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姜萍遭捧杀?事情开始反转!

天才少女姜萍遭捧杀?事情开始反转!
2024年06月21日 21:09 牲产队2022

天才少女“姜萍”遭捧杀,这事开始反转了。首先,姜萍的考试成绩在学术界引起了一连串的质疑。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一个名叫“赵斌”的北大硕士,也是数学竞赛圈小有名气的一个专业教练。在赵斌看来,姜萍的成绩100%作假,为什么呢?他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一是,数学是一个极为专业,极为严苛的学科,没有扎实的功底,绝不可能一步飞升。即便是数学天才,至少也要经历2年以上的专业训练。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难度不低,能够打进决赛的,没有一个不是天才中的天才。可这些人,在天才的背后,依然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不是说,你有天分,就能打进决赛的,在天分之外,依然需要艰苦地学习。姜萍的数学学习时间太短了,短到即便是天才,也无法弥补的地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针对的是大学以上的超级精英,而姜萍的中专背景,所能接触的数学知识太少了,根本就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几堂课。赵斌认为,姜萍很有可能,连考试中的数学题目都看不懂。

要验证这一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拿原题给姜萍,让她在公共场合一边做,一边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二是,姜萍的志愿不在于数学,而在于服装设计。数学,只是她的兴趣爱好。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了。姜萍是天才,其他的清华、北大、中科院大学、麻省理工、哈佛、耶鲁的硕士、博士,他们是不是天才?严格来说,这些来自全球顶尖名校的天才,比中专生姜萍更加天才,不仅更有天赋,还更有学习力,研究数学的时间也更长。这些天才凭什么被17岁的中专生姜萍所打败?

为什么刻苦钻研的数学天才,会输给一个只是把数学当做兴趣爱好的17岁女孩姜萍?在考入决赛后,姜萍依然对媒体表示,自己想学服装设计,而不是数学专业。是不想学,还是根本学不了?这里面就有一个漏洞:仅仅凭借爱好,在极为难学的数学领域,姜萍是怎么击败一众专业天才的?这个成绩有多离谱呢?这就好比,你的爱好是乒乓球。突然有一天,马云搞了一场乒乓球比赛,说不论身份,不论年龄,人人都可以参加。然后,你平时上班,业余时间打乒乓球,参加了这个比赛,竟然打败了国家队运动员,跻身中国乒乓球前12强。要想打进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圈,有多难?队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韦东奕,外界人称“韦神”,北大数学系助理教授,正是第一届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冠军。打进决赛的前12名,就算实力不如韦神,但也不会差太多。这些人都是中国未来最顶尖的青年数学家,“天才少女”四个字就能盖过其他参赛的天才选手的实力吗?

在这个决赛圈里面,没有一个人不是天才中的天才。但姜萍除了顶着个“天才”的光环外,其他付出都远远不够。三是,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初赛,是开卷的,正好他的老师王润秋参加过三次这个比赛。这就引出一个全新的疑点了,赵斌认为,是王润秋在幕后助推,把一个中专生姜萍推到了前台。因为王润秋本人打进决赛,无法引起任何关注,但把姜萍推进决赛圈,这个故事就太符合吃瓜群众的心理预期了。人人都喜欢看人生逆袭的爽文,而弯道超车的“天才少女”,17岁中专生,把这些标签全部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符合公众预期的舆论形象。可这真的是事实吗?为什么我们要质疑姜萍?不是说,不允许出现姜萍,而是不允许通过作弊,迈上教育晋级的捷径。这对无数挑灯苦读的高考生,不公平,也对那些一起参赛的其他天才选手,不公平。在舆论铺天盖地的助推下,江苏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都已经向姜萍伸出了橄榄枝。如果姜萍靠硬实力打进决赛,继续在数学领域搞深度研究,那是无可厚非的。

可如果靠不公平竞争,上名校,读服装设计专业,那就不是埋没自身的天赋了,而是对高考、对教育体系的不诚实,也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另一名考生的名额。要查证真相,也不难,就看姜萍在决赛中,能拿下多少分了,与其他11名考生的差距有多大?因为能凭自身实力打进决赛的,分数绝对不会比其他11名参赛选手,差太多。不是我们不相信姜萍,而是在我们中国,一些教授的孩子才上初中,就开始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了,还有些文学院院长的孩子,小学就开始刊发诗歌,仿佛才华也能通过血脉遗传。所谓的“天才”背后,真天才太少,假天才太多。

决赛,才是真正的天才之间的比拼。人生不是爽文,每一分成绩的背后,都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姜萍的实力究竟有没有超越中科院大学博士刘奔?决赛成绩一出,就可见分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