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P2P老大陆金所拟赴美IPO,将用什么新故事撑起400亿美元估值?

昔日P2P老大陆金所拟赴美IPO,将用什么新故事撑起400亿美元估值?
2020年10月09日 21:08 新金融深度

来源/新华融媒看财经

编辑/初九

随着P2P网贷行业的清退进入尾声,过去5年里一批又一批赶赴海外上市的平台们如今或退出或转型。而早早开始转型金融科技、如今拿下消费金融牌照成功上岸的P2P"一哥"陆金所刚刚正式开始其冲刺美股IPO之路。

10月8日,陆金所控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招股说明书,申请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LU"。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时估值已达到394亿美元。此次招股书中陆金所尚未披露募资额,依据此前市场传闻的20亿至30亿美元融资规模,陆金所控股有望成为美股历史上最大金融科技IPO。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陆金所的前世今生也终于得以窥见。P2P网贷作为陆金所曾经的核心业务,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网贷资产余额已从2017年末的3364亿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478亿元,同期占比从72.9%下降到12.8%。撕掉"P2P标签"冲刺上市,说明陆金所通过了监管考验。陆金所近年来的业务模式如何转型,这家"独角兽"公司未来又将靠哪些业务撑起近400亿美元的估值?接下来迎接陆金所的将是市场的考验。

P2P标签弱化,网贷资产降至12.8%

从平安集团2015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首次透露启动上市计划,到2020年10月8日正式提交赴美IPO招股书,筹备5年,陆金所的上市之路终于有了实质性动作。行业普遍认为,陆金所上市事项一波三折,与网贷行业的监管风向变化关系密切。

陆金所,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由平安集团于2011年以P2P平台的形式成立,注册资本8.37亿元。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P2P"玩家"中,陆金所作为国内首家拥有银行背景的P2P平台迅速成长为P2P"一哥"。

2016年3月16日,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透露,陆金所将不早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上市计划,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上市。彼时网贷行业刚刚经历过2014、2015年的疯狂扩张时期。资料显示,2014年,"互联网金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在运营网贷平台达3433家,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同在2015年,陆金所P2P业务交易量在国内同业排名第一。平安集团高管首次透露陆金所计划的前不久,即2016年 1月18日陆金所刚刚完成12.16亿美元B轮融资,融资完成后,虽亏损4亿美元,但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

然而计划上市的消息披露不久,网贷行业的风向猝不及防地转变。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陆金所上市事项不得不推迟。而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一P2P行业监管细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P2P开始进入整顿时期。从824办法下发,到57号文,再到108条,监管内容在逐渐细化,多地对辖内网贷机构的P2P业务进行清退取缔。受此影响陆金所的上市计划多次延后。

2019年3月,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彼时被问及陆金所是否选择在科创板上市时,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表示,中国平安旗下科技子公司在近期得到融资,资金充裕,不急于上市。后期面对不时传出的上市传闻,陆金所均回应"不予置评"。

对此,行业人士指出,因为特殊的背景,自2016年以来,陆金所一直在合规方面努力,希望能够满足P2P贷款机构备案的要求,获得一个正规军身份。如今P2P清退的监管态度明确,陆金所要想上市,必须先按照监管要求完成对其网贷业务的存量清理。

记者注意到,在这被牌照"耽误"的5年里,陆金所也在不断弱化P2P标签,向金融科技公司转型。据了解,陆金所最早期是一个纯P2P平台。2016年底,陆金所将P2P业务交由陆金所全资子公司陆金服运营,陆金所则成为一个金融产品的开放平台。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曾强调:陆金所不等于P2P,陆金所包括四类业务,分别为P2P、C2C(个人与个人间电子商务)、B2C(企业对个人电子商务)和B2F(机构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资产转让)。

去年7月,据外媒消息,陆金所计划退出P2P业务,转型为消费金融。对此,陆金所回应称: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网贷业务正常运营,存量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2019年11月,平安消费金融获批筹建。据内部人士披露,平安消费金融将承接陆金所的网贷业务,加快陆金所网贷业务整体转型。这将使得陆金所的上市计划更加顺利。

招股书显示,陆金所从2019年8月开始已停止新增P2P业务,停止用P2P投资者的资金作为放贷资金,仅为存量P2P业务服务。数据显示,旧产品(主要指网贷资产)从2017年末的3364亿元,减少至2019年末的1033亿元,到2020年6月30日余额为478亿元,旧产品占客户总资产比例从2017年末的72.9%下降到2020年6月30日的12.8%。招股书指出,由于P2P产品最长期限为3年,陆金所最后的存量P2P产品将于2022年到期。

金融科技新定位,资本市场是否买账?

在招股书中,如今的陆金所已将其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为个人、小企业主和工薪阶层提供贷款,并为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平安已经是一家科技公司",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在多个场合如此强调。也正是从2012年陆金所成立为起点,中国平安开始布局科技业务。不过,陆金所想登陆美股,金融科技这个故事并不新鲜。

记者注意到,随着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兴起,2015年以来在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了15家。在国内网贷行业即将落下帷幕的情况下,转型金融科技成为这些互金公司的共同选择。但目前来看,其中品钛、简普科技、小赢科技等多家公司的最新股价已经跌破1美元,处于退市的边缘。

实际上,从整个中概股市场行情来看,受国际关系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因在美国市场遭遇信任危机和严监管,自去年11月以来,阿里、京东等多家企业选择作别美股回港回A。此外,根据Wind数据,今年1-9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数量为30家,截至10月7日其中有13家公司收盘跌破了发行价。

显而易见,陆金所目前所面临的上市环境不容乐观。互金中概念股前辈们股价的下跌和市值的缩水,让市场对陆金所上市后的股价表现难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招股书,目前陆金所控股的主营业务为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通俗来说即放贷和销售理财产品。其中放贷余额为5358亿元,理财产品规模达3783亿元,在中国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中排名第二和第三名。

招股书称,从2017年以来,陆金所逐渐向轻资本业务模式转型。即放贷的资金仅有很少部分为陆金所平台自身提供,而是由金融机构放款,陆金所作为助贷方收取部分服务费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60.6%的贷款资金来自银行,38.7%来自信托计划的投资者。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零售信贷服务费的收入占比为80.8%;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减少2.75%。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下滑,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因为资金结构变化影响了服务范围,零售信贷业务的定价变化。同时陆金所的借款人获客成本在上升,销售和市场营销支出增加了21.3%,开支占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此外,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平台的信贷减值损失升至134%。

上述种种影响因素侧面显示,放贷业务仍是陆金所的中流砥柱,这块业务的波动对总体业绩影响较大。对于上半年的收入增速下滑,招股书还提到了财富管理业务的传统产品流失这一原因。不过,记者注意到,近三年陆金所财富管理平台客户留存率与活跃投资者增长均保持持续增长,但2020年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的营业收入大幅下滑53.15%至6.99亿元,在总体的比重仅占了2.7%。此外,作为一家"科技"公司,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的研发费用为8.4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仅3.3%。

"尽管陆金所已剥离了P2P业务,但当前业务模式给人的感觉本质上和P2P网贷差别不大,扮演的是一种更加合规的资金方与融资方的中介角色。从网贷到金融科技,换了一个说法,AI、大数据、区块链、SaaS等多种技术创新了用户体验,但本质上陆金所还是一家放贷公司。"一位行业人士评价道。

上文提到三轮融资之后,陆金所的估值达到约39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00余亿元。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陆金所估值2700亿元,排名第四,位列蚂蚁集团、字节跳动、滴滴出行之后。上市说明陆金所通过了监管考验,但能否通过市场的考验,后续如何撑起这近400亿美元的估值,有待观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