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新趋势:软装市场集中爆发

家居行业新趋势:软装市场集中爆发
2018年08月28日 09:45 非龙科技

家居行业的突起:从家具建材到家居

众所周知,家居行业是近些年才被大家所认知的。

十年前,家居业是各自为政的。做软装饰品的就做软装饰品,做家具生产就做家具生产,做装潢设计就做装潢设计,连“家居”这个词都很少出现,只有“家具建材”。家具建材产业却是真正称得上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特别是家具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5.5%,家具产业超过建筑、装饰材料、汽车增长,增速是35.5。2010年前三季度,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增长18.3%,其中家具产业贡献了38,4%,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目前,中国家具产能已经达到7000多亿元。按照过去三十年平均22.2%的增长率来看,到2015年时,这个行业将会达到24300亿元的总产值。

家居这个词事实上市从家具建材和家装慢慢演变而来的,2005年国内才开始有家居这个概念。家居指的是家庭装修、家具、家电、软装饰品等一系列和居室有关的甚至地理位置(家居风水)都属于家居范畴。它是一个大概念,一个大产业。家居代表了人的生活品质,市场容量长远来看一定是持续增长。因为当前人们的家居环境仍以功能为主,讲究性能和耐用,而未来一定是时尚、潮流和个性彰显。这一定看看服装行业就行了,想想10多年前,人民买衣服多少人像现在这样关注流行呢?

软装行业的兴起——不可忽视的软装力量

刚说到软装,也是家居范畴的一块。就是近两三年才突然热起来,成都也是2012年才真正开始有软装这个说法。事实上软装行业的起源远远迟于软装的起源,软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古时代,那时,原古人类用兽皮、兽骨等来装点自己居住的环境,而且随着季节的不同与居住环境的差异,都会有不同的装饰物来装点环境,这就是最最原始的软装。而软装业的兴起,只是在近代上个世纪初。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温饱已不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人们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和美化。开始的时候,这些工作都是由房子的主人自己完成的,但由于装饰物挑选余地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房子主人的自己的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此时就出现了专业的服务人员,随着专业的软装人员不断增加,也就渐渐形成了软装行业。

现代装饰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家居装饰为例,大家可以回忆十年前家里的装饰风格,现在是不是过时了?过时了怎么办?因为建筑装饰材料更新很快,无法保证不落后与潮流,所以就突出了装饰的重要性。再举个例子,为什么中国的油画出口长久不衰?因为在国外,油画就是易耗品,定期更换。所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重装饰,轻装修”的理念逐渐渐入人心。

软装饰的设计理念是建立在装修分工基础上的,主要是指基础装修从简,重点在陈设装饰上下工夫。这是一种针对目前家庭装修中盲目追求豪华现象提出的健康家装新风尚。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对精神丰富和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愈发注重装饰的个性化、风格化、朴素化,装饰开始由消费型向节约型转变,“软装饰”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所谓“软装饰”是指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装饰品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软装饰”已经成为现代装修的标志之一。有人曾形象地将“软装饰”比喻成能够异化空间、软化环境,让人们回归本源的精灵。

装饰品具有简单易行、花费少、随意性大、便于清洁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多数人的青睐。“软装饰”是对主人的装修、兴趣、爱好、审美、阅历、甚至情感世界的诠释。另外,高质量“软装饰”之物还具有保值、甚至升值的功能功能,家庭乔迁亦可以搬走,永远是财富。

因此,重视“软装饰”可以在精神上、物质上双重效益。

软装业在国外已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行业,而国内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在北上广稍显成熟一点,内陆城市基本是没有这个行业。也就是近两年,就是说到“轻装修,重装饰”,大家才发现了它,软装的潜力被大家看好,一下子出现了很多软装公司。但可谓鱼龙混杂,行业缺少一个有号召力、标杆性的企业和品牌。行业内的人都知道深圳艺展中心是做软装的,艺展中心是一手创办的,但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能说它是一个软装品牌,它只是一个市场而已。那么,今天我们来到成都,未来要做的才是品牌。

资源整合是必然趋势

大家居,是我们整个流通领域类的所有产业的一种联合,纵观当今社会发展,资源从分散走向集中式必然趋势。

非龙科技认为,家居行业资源整合将促进行业的进一步成熟,对于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更多是机遇大于挑战,只有具备深刻的客户洞察、高效的业务模式才能形成在新发展阶段的核心业务竞争力,在行业整合阶段脱颖而出。

同时,IT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中国的家居品牌提供了管理补课与业务创新的重要工具与抓手。也只有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将领先的战略思维转化为实际的业务表现与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品牌的长期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