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2024年08月26日 20:02 瞪羚社

今年上半年,血液肿瘤领域龙头亚盛医药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实现总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477%,创历史新高,且净利润达1.63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此外,亚盛医药在血液瘤领域的首个上市品种奥雷巴替尼(耐立克),还获得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今年6月,武田制药以总交易金额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6亿元)引进耐立克在中国等以外的全球权益,创下中国小分子肿瘤药最大BD。

MNC巨头的站台,无疑为亚盛医药巩固血液瘤龙头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01 血液瘤核心产品,全球潜力开始释放

亚盛医药能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公司对于自家核心血液瘤管线耐立克的价值全力挖掘,不止于国内的商业化加速,耐立克的全球化潜力正在开始释放。

耐立克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潜力。

截至目前,耐立克已在国内获批2项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成年患者,以及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

CML是一种与白细胞有关的罕见癌症,发病率约占成人白血病患者的15%,中国每年约有1万-1.5万的新增CML患者,且由于生存期普遍较长,存量患者数逐年增加。耐立克的获批,打破了T315I突变CML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填补了临床药物治疗空白。

得益于市场先发优势、纳入医保,以及在血液瘤治疗中的显著疗效,耐立克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20%,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

截至今年6月30日,耐立克的全国准入医院和 DTP药房共达到670家,其中准入医院数量较去年底增长达79%,并已获20个省83个城市114个项目的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或惠民保报销。今年7月,耐立克还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空间。

除商业化造血能力逐步增强外,对外合作授权收入是亚盛医药总收入创新高的关键。

今年6月,亚盛医药将耐立克在中国之外的全球权益授予武田制药,将收到1亿美元的选择权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约12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年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同时,武田还按达成协议当天亚盛医药前二十日平均收市价基础上溢价25%的价格耗资7500万美元购买公司7.7%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随着亚盛医药收到武田的选择权付款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和股权投资款项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公司现金流进一步增厚,截至今年7月初货币资金余额达到18亿元。这无疑将助力亚盛医药加强在血液肿瘤领域的研发投入,实现更多突破。

02 为何重金引进?

武田制药之所以重金引进耐立克,源于其显著的疗效和可观的市场潜力。

作为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可克服一代或二代BCR-ABL抑制剂对T315I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无效的难题。在耐药CML中,T315I突变占比达到约25%,存在较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目前,全球仅有3款一二代BCR-ABL抑制剂耐药后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包括耐立克、武田制药Ponatinib(普纳替尼)、诺华Asciminib(阿思尼布)。

其中,普纳替尼于2012年在美国上市,但由于安全性欠佳,被 FDA标注“黑框警告”,导致商业化表现不佳,且2026年左右专利过期。

阿思尼布是一种BCR-ABL变构抑制剂,于2021年10月在美国上市,2023年以179%的同比增速达到4.13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到83%,放量速度迅猛,诺华预期其销售峰值可达到20亿美元。

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耐立克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血液瘤中展现出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耐立克每两天给药一次,对患者的依从性高于普纳替尼(每日一次)和阿思尼布(每日用药两次),而且针对CML-CP和CML-AP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也优于普纳替尼。

尤其是,亚盛医药在2022 ASH年会上首次披露并在2023 ASH年会和2024 EHA年会上更新该研究的进展,验证了耐立克在经普纳替尼或者阿思尼布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疗效显著的海外临床研究,验证了耐立克为全球同类最佳(BIC)药物。

不仅如此,耐立克还在拓展另一类常见白血病——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据统计,中国ALL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7万人,其中Ph+ALL患者占比20-30%。

目前,耐立克联合化疗对比伊马替尼联合化疗用于新诊断的Ph+ALL患者已处于III期临床,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Ph+ALL的TKI药物。而且,在2023 ASH年会上口头报告的耐立克联合维奈克拉和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Ph+ALL患者的I/II期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数据显示起有望推动Ph+ALL治疗进入“无化疗”时代。

今年2月,FDA还批准了耐立克治疗经治CML-CP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研究,这不仅意味着耐立克率先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也同时意味着未来在海外上市成为大概率事件,亚盛医药向着全球血液肿瘤布局再迈出重要一步。

此外,耐立克还在拓展实体瘤领域,正在开展针对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研究,并已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有望为这一无药可医的疾病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耐立克在临床上的不断突破和武田制药商业化团队的强势加持,其销售“天花板”将不断被抬高,为亚盛医药带来持续稳定的正向现金流。同时,武田对这一管线的重视程度,也预示着后期高达12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有望全部兑现,再叠加耐立克海外上市后潜在双位数销售分成,这些未来都将为亚盛医药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03 血液瘤领域的强劲护城河

亚盛医药在血液瘤领域构筑了强劲的护城河,也是武田制药重金引进耐立克并选择入股公司的重要原因。

亚盛医药的研发管线中,还有多款针对血液瘤的创新药物正在研发中,其中预计今年内可提交国内NDA申请的潜在重磅药物Lisaftoclax(APG-2575),是除耐立克外最具全球BD预期、进展最快的管线,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Bcl-2抑制剂。

一方面,APG-2575正在开展5个注册临床研究,

其中,单药治疗复发/难治(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关键注册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计划今年内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联合阿可替尼一线治疗初治CLL/SLL的注册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在经过复发/难治的后线市场上市后,在该领域向一线推进。

在CLL/SLL适应症方面,其联合BTK抑制剂治疗经治CLL/SLL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已获美国FDA许可,即将跻身全球竞争。

此外,亚盛医药也在不断进行APG-2575在更多适应症领域的布局。其治疗新诊断老年或不耐受标准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注册III期临床,和其联合AZA一线治疗新诊断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注册III期临床均在进行中。

另一方面,APG-2575对标的是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Bcl-2抑制剂——由艾伯维与罗氏合作开发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市场预期该药的营收可突破60亿美元。

不过,Venetoclax存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及血细胞减少的严重副作用。相较之下,已有多项临床数据显示,APG-2575在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具备BIC潜力。

血液瘤向来是倍出重磅炸弹的温床,尽管全球血液瘤占新发病例数不足10%,但由于血液瘤患者生存期长,仅DLBCL在全球近100万存量患者,血液瘤存量患者数量可能高达1000万人。

Bcl-2抑制剂绝对拥有超级重磅炸弹的潜质,市场潜力庞大。以Venetoclax为例,该药目前获批适应症包括AML、一线二线CLL/SLL、染色体17p缺失异常的二线CLL/SLL。除了上述适应症之外,亚盛医药的APG-2575还在以单药或者联用治疗的方式探索在MDS、WM、MM等血液瘤适应症上的潜力。

据统计,CLL/SLL是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占西方国家白血病病例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例。CLL/SLL作为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或进展为难治性患者,随着BTK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复发CLL/SLL新发及存量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APG-2575作为潜在疗效、安全性最佳的Bcl-2抑制剂,不仅有望承接BTK耐药后复发CLL/SLL全球治疗市场,还有有望联合BTK抑制剂进军初治CLL/SLL领域。

不止于CLL/SLL,APG-2575在骨髓增生综合征(MDS)充满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适应症上的潜力也极具预期差,目前MDS常用药物阿扎胞苷尽管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仅有少数患者能够获益;尤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亦是MDS高发人群),大部分因身体条件问题对化疗不耐受,仅通过替换受损的造血干细胞来恢复正常的血液功能(供体有限&配型不合),从而改善MDS症状或实现治愈;APG-2575已披露的中高危MDS数据展现出极强的潜力,有望该领域带来治疗格局的变化。目前,国内MDS发病率在1.5人/10万人,美国每年MDS新发患者在2-4万人,其中仅高危MDS预期市场规模就在10-20亿美元。

AML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白血病。近年来,Bcl-2抑制剂的出现改善了AML的治疗格局,如今,Bcl-2抑制剂联合化疗已逐渐成为AML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案。但Venetoclax的血液学安全性问题对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远期疗效方面存在不利影响,APG-2575作为兼具出色疗效和安全性突出的新一代Bcl-2抑制剂,有望在AML治疗领域全球竞争格局中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APG-2575在各个血液瘤适应症上的庞大潜力,有望成为耐立克之后亚盛医药又一款血液瘤领域重磅药物。

另一款在研产品APG-115,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抑制剂和潜在的中国本土研发FIC新药,目前正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多项APG-115单药或联合治疗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前,APG-115共获得FDA授予6项孤儿药资格认证,分别为胃癌、AML、软组织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IIB-IV期黑色素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以及FDA授予2项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及视网膜母细胞瘤。

此外,亚盛医药还在推进其他管线,包括针对肺癌的APG-1252、针对肿瘤和贫血的APG-5918,以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的小分子FAK/ALK/ROS1多靶点激酶抑制剂APG-2449等。

结语:可见,全球BD、产品商业化和全球临床开发的多点突破,让亚盛医药巩固了血液肿瘤领域龙头的竞争优势。再加上,亚盛医药有望登陆美股市场实现二次上市。

在诸多利好消息加持下,近两个月亚盛医药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领涨一众18A公司。Biotech如何在周期中穿越迷雾?亚盛医药似乎给出了答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