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染病,但危机尚早

金融染病,但危机尚早
2020年03月16日 17:36 雪贝财经

金融染病,但末日尚早

作者:贝姐

对待公共卫生危机,“诚实”远远比“信心”更有价值,但是,在金融市场,“信心”是比“诚实”更好的良药。

人类在突然遭遇非同寻常的冲击时,应激反应依赖于经验,大多数人的行动是收回手脚、蜷缩成团。

美股股指在5个交易日内出现两次熔断,这是交易员们终其一生也鲜少经历的噩梦时间。但是,这更像是一次面对市场混乱时的应激反应。

距离金融危机的引爆,我们还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首先,导致目前恐慌的源头是显而易见的,即对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悲观预期。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当确定的,即在未来半年之内,即使遵照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这场疫情的影响趋势必定是达到顶峰并逐步减弱。

其次,即使恐慌发生后,不论是A股股指、美股股指以及环球其他股市在暴跌之后均出现了暴涨,股指从高点下跌的幅度只有20%,即使在原油价格出现人为干预暴跌的催化作用之下。

这与2008年到2009年美股股指下跌59%,全球股指平均下跌42.6%还有很远的距离。

当然,以上两点都不足以抚慰人心,更应该关心的是现实世界。

华尔街上依然歌舞升平,没有“雷曼兄弟”。不管是华尔街的银行系统间,还是伦敦、香港的金融机构,资本充沛运转正常,甚至比往常更好。

全球主要银行系统间的拆借利率依然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个没有出现的信号是:在上一次金融危机中,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是所有投资者都涌向投资美元,而目前,这样的情况尚未出现。

当然,我们在未来至少半年到一年内最需要担心的不是海啸,而是现金短缺,即流动性危机,不论是企业还是家庭。

好在中国积累这种麻烦的应对经验已经有好几年了,毕竟主要银行听命于政府,手头也依然有更多工具可用。但对于银行私有的欧美国家,要不要给遭遇流动性麻烦的企业提供借贷政府无权干预,全仰仗于银行家们的勇气。

同时,如今一个不好的新局面是,不论是欧元区还是美国,也包括中国,并没有打算共同协调来应对可能的全球性危机。

当下的欧元区,多数国家央行早已是负利率,银行也已经衰败了多年。我甚至怀疑他们不得不以牺牲人的性命来保障经济不完全停摆。

美国政府早已不对全球经济繁荣展现担当,这是全球经济衰退的肇始。但美国强大的全球消费能力在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完全消失,至少有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拿不出400美金。

当然,这些都还不足以制造出一场龙卷风,只是普通个体要准备过漫长的苦日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