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考试,高考与科举哪个含金量更高?落榜后命运都会如何

同样是考试,高考与科举哪个含金量更高?落榜后命运都会如何
2022年06月08日 02:45 禾木报告D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拉开了帷幕,考取好成绩,选择自己心仪的一所学校,是全体考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残酷的是,尽管近些年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却还是有超过60%的名落孙山。(2021年全国高考本专科录取率为92.89%,本科录取率为41.63%。我说的名落孙山的考试是指没有考上本科。)

横向比较之下,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哪个含金量更高?古往今来,那些落榜的考生们该如何二次就业呢?

科举,起源于南北朝,发扬于隋唐。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有意平衡世家门阀。因为隋朝以前国家选拔人才采取世袭、举荐,这种制度易滋生腐败,让真正有才华的人无法施展才能。

隋文帝创建的科举考试和高考一样,没有规定考生的出身,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相对封建社会而言)。

隋炀帝杨广继承帝位后,在此基础上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宋时期,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考试的规矩。

古装剧经常有这么一种桥段,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男主角不远千里,从家乡赴京城考试。因文采过人,受到皇帝召见。来到金銮殿上口若悬河,抒发心中抱负,赢得王公大臣的一致赞赏,从而得中状元。

其实,电视剧大大简化并夸张了科举考试的规矩。

古代科举完整程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一位普通考生参加乡试前,要先在地方参加资格考试,这种资格考试被称为“童试”,童试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

童试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试,考试地点为其所在县,一般由知县主持。县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

考前20天(各地标准不一,但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县衙会通知具体考试日期,考生需提前报名,报名时要提交三份证明材料“亲供”、“互结”和“具结”。

这三份证明材料分别对应考生的家庭状况,以及过往履历。说得更明白点,只有家世清白没有作奸犯科,无论是学问还是人品,没有污点的人才能参加考试。

通过县试的考生将参加府试,府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举行,考点位于各个地方的省会城市。

府试连续考三场,府试合格的考生被称为“童生”。

尽管童生这个名字看着很年轻,但很多读书人一辈子连童生都很难考过。根据史书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出现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参加院试的例子。甚至在有些家里,爷爷和孙子可能都是童生。

府试合格后,童生接下来要参加“院试”。

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考生通过院试后自动成为“秀才”。秀才的社会地位比普通百姓高,不需要服差役和徭役。

另外,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上学,成绩最好的被称为“廪生”,按月获得国家发放的粮米。

按照清末浙江院试通过的人数计算,500名童生中,最后只有40人成为秀才,录取率只有8%左右。

考中秀才之后,考生就有资格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了。

第一步就是乡试,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又称“秋闱”。

在《儒林外史》里,范进通过乡试考中举人之后,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岳父胡屠户低三下四地称范进为“贤婿老爷”。

因为举人免税,很多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放在举人的名下来逃避国家税收。

另外,地方官府不能对举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报朝廷,革去举人资格后才能用刑。(刑不上士大夫)

当然,举人的通过率非常低,明朝中期,南京的乡试平均录取率为7.26%。

大文豪鲁迅曾参加过县试,据他回忆,秀才录取率低的令人发指。有学者计算过,清末人口剧增,县试到乡试的录取率不超过0.8%。

总之,大多数古代学子有了举人身份之后,年龄至少超过35岁以上。他们不想更进一步,还是老老实实利用举人身份,把小日子过得更好。

有些天资聪颖的考生则不甘于现状,会继续参加接下来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一般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农历三月举行,考试地点在京城的礼部。

会试录取率更低,明朝万历五年,4500余人参加会试,最终录取率仅为0.15%。通过会试的考生在北京准备一个月后,就要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一天,考完后由皇帝钦点的阅卷官阅卷,最后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选出前三名。

考生按照成绩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皆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通常不会超过200人),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大约160人左右),都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等同于排位赛,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是进士,区别根据每个人成绩高低,分为一二三等。

残酷的录取率意味着三甲进士们的回报巨大。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分别为从六品和正七品,相当于今天的处级干部。

二甲中一些成绩好的进士会进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职,相当于中央党校实习学员。等到某地有空缺,庶吉士就可以递补做官。这里指的空缺是富庶之地的热门差事。

进士最差的出路就是到地方任职,一般从知县做起,若朝中没人,基本升迁无望。

古代学子想要参加一次科举考试,需经乡试、县试,再长途跋涉,一直到省试、京城参加殿试。

现在高考考点下设到县级,考生只需要到户籍所在地中学参加考试。考试期间,全国人民都在为高考让路,工地全部停工,还有专车接送,交警同志们全部上岗维持秩序,一切以考生方便为前提。

可不争的事实是,经过数年高校扩招,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含金量也没有之前那么高,更别提和古代科举相媲美。

按照古今考试等级对照,秀才的含金量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本科。

因为秀才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数量太多,在封建时期算不得什么优秀人才。同时,秀才没有资格出任官员,若是家里条件不好,秀才还得到处给人打零工,与如今本科毕业的学生们处境非常相似。

像范进那样成为举人,才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定地位。古代的举人则类似于如今省考招录的基层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

现如今,考研率逐年提升,毕业后的学生们选择趁热打铁,继续深造。还有一些毕业生则想着通过国考进入体制内。这些毕业生们如果能顺利考入研究生,或者进入体制内,则会被大家戏称为“上岸”。

考入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则类似于古代的举人,都是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最起码手中握有“铁饭碗”。(参考古代举人免田地税)

至于更高一级的进士、一甲进士,他们的含金量和考取难度非常人难以想象。放眼现代社会,连博士后都不如一位普通进士,或许只有中央部委单位公务员和选调生能与之媲美。

很多人觉得,似乎只有考取功名,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才有光明的未来。那些落榜,只考上二本、三本,或者专科院校的学生们,是不是再也无法出人头地?

如果放到古代社会,一名普通考生无法在科举考试取得好成绩,回去连续复读几年还是棋差一着,那么这个考生今后的生活必将十分困顿。

诸如《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聊斋》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多年进士不及第的穷酸秀才。无奈,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只得到处辗转给那些大户人家打工,维持生计。

因为封建时期社会等级制度固化,古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考不上举人和进士,就意味着这个考生今后无法再进入仕途。

没有了这层身份,就算是想当老师,也只能去穷乡僻壤的私塾。再好点的话,成为达官贵人的幕僚、门客,看看有朝一日能否通过主家的关系飞黄腾达,除此之外别无他选。

现代社会就不同了,高考失利后,选择其他行业,并做出成绩的范例比比皆是。

可以这么说,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有了这块敲门砖,能保证我们今后的下限,至于上限还是要靠个人。

那些学历不高,或者高考落榜的学生,得益于多元化社会和开明的风气,则可以投身其他行业,在稳扎稳打之下,也能取得好成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此,祝愿所有考生们文思泉涌,少年得志,前程似锦,考出优异成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