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岁小女孩父母双亡,23年后她坚持打开父母棺木,为什么?

1992年,5岁小女孩父母双亡,23年后她坚持打开父母棺木,为什么?
2022年06月15日 20:56 智慧青少年宫

1992年农历7月的一天,一名男子从外面闯进屋里。

只见他一把拿起被子,就将屋里的小女孩卷得严严实实,然后再麻利的把小女孩推到墙边去。

当时,跟小女孩一起待在屋子里的,还有小女孩的母亲。

母亲没有任何惊慌失措,反而很自然地站到男子身边。

男子就将手上的东西一捣鼓,"砰——"的一声,炸开了。

四周一片漆黑,小女孩从破了个洞的房顶看去,天异常的蓝。

可低头一看,自己的周围一片狼藉。

"妈妈,妈妈……"

女孩的呼喊没能得到回应,黑暗中,她摸到了母亲的腿。

女孩名字叫吴家雨。

那一年,她5岁,她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凶手,是她的亲生父亲。

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小女孩,23年后,宁可被骂不孝,宁可被各种流言蜚语攻击,也要打开父母的棺木。

年仅5岁的吴家雨,亲眼目睹父母自杀的一幕,从此成了孤儿。

这一场悲剧的发生,改变了吴家雨的一生。

而促成这场悲剧的源头,要从吴家雨3岁那年说起。

吴家雨是湖北十堰人,在她的记忆里,她的童年就是孤独的,几乎没有爸爸妈妈的身影。

1990年的夏天,吴家雨的妈妈在江西太原打工。

因为想念孩子,就让丈夫吴世元带着孩子搭车到太原去。

于是,吴世元就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吴家雨出发。

同行的,还有吴家雨2岁多的弟弟,吴家燚。

当时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十堰到太原没有直达的火车,得先到武昌火车站中转。

吴家雨一家谁也没想到,武昌火车站会成为他们一家噩梦的开始。

当时的火车站人多,治安方面也不怎么样。

吴世元在武昌火车站中转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

身无分文的他寸步难行,带着两个孩子滞留在武昌火车站附近。

为了赚路费,他就到附近的餐饮店打零工。

吴世元当时认识了一个老乡,叫江长涛。因为忙,吴世元就把两个孩子交给他照顾。

这天,吴世元回家,发现家里的两个孩子只剩1个,只有女儿吴家雨,儿子吴家燚不见了。

江长涛对吴家燚说,要买糖给他吃,然后就把小男孩骗出去了。

这是吴世元从女儿口中得知的。

听到这个说法,吴世元惊呆了,抓着女儿想都没想就追了出去。

在拥挤的火车站,吴世元只来得及看到江长涛抱着小儿子挤上了火车,扬长而去。

这一下子,吴世元像遭了雷击一般,他拖着女儿,拼命地挤上火车。

他沿着车厢一个个找过去,就这样一直找到终点站,吴世元也没有在车上发现江长涛和小儿子的踪影。

他怀疑,江长涛有可能在中间某一个站点下了车。没办法,吴世元只能赶紧回武汉报警。

几乎没有多少悬念,江长涛的身份是伪造的。

加上90年代跟现在不同,监控还没有普及,一时半会儿的,找回孩子的希望几乎是渺茫的。

但是就跟全天下的父母一样,吴世元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寻找。

他把年仅3岁的小女儿吴家雨送回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忙照顾。

自己则跟妻子两人,开始了寻子之路。

一张地图、一个笔记本,是吴世元夫妻寻子路上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他们沿着火车经过的站点,一站一站地找,在地图上把找过的地方都做上记号。

这样一找就找了两年。地图上的每一个记号,都是他们寻找的脚印。

他们把寻找孩子时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情,都化成了笔记本上的一个个字,一滴滴泪。

过年过节,吴世元的妻子就会格外的想念孩子。

会想孩子吃什么,会不会忘了自己,声声问着:“你到底在什么地方……”

两年多的时间,把钱用光了就打工,赚了钱就继续上路找孩子。

满怀希望地出发,背负失望而归,这样周而复始,内心的折磨和绝望让他们无法承受。

彼此只能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

1992年农历7月23日,吴家雨迎来了久未归家的爸爸妈妈。

这天,就在她跟妈妈待在房间的时候,爸爸突然闯了进来。

吴家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爸爸用一床被子卷得严严实实的,接着她又被一把推到了墙边。

反常的是,吴家雨的妈妈不但不阻止丈夫,反而跟他站到了一起。

一声爆炸声,吴家雨的世界被炸得支离破碎。

父亲跟母亲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些苦痛无法宣之于口。

他们以最惨烈的方式,带着遗憾从这个世界离开了。

“我有一个弟弟。”这个事实,是吴家雨9岁的时候才知道的。

年迈的奶奶拿出了一个箱子,给了吴家雨。

她告诉吴家雨,这个箱子里的东西,是她的父母留下的。

也是在这时,年幼的吴家雨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是有父母,有弟弟的。

只是,弟弟人贩子拐走了,而父母也为此失去了生命。

吴家雨从箱子里找到了父母留下的地图和笔记,上面遗留的,不仅有岁月的痕迹,也有那两年,父母寻子不得而留下的泪迹。

吴家雨抚摸着笔记本,小小的心里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找到弟弟。

找到被拐的弟弟!

这是吴家雨父母用了两年都做不到的事情,对于还是个孩子的吴家雨来说,更是个几乎没办法完成的事情。

但当时的吴家雨没有想那么多,在她的心里,对家人的渴望,对家的向往,让她无论如何都想找到这个唯一的血亲。

她开始寻找弟弟。

吴家雨没有读几年书,家庭的巨变让她很早就明白生活的不易。

她15岁离开学校,开始外出打工。

进入社会之后,她接触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

但她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弟弟。

吴家雨请了同厂一个姐姐,帮她在网上挂了找弟弟的消息。

弟弟被拐的时候只有2岁多,吴家雨那时候也才3岁,加上没有照片,关于弟弟的信息真的是少得可怜。

怎么办,吴家雨只能靠两个信息来找弟弟,时间是1990年,人是在火车站丢的,耳朵上有个肉丁。

尽管这样的信息实在是太粗太泛了,但吴家雨没办法,她只知道这么多。

吴家雨是厂里工作的,薪水不高,做得好的时候,一个月也才四五百薪水,勉勉强强能养活自己。

但每个月只有这么点工资的吴家雨,为了找弟弟,却很舍得花钱。

她经常跑去网吧,付上一个小时一两块的网费,就为了看看网上有没有弟弟消息的反馈。

除了工作,找弟弟这件事成了吴家雨生活的中心。吴家雨除了工作,几乎都把时间耗在找弟弟这件事上。

这一找就是5年,20岁那年,吴家雨遇到了丈夫,两个人走进婚姻的殿堂,生育了两个孩子。

虽然已经有了渴望已久的,属于自己的家,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吴家雨却更加坚定了要找到弟弟的决心。

"那是一母同胞的弟弟,肯定要找到呀。"

在吴家雨心中,找到亲弟弟这件事,已经刻到骨子里的了。

她白天跟丈夫一起经营一家快递店,晚上就浏览网页,寻找弟弟的踪迹。

当时"宝贝回家"公益网站成立,这让吴家雨欣喜万分。

她很快就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弟弟的信息上传到网上去,除此之外,还附带了父母的照片。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等待。

与15岁那年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有更多的人帮助吴家雨寻找弟弟。

志愿者们在寻亲群里相互打气、鼓励,也相互帮助。

只要有相关的信息,都会共享,帮助彼此寻找失散的亲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家雨得到了第一次反馈。

有志愿者反馈,确实有一名寻亲者,经历跟吴家雨的弟弟有些相似,有可能是吴家雨的弟弟。

收到消息的吴家雨很是激动,她带着叔叔,跟那位寻亲者做了DNA检测。

结果令人失望!彼此的DNA不相符。

也是在这次测试中,吴家雨意识到,要想通过姐弟或者叔侄的DNA来确定亲缘关系,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是父母的DNA就不一样了,准确度会更高一些。

可是,吴家雨的父母已经去世了,要取得父母的DNA,谈何容易?

父母已经去世23年了,吴家雨又能从哪里来的DNA可以拿出来做对比呢?

除非,从父母的遗骸中尝试提取DNA,再来做检测。

这个想法一出现,让吴家雨看到了希望。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更准确找到弟弟的途径,吴家雨并不想放弃。

但是,要从父母的是遗骸中提取DNA,就意味着要打开父母的棺木,这又有了新的困难出现了。

传统观念里,讲究入土为安,尤其在乡村这些地方,这些传统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吴家雨要撬开父母的棺木,从遗骸中提取DNA,不仅打扰了死者,更是对父母的不敬。

这样的行为在吴家雨老家,是很不孝的行为。

这样的现实氛围,给了吴家雨很大的压力。

一边是失散多年的弟弟,一边是老家乡亲的风言风语,一时间,吴家雨陷入两难的境地。

经过一番衡量,吴家雨还是选择弟弟这一边。

她的想法很单纯,她觉得如果想要通过父母的DNA来找弟弟,就要尽快。

不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从遗骸中提取DNA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尽管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孝的。但吴家雨却认为,父母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弟弟。

现在只要有父母的DNA,就有希望能够找到弟弟,她相信父母如果知道了,也会支持她的做法的。

吴家雨还是决定,要打开父母的棺木,提取DNA。

为此,她还需要跟年迈的奶奶做思想工作。

外人的流言蜚语,吴家雨可以不在意,但奶奶的感受,吴家雨无法忽视。

一开始奶奶是不赞成吴家雨开棺的。

一来,传统的观念让她不想打扰儿子儿媳妇的安宁;

二来,她并不想让吴家雨担上不孝的罪名,毕竟,人言可畏呀。

但决心找到弟弟的吴家雨为了得到奶奶的同意,跟奶奶认真地谈了三次,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奶奶的支持。

时隔23年,吴家雨在重重压力之下,不管外面的流言蜚语,不管别人不理解的目光。

她很坚持,并且在有关部门的见证下,打开了父母的棺木。

法医取了吴家雨父母的牙齿和一小部分骨骼,送往专业机构进行DNA提取。

一开始,DNA信息的提取并不顺利,尤其吴家雨的父母已经去世20多年了。

他们进行了五六次的提取,失败了就继续提取,最终成功将DNA信息输入到拐卖儿童网上查询系统。

该做的都做了,吴家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

DNA的成功提取,让吴家雨激动得一晚上没睡。

父母的DNA终于提取出来了,找弟弟的希望更大了。

可她满心的欢喜在杳无音讯的等待中慢慢冷却了下来。

弟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难道真的就找不到吗?

就在吴家雨日益失望,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个电话的到来,让事情的走向发生了转折。

2017年2月,吴家雨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寻人栏目《等着我》的工作人员。

对方说,在得知了吴家雨的经历之后,警方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帮助她寻找弟弟。

他们希望吴家雨能够来上他们的节目。

要说吴家雨内心没有想法,那是假的,她其实很忐忑,谁也无法预料,参加了节目,是不是就能找到弟弟?

但是,节目组能够来找她参加节目,她也是真的觉得很高兴。

因为上了电视,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够知道自己正在找弟弟。

哪怕节目组没办法帮她找到弟弟,也能帮她扩大宣传的范围,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在找弟弟,没准,就能找着呢!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吴家雨来到《等着你》节目组。

尽管内心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当真正参加节目,将手放在开关上的时候,吴家雨的心情还是紧张的。

她依然期待着,在门打开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人站在那里。

这样,她多年的寻找和等待能得到回馈,她多年漂泊着的亲情就能有处安放。

她想带着弟弟回去,看看他们一家曾经居住的地方,带他回去看看爸爸妈妈,告诉爸爸妈妈,弟弟被她找回来了……

所以,当大门打开,看到门后面走出来的青年男子时,吴家雨再也坚持不住。

她大哭着奔向前方的人,大喊着弟弟,紧紧地抱着他,痛哭着告诉这个失散多年的弟弟:

“好苦啊,我找得你好苦呀……”

吴家雨的弟弟吴家燚是被拐卖到福建省漳州的,改名为林艺辉,养父母对他挺好的,家里面有4个姐姐。

被拐的时候太小了,林艺辉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家的了。

但是他从有记忆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踏入社会之后,他就想着要找到亲人。

可能真的是亲人之间的牵绊吧,就在吴家雨顶着压力,打开父母棺木的时候,林艺辉也在想方设法,要找回亲人。

当时,他在网上上传了他的DNA信息。

20多年的相隔两地,姐弟俩再次相见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

父母离世,曾经和和美美的家已经支离破碎了。

但好在,他们彼此之间没有放弃,才能在茫茫人海中,再次找到对方。

弟弟找到了,吴家雨如愿所偿,把他带到了父母的坟前磕头相认。

随后,两家人又各自回归了原本的生活。

一切似乎还是跟之前一样,但又是不一样的。

尽管吴家雨和弟弟依然相隔两地,一个在湖北,一个在福建。

但相认之后,彼此却能在心里知道,在远方,还有至亲在。

平时见面可能不太容易,可有事的时候可以不用自己扛了。

姐姐打个电话给弟弟,说说最近烦心的事儿。

弟弟打个电话给姐姐,说说周围发生的趣事儿,家长里短,内心却是满满的,暖暖的。

吴家雨跟弟弟这样的结局,是幸运的。

可是,除了吴家雨一家,还有许多支离破碎的家庭还在期待重逢。

他们等待的结果,不一定是圆满的。

就像山东的庞光明,耗费16年,再见面时,才发现儿子磊磊已经被伤害致残了。

就像刚刚跟父亲孙海洋相认的孙卓,跟养父母感情甚笃的他,又该如何平衡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呢?

找不到孩子之前,父母在失去孩子的痛苦和对孩子的思念里饱受煎熬;

找到孩子之后,多年分开产生的隔阂和陌生感,又该如何去打破呢?

我们常常沉浸在亲人相认那一瞬间的感动和欣喜,却很少去深究,这些曾经破碎的家庭,重逢之后,彼此间的那些裂痕该如何弥补?

如果没有人贩子,没有买家,也许从一开始,就不会有这些隔阂和陌生人发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出现。

也许,要等到那天,再也没有买卖儿童,再也没有拐卖妇女。

再也没有人口交易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没有后顾之忧地放开欢笑吧!

愿天下无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