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奥运:运动品牌与中国体育的双向奔赴

安踏&奥运:运动品牌与中国体育的双向奔赴
2024年06月12日 21:01 节点财经

文 / 七公

2024,妥妥的“体育大年”。

除了巴黎夏季奥运会,国际顶级足球赛事欧洲杯、美洲杯,环法公路自行车赛、网球WTA年终总决赛、世界羽联中国大师赛也将相继上演。

对运动赛道的商家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提升品牌知名度、全球曝光的时机到了,也意味着“磨刀霍霍”的“掘金”机会时不待我。

而就个别已经打赢奥运赞助战的“选手”而言,无疑佐证了另一种胜利。

2023年11月,杭州亚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国际奥委员就与安踏联合宣布,双方结成“搭子”,合约期至2027年。

也就是说,未来四年,包括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每一项大赛,安踏都需要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工作人员提供包括服装、鞋和配件在内的体育装备。

再把目光拉到国内,作为中国国家奥委会的“老铁”,安踏08年之后连续7届奥运会(3届夏季、4届冬季)“陪队”出征,在深挖奥林匹克价值,不断碰撞出业绩“高光”的同时,也见证、参与和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

01 2012伦敦奥运会:让世界看见体育国牌

2009年,阿迪达斯与中国奥委会合同到期,后者开始物色下一届奥运会领奖服赞助商。

至于结果,媒体是这样写的:“经过北京奥运会后的漫长谈判,安踏最终与中国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以38金27银22铜位居奖牌榜次席,并创造多项历史性记录:孙杨成就中国男子游泳首位奥运冠军,羽毛球队包揽五金,徐莉佳勇夺奥运帆船首金,陈定竞走夺金成田径第二人,女子重剑组合气场全开、力压群芳……

当他们身披“冠军龙服”登上颁奖台,一袭红白配色,又点缀了祥和的、气势磅礴的龙图案的服装,既荣耀世界,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安踏,以及它背后的中国制造。

据悉,这套领奖服运用最前沿的亲水型无孔PU涂层膜与激光冲孔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功能,很好地应对伦敦当地气候,保证运动员穿着的美观与舒适度;面料采用再生纤维材质,符合自然健康的ESG环保趋势。

随着国歌一次次奏响,安踏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记,中国造的体育品牌面向七大洲,标明了自己的LOGO和身份。

不过,真金白银的“奥运效应”,却要到2年后的2014年才在安踏身上显现出来。

2012年—2013年,囿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盲目扩张,积累的庞大存货,叠加经济疲软、销量下滑、订单萎缩等因素,体育用品行业遭遇“库存”危机,安踏、李宁、特步、361°、匹克等无一幸免。

期间,安踏的营收从76.23亿元下滑至72.81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从13.59亿元下滑至13.15亿元,而在2011年,安踏的营收和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89.05亿元、17.3亿元。

但很快到2014年,安踏便恢复元气。2014年-2015年,安踏营收从89.23亿元增长至111.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股东应占溢利从17亿元增长至20.41亿元。

在这个“大奥运周期”里,安踏收获的又远不止于此。2009年,其斥资3.32亿元收购斐乐(FILA)中国区商标及附属业务,悄然开启多品牌战略。

02 2016里约奥运会:来自科技之力的助攻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照旧是安踏。

围绕传统精神图腾“龙”概念,由安踏设计的新一代“冠军龙服”将剪纸艺术与现代霓虹灯光效果相结合,营造出“光影龙”的造型,龙的身子与跑步动作相得益彰,形成“永不止步、不断前进”的姿态,寓意奋勇进取,打破自我。

安踏执行董事郑捷介绍,新一代“冠军龙服”材料源于杜邦生物,经纱使用了由可乐瓶回收制成的再生纤维,纬纱来自以玉米为原料经过生物科技改造而成的Sorona纤维,科技含量更高。

生产制造方面,安踏创新的点贴技术和特殊的拒水工艺两重加持,并基于多年来跟踪建立的运动员身材数据库,将3D技术运用于具体的测量环节,从而全方位提升“既防水又透气”的功效,并实现剪裁的修身效果和穿着舒适感。

此外,安踏还为拳跆运动中心、体操运动中心、举摔柔运动中心等4大运动管理中心的十余支国家队提供比赛、训练装备,帮助他们在赛场上勇攀高峰。

比如,拳击、举重这类项目,最重要的装备就是脚上的足履,移动、稳定、轻盈、抓地力、包裹性等往往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得益于长期为邹市明打造战靴而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基础,安踏为拳击队设计了里约奥运专用的“虎狼之师”鞋,配合霸气外露的外观,助力中国拳手打出一片天下,取得1银3铜的好成绩,刷新往届奥运会奖牌数。

考虑到举重不光要承受运动员的体重和杠铃的重量,还要支撑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产生的巨力,安踏推出的力敌千钧“吨位鞋”,在广泛听取运动员需求的前提下,前脚掌采用TALOON抱紧系统,后跟和足弓采用了A-FORM缓震科技,这两项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力挺中国“大力士”续写5金2银的榜首传奇故事。

硬币的另一面,绑定奥运也让安踏尝到“甜头”。研究集团益普索一项调研显示,奥运营销使安踏品牌美誉度提升了17%。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亦对媒体表示,“2016里约奥运亦将我们的品牌及产品带到世界舞台的核心,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价值,为未来数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反馈到财报上,2016年-2019年,安踏的营收从133.5亿元增长至339.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6.5%;股东应占溢利从23.86亿元增长至53.44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0.8%。

更重要的是,2019年,安踏一举拿下芬兰亚玛芬公司,把萨洛蒙、始祖鸟、威尔胜、壁克峰等十多个顶尖品牌,全部揽入怀中,国际化进击之路大大提速。

03 2020东京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双向奔赴

相较上一代,2020东京奥运会的“冠军龙服”和领奖鞋,安踏做了全方位迭代和进化。

“冠军龙服”邀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操刀,将华夏古典文化与运动版型相结合,创新性地加入了小立领和一字扣等中式元素,展现东方美学,面料采用多种功能性材料拼接融合而成。

领奖鞋集合了Nitro Speed氮气超临界科技、Smart Sam智能分子吸震科技两项先进技术,实现回弹吸震二合一。

事实上,该种“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楫笃行和秉持的对科技“第一性原理”的追求,蕴含在安踏的方方面面。

比如,大家熟知的“吨位鞋”,安踏在鞋底使用了A-Wearable专利的超耐磨橡胶新型材料,耐磨性和防滑鞋是普通材料的2.5倍,能承受超14个成人的重量,且鞋子双重仿人体足弓构造,有效吸收足跟冲击力,降低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也帮助健儿们充分发挥竞技水平。

而在东京奥运会上,穿着安踏这款“吨位鞋”的中国举重队,斩获7金1银的,强势捍卫“梦之队”的荣誉,也为38金32银18铜的收官战绩贡献力量。

我们接着转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安踏推出的钢架雪车鞋,凭借行业独创的设计和持续的性能跃迁,为运动员增加推进力,强化竞赛表现。

该款鞋采用独特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技术,成功将风阻减少了10%;首次引入了3D打印钛合金鞋钉,有效增强鞋钉作用力;鞋身的导流线遵循仿生流体力学,减少了53.5%的摩擦力。

再如,为了优化滑冰服的实战效果,安踏引入空气动力研究中的风洞测试,调整版型和人体分割线最佳位置。同时,在服装表面运用异形结构,迅速引导空气流动,减阻力拔高5%到10%。

这一技术革新,为中国队在速滑项目中送出“神助攻”。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由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出战的阵容以0.016秒的微小优势率先撞线,惊险地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奥会首金。

据节点财经了解,截至东京奥运会的过去十年,安踏在运动科技上的投入高达30亿元,居中国体育品牌之首。

根据公开信息,预计到2030年,安踏在自主创新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将超过200亿元,并计划投入超2亿元升级全球科研创新中心,在产品性能实验、运动科学实验、材料研发、产品研发等直接对标全球领先水准。

正是这种巨额投入带来的技术及专业积淀,让安踏有赞助奥运的勇气与实力,而回到消费市场,安踏&奥运,实则又是一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叙事。

2022年,安踏营收站上500亿关口,完成了对耐克中国的超越。2023年,安踏营收623.56亿元,同比增长16.2%;股东应占溢利102.36亿元,同比增长34.9%。

由其控股的亚玛芬体育,2023年营收43.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经调整EBITDA为6.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6成。

写在最后

现如今,全民健身热潮方兴未艾,无论是赛事的丰富度、专业度,还是关注度、参与度,都远胜从前,亦驱驰各个赛道加速涌现杰出人才:

比如,男子百米赛跑的苏炳添,男子网球的张之臻、吴易昺,女子网球的郑钦文,女子游泳的张雨霏,男子单板滑雪的苏翊鸣……特别是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马拉松赛事,更折射出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

事实上,这些都离不开运动用品品牌方的出力,某种程度上,正是他们的助推和付出,为更多人提供了强健体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为更多优秀运动员提供了激发潜能、护佑身体的“粮草弹药”,也在更宏观的层面拔高我国的体育事业。

观安踏,正是这样的一个样本。它与奥运,与中国体育的双向奔赴,将伴随着巴黎奥运会的跑、跳、投、走,继续前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