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一封质疑信,引出主席7000字雄文,星星之火成就伟业

林彪一封质疑信,引出主席7000字雄文,星星之火成就伟业
2022年06月12日 02:22 禾木报告D

作者:桅杆

此前,笔者写了篇文章,解读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下简称“星火燎原”)一文,并非是批评林彪个人。笔者感到,文中有一个重要问题还没有说清楚:“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个疑问是不是林彪在给主席的信中提出的?这一疑问,又是不是林彪提出的?

林出事之后,这一问题似乎已成定论,说林给主席写信,提出那个疑问,主席回信,写下了这篇著名文章,批评了林的错误思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来分析这一问题,作为前文的补充。

(一)比较权威的说法出自黄克诚?

有说法认为,1984年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元帅条目的释文在送审时,在林后条目下,有这样一条释文,大意是:林当年给主席写信,提出这个错误思想的悲观情绪。黄克诚看到这个条目后,认为这样写“值得斟酌”。此外,唯独林的条目释文只写简历和罪行,没写历史功绩。

黄克诚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人后来犯了错误,就把他的历史功绩也一笔勾销。为此,黄老专门约编写组成员当面商谈,说这样写不全面,也不真实,建议重写。

就是在这次面谈中,黄老特别提到:由于林提了那个疑问,主席写了“星火燎原”这篇著名文章,当时有极大的教育作用。

从黄老的这番话,似乎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是林彪提出了那个著名的疑问;其二,是林彪在给主席的信中提出的。

在当时的风气下,对林是很难进行客观评价的。黄克诚一生耿直,实事求是,要求编写组“秉笔直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但一来,黄老这个谈话的目的,主要是强调实事求是地评价林彪,是对条目及释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去深究那段历史;二来,林写信和主席复信分别是1930年元旦和1月5日,在此期间黄老并不在红4军,不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所以黄老说的“林提了那个疑问”并不是事实。

(二)主席的复信中已经表明,问题不是林彪提出的

林彪1930年元旦给主席的信,笔者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甚为遗憾。非常希望有这封信原文的朋友能够提供,笔者不胜感激。但细读主席的复信原文,关于那处疑问是不是林彪提出的,就有答案了:肯定不是林所提的。

由于彼此之间非常信任,林与主席在信中都直抒胸臆。主席的回信,在简单解释迟复的原因后,开门见山地说:“我之前、至今还有些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比较悲观”。紧接着,“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要到来,但你不相信有迅速到来的可能”;进而由你“相信彭德怀式的流动游击政策,似乎你认为做艰苦的建立政权工作是徒劳的”,等等。观点表达非常直接。

关于那个疑问,主席在信中说:从前年(1928年)11月到去年(1929年)2月期间,“一部分同志又有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怀疑出来了”。这句话澄清了两个问题:其一,这个疑问肯定不是林彪在信中提出的,早在一年多以前就有了;其二,也肯定不是林提出来的,否则主席肯定会直接指出,而不需要用“一部分同志”了。

主席在信中提出的问题,是认为林彪对形势的判断“比较悲观”,认为林彪不相信“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也就是说,林彪的观点是:从长远看,相信革命高潮肯定会到来,只是不会迅速到来。这个观点与那个疑问就无关、甚至矛盾了。

说那个疑问不是林彪提出的,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主席1936年12月写成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当着1927年冬天至1928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指出来了。”这个时候,林彪还没有上井冈山。

(三)林彪对时局估量并无大错,但行动观点是错误的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复杂的背景下,对未来的预判比较困难,形势的发展时常出人意料。后来的历史进程也说明,革命高潮并没有”迅速到来”。比如,主席在1929年4月曾主张“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至复信时,大半年过去了,看上去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的可能。

对此,主席在信中也承认,“那个建议的缺点就是不该机械地说为一年。因此,影响到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所谓‘快要’”,不免有一些机械性和急躁性。

不仅如此,红军在4年多以后,还被迫离开江西,开始万里长征。主席在回信中谈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形势的判断,二是红军的行动。可以说,林彪对形势的判断并无大错,但在行动观点上是错误的。这怎么讲?

林彪在信中,表达了不愿做艰苦的建政工作,即创建根据地,更愿意采用用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影响,等待全国总暴动的到来。因为这种方式比较“轻便”。在这个问题上,林彪等一批人的观点明显是不对的。主席在回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和解释,试图说服林彪以及持有类似观点的人。

红4军自1929年1月中旬离开井冈山后,一直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往来游击。一年来,部队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有所减少,此时红4军只有不到3000人。如果不建立根据地,这数千红军就只能将队伍分散到农村中,“朱、毛离开队伍”。这样的结果,红军或是自生自灭,或是被敌人消灭,没有其他可能。

正是在主席的坚持下,红4军致力于根据地建设,才有了后来的红军大发展。虽然革命高潮没有“迅速到来”,但到长征时,红一方面军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人。

这封回信具有重要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当时普遍存在的悲观思想,坚定了革命信心;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即创建红色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开始形成。

当时中国革命正处在艰苦的探索时期。对形势的判断和行动的方针,也是在探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对时局或行动方针一时认识不清或思想上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伟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还在于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佩:林彪一封信,引出主席一篇雄文。将帅之间直言不讳,坦诚相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也是事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