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伟光出席博鳌论坛推介会,建议中新共建科技合作平台

蓝伟光出席博鳌论坛推介会,建议中新共建科技合作平台
2021年09月23日 19:49 道亦有道经济

问道者

“博鳌亚洲论坛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新加坡推介会”今天上午落幕。新加坡国会议员、通商中国总裁陈佩玲,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参赞于海英,新中科促会会长郭永新,博鳌科创会组委会主任李广韬,珠海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刘高路等近百位新加坡学者、专家、企业家代表和媒体界朋友线上出席了会议。新加坡中国科技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科创板上市公司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应邀出席并做了题为《构建目标导向的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新中两国的互联互通战略》的演讲。下为干货:

很高兴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新加坡推介会,并且代表新加坡中国科技交流促进会作一个主题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构建目标导向的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新中两国的互联互通战略”。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篇题为“深圳科技局原副局长:大家没读懂的深圳创新路径”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甚广。该文大意是说,深圳以市场为导向,先做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技术来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以经济行为引导科研活动,从而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

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非常亲切,因为它的核心观点与我1996年创立三达膜时所作的定位:“逆向思维、目标导向,把市场的难题作为科研的课题”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我仍然记得,二十一年前曾向高层汇报我创办三达膜的初衷与定位,他给予了肯定与赞许。

三达膜是新中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企业。二十五年前,三达膜成为厦门第一家留学生企业,它也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第一家科创研发型公司。

遥想当年,我从新加坡到中国,没有资金,唯有技术,但三达膜从无到有,靠科技的手段,为用户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

2003年6月,三达膜创办不到六年的时间,即以首家中国科技企业(Sinomem Technology Ltd)的形象,登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市场,受到新中两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

2018年11月,高层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开设科创板,为中国科创型企业量身定制一个投融资的平台。三达人为此欢欣鼓舞、积极参与。结果,三达膜于2019年11月登陆中国科创板,成为第一家由新加坡企业投资创办的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并入选中国科创板50指数成分股。

三达膜的成功故事为新加坡科技人才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之路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样本,也为中国如何利用新加坡的国际化平台,吸收国际领先的科技、服务中国的国家战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新加坡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的大学,新加坡国家科技局旗下的多家科研机构也执专业研究于牛耳,他们积累了大量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然而,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仅靠科学家的力量是不够的,他们虽然洞察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却未必了解市场环境的变化多端。而且,700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也限制了科技的应用场景。

而中国的情形却绝然不同,它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各样的应用场景。但也毋需讳言,中国国际化的程度与国际交流的频度尚未达到新加坡的水平。同比口径下,中囯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较之新加坡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新中两国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应当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硬科技的重视与关注,更是为新加坡科技人才提供了驰骋的舞台。不过,新加坡科技人才要想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就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正向预测应用前景”的传统思维。取而代之的是,以目标为导向,站在用户的角度,反向对接自己的研究,在科研与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然而,冀望新加坡科技人才自身对接中国巨大的产业应用市场,构筑如上所述的桥梁,并非易事。

故此,伟光建议通商中国、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科技处、博鳌亚洲论坛组委会等新中两国的相关机构与组织,依照高层在2017年5月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提出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新中两国携手共建一个“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既为新加坡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供中试与实训的基地,也为中国实体产业的升级迭代提供科技支撑。由此实现互联互通,新中两国都将受惠。

如上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发讨论,期待能对未来的新中科技交流与合作有所裨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