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推行元年第一炸,银行卖理财被判赔偿客户损失56万

资管新规推行元年第一炸,银行卖理财被判赔偿客户损失56万
2022年01月22日 10:54 易懂才精

新年伊始,银行又开始大力推销理财产品了。不过,银行因为卖理财产品遭到棒喝: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二审民事判决书,维持一审判决,中行濮阳分行赔偿客户舒某购买理财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56.8万元及利息,主要依据是推销时没有向客户告知案涉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性。

在过去的2021年,2831家银行机构被处罚,收到5205张罚单,合计被罚25.9亿元,房地产相关违规行为、理财业务等领域也成为2021年受罚“重灾区”。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实施,买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了,以后购买要提起十二分精神。

1

推销理财产品导致客户亏损,中行被判赔

一名储户2017年10月份到中行濮阳分行办理业务时,在理财经理推介后于该行购买了5支基金理财产品,共计320万元。不料之后发生亏损,这位投资者共损失本金近57万元。之后,该投资者将该分行告上法庭。

法院一审判决,银行赔偿舒某经济损失57万元及利息。之后,银行提出上诉,2021年11月,二审宣判,上诉被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在此前的另一个案例也曾引发业内关注。

2015年5、6月杨某在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工作人员的推介下购买了多款理财产品,包括两款明星私募基金产品。四年后,本金损失数额总计为249,959.92元。杨某起诉平安银行沈阳分行,法院认为银行未尽适当性义务造成客户损失,平安银行沈阳分行最终被判承担责任比例为65%。

据媒体报道,在销售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向杨某出示金融产品相关说明条款文件,如相关业务规则、投资说明书、资产管理合同等,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也未将杨某签署的相关文件交付给杨某。

2

银行理财产品泛滥,储户云里雾里掉入陷阱

这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泛滥,从客服电话推销到银行网点推销,银行可谓异常卖力。银行工作人员重点提及收益,对风险的提醒却含糊其辞,最终会有不少人被说得云里雾里,认为理财不会亏钱,忽视了风险购买了所谓的“理财产品”。

买之前客户经理会说:“理财收益每年保证多少多少,不可能赔本的!“但是事实上,赚了钱的话还好,他会和你说还好你当初信了他;假如赔了钱,他就不认账了,因为投资有风险,产品投资风险应该是“买者自负”,和银行没有半毛钱关系。

银行也应该评估客户的风险等级,再推荐给客户适合的产品。而一般选择存银行的人自己并不会选择理财产品,所以银行的客户经理就选择对他来说最有利的产品进行推荐,导致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不匹配,最终造成不好的结果。

其实固定收益类产品,并不是像有些资料宣传或储蓄者想象的那样“只赚不赔”,该类产品巨亏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

一是流动性原因。因为该系列所投资产存在期限错配(即期限6个月的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却是超过6月、1年甚至更长期限的资产),当产品面临流动性压力时,底层资产可能无法全部及时变现,导致兑付出现问题;

二是底层资产违约。本次亏损的本金比例较高,猜测这点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此产品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范围主要为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如果所投的债券出现违约,可能导致资管产品的本金出现大幅亏损。

3

高利润下的诱惑,大行也在裸奔

银行人员推销理财的理由无非以下两点:一是任务,二是收益。

银行除了固定的拉存款业务要求以外,还有理财销售的任务,所以说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理财产品,以达到业务量。

而另一点就是,理财产品的销售佣金远远比存款的佣金高。尤其是长周期保险类的业务,佣金少一点20%,高一点60%。所以说银行为什么会大力推销保险的业务,原因就在此。

在负利率时代和房地产调控叠加经济疲软的形势下,银行靠传统的吃利息业务力有不逮,而增量客户增长有限,只有深度开发存量客户和发力创新业务,才能巩固高端优质客户、争夺客户资源,毕竟比起利息的那点利润率,理财产品的诱惑力大得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利润之下不免有出格者,在高诱惑面前,不少商业银行触犯了红线,也有不少大行参与其中。

在过去的2021年,银行业处罚力度创了三年新高。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共开出5205张罚单,合计罚没25.9亿元,2831家银行机构被处罚,其中农商行和国有大行罚单数居前,股份制银行受罚金额最大,超8亿元受罚金额占银行总体罚没金额比例超过30%。

从处罚案由分布来看,房地产相关违规行为、理财业务等领域也成为2021年受罚“重灾区”,2021年房地产相关罚单数量猛增超过1倍,重罚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理财业务则为大额罚单重罚的重要领域之一。

5000万以上的超大额罚单高达8张,除了中国进出口银行7345.6万的超大额罚单以外,其他7张超大额罚单均涉及理财业务违规,具体涉及理财产品相互交易、理财产品调节收益、自营贷款承接本行理财融资、使用理财资金偿还本行贷款、违规使用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购买本行转让的信贷资产、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未有效分离等违规行为。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的上述大额罚单均主要重罚理财业务违规行为。

上述理财产品违规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理财业务未与自营业务相分离、理财产品之间相互调节收益、违规提供承诺或担保、理财资金投向违规、销售环节违规等。

4

今年不确定性加大,买理财产品须警惕风险

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理财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但2022年面临来着诸多不确定性,比如全球疫情,比如美国加息,比如中美贸易等,反映在金融市场,会有波动起伏。资本市场的钱也会越来越难赚。

2022年也是资管新规正式施行的第一年,理财产品保本也成为过去。

过去银行违规兜底,承诺刚性兑付,所以才导致大家忽略了其中的风险。现在资管新规正本清源,要求理财产品回归其“代人理财“的本源,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一方面,优先考虑安全的朋友可以考虑存款;另一方面,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朋友可以选择理财产品。

随着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落地实施,对理财产品的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范。有专业化的发行机构,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有更加专业化的理财设计方案。这些正是保证新规之后的理财产品更加安全的法宝。

甚至对于退休老人们,监管部门推出了专门的养老理财产品,当前正在4个城市试点,今年应该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老理财产品的特点是在风险等级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不过,无论做任何投资,都需要了解清楚之后再去投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