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潘岳诗文的思想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潘岳诗文的思想特征
2021年09月26日 03:01 禾木报告D

在儒家传统文化遭受质疑的情况下再次发展起来的诸子之学,只能作为儒家文化的补充而存在。在儒道并存的西晋时期,文化的实用性被运用和发挥到了极致,像潘岳一样面临着儒家为主的封建文化体系又时常在儒道并存的现状中不断寻找自己位置的文人比比皆是。潘岳可算是这种文化体系塑造出来的典型,他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又受到玄学思想文化的浸染,但两种文化在他思想中的地位却是不同的:儒家为体,道家为用

潘岳的儒学知识构成,潘岳是一个出身于儒学家族的庶族文士,儒业是西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这当然是指寒素士人的士进方式,尽管这时玄风盛行,但朝廷实行的是崇儒的政策,潘岳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走上仕途的典型,他是西晋政治文化体系培养出来的,身上深深地刻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因而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深厚的儒学素养

潘岳直接抒发隐逸思想还常常以一种自嘲的形式出现。秋兴赋,与,闲居赋,都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而自嘲的原因亦同样是仕途上的失意,如,秋兴赋序,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以自嘲的口吻说明自己不适合官场生活,因而才有,有江湖山薮之思

如上所述,潘岳的诗文作品中也有不少引用道家经典语句、表达隐逸思想的内容,但相较而言,无论是在应用的数量还是其中反映的思想内涵都不能与其儒家思想的表达同日而语。从潘文隐逸思想与魏晋玄学的关系上看,玄学盛行是潘岳所生活的西晋时代的文化大背景,潘岳的政治性避退是融于,希企隐逸之风,时代合响的。玄学在经历了以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之后发展到以郭象为代表的西晋玄学

老庄思想里提到的,方外之宾,到六朝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不避世的逸民和不艰苦的隐逸,依此看来,潘文中的隐逸思想就是一种郁闷和怨愤心情的释放,只是在其入世不得意之时,给心情暂时地放个假,所标榜的归隐也只是暂时性地躲避一下官场纷争,与西晋时期整体的时代风尚一致。从老庄思想在文中的作用上看,潘岳应用老庄语言表达的短暂隐逸之念,多是在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之后的有感而发

西晋时期文人生命观体现在儒道调和折中的现实文化土壤中,挣扎于现实痛苦中的西晋文人努力在儒道两种文化之间寻找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途径,因天道以论人事,同样反映在潘岳文学创作中,他努力去理解天道、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总体的构思,使读者能够在其作品所呈现的生死之际、离散之间感受到撼人的力量,他沟通天人,表达对天命的敬畏,表达对天地的独特体悟

这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也是对自然万物带有思辨性质的体认。诚如钱志熙所言,西晋诗人常常游思于他们所想象的宇宙造化之理中,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来演写他们的这种理性追求。潘岳在以宏观视角观察宇宙人生时,理性思考的色彩较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