国平安的代理人人数就实现了季度性的“5连降”,19年末代理人人数下降到116.7万。

成本是可以被分摊的,尤其是本身就具备网络效应的金融产品分销。

按照马明哲在业绩会上提出的改革方向,平安的寿险业务要做渠道改革。在代理人渠道上把过去的“健康人海”升级至追求质量和追求代理人收入,并在互联网保险渠道寻求突破,“在线上做突破,加大投入”。

同时将以价值导向开发银保渠道,平安的银保渠道将不以销售短期理财类的产品为主。

近期A股火热,爆款公募基金产品层出不穷,这也离不开银保渠道的营销和推广,未来,爆款金融产品能否由寿险代理人来打造呢?

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答案。

一言以蔽之,将其承保的成本优势复制到其他金融业态,推动集团的寿险代理人向全金融业的产品渠道商进化。

这会是平安寿险改革的核心打法。

针对代理人数量减少,平安高管在2月20日的电话会议上,也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这背后是战略改革和转型的必须。

不过,是主动精简提高单位产能还是被动流失?减员之后,能否实现增效的战略目标?

还是让数据说话。

虽然2019年末,代理人规模较年初下滑17.7%,但人均新业务价值显著增长了16.4%,达到5.68万元/年,人均个险新保单件数同比增长了13.1%,为1.38件/月。

如此看来,经过淘汰低效能代理人,并将平安的科技实力赋能代理人队伍,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代理人的人均新业务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

会议上,也有另一个核心信息被传递出来:精简代理人的效果预计会在明年(2021年)能完全体现出来。

代理人在寿险生产力上的释放值得投资者期待。

这里,不妨尝试以客户分类的视角,来检视过去一年平安的战略落地成果。

作为平安集团基本盘的个人金融业务,其赚钱能力一如既往的符合市场乐观预期。

2019年实现了高达25.7%的同比经营利润增长,达到1228亿元,客户数突破2亿人,同比增长11.2%。在新增3657万客户中,1490万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 在新增客户中占比 40.7%。

这意味着,平安内部实现了高价值的客户迁徙,提高了各生态之间的交叉渗透程度。

不过,对于已经是万亿营收体量的大象,什么业务能够取得翻番的增长,就尤其值得投资者注意。

2019年的财报中,团体金融业务首次被披露出来,也是平安成功挖掘B端红利的体现:团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达126.4亿元,其中对公渠道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15.5%;团体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42.1%,达2967.4亿元。

和贡献超千亿利润的个人金融业务相比,虽然目前团体金融的绝对规模并不大,但潜在的增长空间却比C端大不少。

一方面,目前,平安的互联网用户量超过5亿,全年新增3657万个人用户,庞大的C端客群为业绩提供了确定性。另一方面,所有C端起家的巨头都在尝试向产业互联网转型,C端红利的边际效应减弱,金融业同样也不例外。

但随着像上市公司这样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B端的金融供给并不能完全匹配上需求。

对于平安这样以保险为核心的金控平台,B端不仅能在投融资上贡献业务需求,还能为C端带来新的资产配置标的,减少久期错配,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过去一年也证明了这一点: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的团体业务为个人业务提供资产余额达1.2万亿元;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资产余额4947.6亿元,当年新增966.1亿元,同比增长101.3%。

资产余额越大,意味着可以转化成真金白银的合同规模也就越大。

当C端处于下降周期时,B端的团体金融无疑是平安下一个增长点,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对冲周期风险的重要抓手。

总结平安目前团体金融的战略和打法:核心是分层经营。

比如战略客户,他们往往横跨多种行业经营,金融服务的需求复杂而多样,投融资规模相对较大。

经历过一波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后,平安的大金控平台特点以及长久期的保险资金,提供投行+商行+投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在这条赛道上拥有领先身位的核心所在。

战略客户需要的是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而针对小微客户,平安采取的战略是注重以标准化的产品和科技手段,尽最大可能去批量获客。

小微客户,寻求的是金融规模的放量,和薄利多销类似,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

无论是战略客户还是小微客户,B端都为平安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或者说想象空间。

对于立足于未来的企业,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就像周期性一样必然存在。

2020年开年,中国遭遇的则是一场世纪疫情。

当下,由于控制疫情的需要,中国各行各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产停工,线下的日常经营无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是,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待,如果从互联网发展史的角度看待2003年,无疑是传统行业触网、新兴服务萌芽的阶段,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在彼时借势腾飞。

2020年新冠疫情对线下经济带来的封锁,反倒会加速了各行业的线上化进程。

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十年大爆发,“线上+”场景会进一步多元化。线下无法展业,也正是创造和满足保险线上化需求的战略契机。

过去多年,市面上的各大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有哪一家在科技能力的投入和储备上比得过平安?

在此疫情下,从更为长期的角度来看,必定会倒逼平安加速全业务的数字化进程,提高运营效率。

这几天,我们从多家卖方非银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获得了类似的观点,他们的普遍预期是:疫情在上半年会抑制一定的保险需求,但在下半年,消费者对于寿险、健康险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会出现较大增长。

再看一看目前平安的投资业务组合,有一个利好因素不容忽视,即权益市场带来的投资效益。

目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足够宽松,投资者认购新发基金的热情远未消退,简而言之,场外资金正以蠢蠢欲动的姿态窥视A股发生的一切。

平安年末持有2954亿元的股票账面资产,较年初提高了630多亿元,占保险投资组合比例为9.3%,另外,持有账面价值达494亿元的权益性基金产品。

平安在二级市场的战略素来是长期性财务投资,2019年还曾举牌“招保万金”之一的中国金茂,喜欢持有抗通胀并且高股息的金融股和地产股。

如果A股在2020年出现超预期的上涨,那么平安的投资收益也将录得超预期的表现。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胀预期,那么平安持有的金融和地产股也将在二级市场层面有所受益。

当所有人都忧心忡忡之际,或许正是穿越迷雾,发现价值的时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