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矿业沉浮录,跌跌涨涨为哪般?

十载矿业沉浮录,跌跌涨涨为哪般?
2019年04月04日 17:41 石榴区块链

前言:

2019年3月19日,比特大陆蚂蚁矿机S19发布,3月29日,嘉楠耘智宣布:阿瓦隆即将携A10系列产品亮相。这两款产品均号称第二代7nm矿机,被视作目前行业技术的巅峰。

比特币诞生十年,区块链整个行业都很早期,没有杀手应用出现,也没有出现行业BAT。在这种背景下,比特大陆和嘉楠耘智成为区块链行业最有可能先上市的企业。

为什么矿机生产研发企业会成为整个区块链行业的龙头企业诞生的地方,挖矿这个产业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行业里的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石榴财经走访多家矿场、矿工,为你呈现一部尽可能全面地矿业发展简史。

从最初的区块链——比特币诞生之日起,挖矿就成了区块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写在中本聪的白皮书里,下载比特币软件,运行特定算法,消耗算力找到一组复杂函数值的答案并获得比特币奖励,被形象地比喻为挖矿。

在许多从业者的眼中,矿业是区块链产业的基石,它的稳健与否,决定了整个行业能否在熊市之中避免雪崩。而对于个人来说,更高的算力,意味着更多的收益,以及最重要的,在整个生态里更重的话语权。

错综复杂的数字货币矿业生态中,矿工,矿场,矿机企业,谁是捕食者,谁是猎物?整个生态的利润又朝着哪个方向流动?最现代的算力决斗和最古老的贪婪欲望交错在一起,从这上面,开始生长出万物。

01

野蛮生长

丰水期到了,许多人都知道在西南部出现了一些矿场。

挖矿是能耗集中型产业,一家有两万台矿机的中等大小矿场,一个小时就会用掉40兆瓦时(即0.04兆度)的电。兆是一个大多数中国人不太熟悉的单位,一兆等于一万亿,也就是十亿度。所以哪怕电价只低一分钱,对于挖矿来说,就能节约几千万的成本。而由于成本低,可再生等等因素,水电比火电更便宜,这是广为人知的常识。也难怪矿业往往逐水而居。

现在,矿场已经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在2011年至2012年,中国的矿圈还没有矿工、矿场、矿池等等分类,挖矿相关的第三产业也不完善的时候,人员组成相当鱼龙混杂,除了上至中关村人才、硅谷精英,下至网吧老板、电脑城攒机子的民工们这些能够密切接触“互联网高科技”的比特币圈层,还有一类人的存在曾经一度让许多人匪夷所思——货运司机和包工头。他们发现了这里的巨额利润,纷纷入场。

“其实很好理解,在挖矿这个领域,大家逐低电价而行的时候,经常有大卡车拉着一车一车的矿机从北到南,司机肯定就好奇,服务区里休息的时候,也可能是和老板一起开车,路上聊天,就会问一句这些小盒子是干什么用的,我能不能也买几台一起挖比特币,一来二去,就进了这个圈子。”一位早年入局的矿场老板说。

但是寻找这些矿场的道路十分曲折,高德和百度地图显然是不靠谱的,铁路也不会延伸到这里。找到矿场的过程颇有些让人想起《鬼吹灯》里摸金校尉施展“寻龙点穴”之术,然后再崎岖颠簸数十个小时,一路高山密林,不见天日。

类似于古墓多在“龙脉”附近,矿场也有其依附的“龙脉”,只不过矿场的龙脉是江河。奔流不息的江河水带来廉价的电力,并可以更好地带走挖矿时芯片产生的热量。因此每到春暖花开,气温回升之时,常常会有大量的矿工南下,在水资源丰富的大西南重新开工。

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出现明确的细分,往往是一个人带着一堆矿机找个便宜的地方,拿廉价板材随便搭建起个能挡风遮雨的板房充当矿场,然后开始挖矿,算力,矿机,矿场三位一体,自己赚取所有利润,当然也承担由于币价涨跌、矿机折损和各种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年末的“矿难”。当时比特币遭遇史上最大暴跌:从1166美元暴跌至170美元,恐慌在矿工群体中蔓延,大家纷纷抛售比特币和矿机离场。

02

进化与分离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矿场主和矿工等职业开始出现分离。一部分从业者瞄准了电费的差价,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拿到电能的供应,挑选合适的地址建造矿场,然后给出一个略高的电费,“虚位以待”其他小矿主将矿机送来托管,双方签订合同,挖出的币归矿机所有者,自己只赚取电费差的部分。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能够找到0.2元/度的电,他会与供电方达成供电协议,同时进行变压器安装,电路铺设,电缆搭建,厂房建造等矿场建设工作。然后这部分空缺的机位会由一些有几百台矿机,自己无力承担拉线盖房的成本,或者找不到便宜电的小矿主们填满。

他们以0.25元/度或者0.22元/度的电价谈妥,签订一个为期几个月的长期合同,并按照电价*预估用电量收取矿主们的保管费用。这样矿场主们可以迅速地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同时他们的风险转化成为矿场机位是否能够转租出去的问题,之后几个月里数字货币价格剧烈的涨跌风险与他们再无关系,这样的收益更加稳妥。因此即便是比特大陆等鼎鼎大名,矿场里拥有着大量自有矿机的企业,也会空余出一部分机位出租。

而对于那些拥有矿机的矿工们来说,除了找不到矿场这么便宜的电和无力承担矿场建设先期成本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矿场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升,从粗放型进化到了更加专业的水准。

成规模的矿场会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散热排风系统,将矿机过热损坏的几率降至最低。常见的风冷和水冷系统是异族硕大的风扇不断地将热浪吹向水冷墙。冷水自上而下流动,被热气流吹的瞬间蒸发,同时也带走了热量。另外还有专业人员定时检测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合,电网是否适配。

矿业进化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开始的“云算力”阶段,整个行业进一步分离,算力、矿机、矿场实现了分割。币价的涨跌风险被从矿工手中剥离,拥有算力者不一定需要矿机,更多的普通玩家有了参与挖矿的机会。

03

食物链

挖矿,是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的上游和基础。而在细分形成的矿业格局中,可以基本分为拥有矿机生产能力的研发端(如著名的矿机公司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等),掌握矿机和算力的矿工,以及矿场所有者矿场主。此外还有第三方服务,类似于比特币托管,矿圈资讯服务等部分。

但是整个矿业中,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其实并没有出现在上面列举的门类中。

这就是供电方,由于牢牢掌握着整个行业的命脉,因此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对于供电方来说,给矿业供电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在行业兴盛之时,他们更是可以随时坐地起价。反正你不来,有的是人来。而矿工和矿场为了避免错过牛市,往往也只能咬牙接受。

而规模化运营,掌握资源门类比较齐全的龙头企业也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去年冬季已经证明了,矿圈中矿机购买成本低的、能够在电价上依托产业规模与供电方进行谈判的、有着自主芯片研发能力的更容易存活。

而小型的矿场主和矿工们,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个人矿工自不用说,算力上处于劣势,矿机的高成本和行业水深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无法占据上风。而小型矿场面临的问题,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建设成本,却无法取得矿工信任和入驻。

此外,“个体户”们还通过技术手段,绑定形成了矿池,矿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矿工们的地位,保证了他们的收益。从另一方面讲,矿池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算力的逐渐统一,逐渐形成了联盟式的话语权,可以以一个整体的身份取得更多的利益。著名的矿池,如蚂蚁矿池等,都属于这样的模式。

04

金融博弈

矿业,同样是整个数字货币行业中现金流最大的生态之一。投资矿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但同时也有着高产出和高回报的投资。而决定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是对手,不是成本,而是宝贵的时间。

时间有多重要?在如今,比特币的算力经过初期野蛮的扩张和开荒,现在基本上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范围之内波动。一般来说,投资者在低位买入矿机挖掘比特币,然后在币价上涨时卖掉。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运气。通常都是看到比特币价格大涨才匆匆入场,正好赶上矿机和币价都在高位。

而矿机与币价不同之处在于,随着时间推移和更多人的加入,币价的总体趋势是上涨的。但矿机会更新换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矿机的整体价格会下降。曾经一台蚂蚁矿机S9最高可以卖到14500元,而在现在比特大陆发布了S17之后,它们现在价格只有千元不到。

因此,更快出手,更快把握住市场的时机,更快回本就成为了常见的模式。因为币价一旦进入持续下行的阶段,不仅挖矿入不敷出,重金购入的机器更是难以迅速脱手。

不过,有些冒险家更倾向于在币价跌破关机币价,矿工纷纷被迫出清矿机时入场,一边随手挖点币,一边静待时机。等下一个牛市到来。当市场进入高歌猛进的阶段,矿机就成了稀缺资源,市场上一机难求,价格直线飞升。这些精明的投资者就像小说中描写的葛朗台那样:“每逢酒桶的市价比酒价还高的时候,他总有酒桶出售,并设法把自己的葡萄酒藏进地窖,等酒价涨到二百法郎一桶他再抛出。”

他们的投资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利润,同时也扩宽了矿业的新现金流方法。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如果继续深入,对矿机等基础设施进行估价,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流动起来,这是一笔总量近千亿美元的资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矿业从野蛮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随着波涛逝去。从古早矿场四面透风的廉价厂房,到最新的全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矿场建筑群,旁边的江水目睹了几代矿业变迁,仍然奔流不息。

感谢北大区块链俱乐部秘书长,比特蓝鲸创始合伙人陈雷先生对本文的贡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