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首届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举办,并召开数字影像库专家座谈会
9月26日,记者从北京国际摄影周获悉,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以“大好河山”为主题的“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将于10月中旬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旨在全方位展示京津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新时代京津冀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成果,以文化遗产影像诠释文化自信,助推京津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协同发展。
项目共征集到超过5000张投稿作品,经过筛选,最终选定400余张入选作品进行展示,这些作品会在现场的触摸互动查询系统中全面展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70多幅作品还将以实物形式在现场进行展览。
当天下午两点,《遗产影像:融合中的科学与艺术》专家座谈会如期而至。座谈会涉及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大数据库建设情况、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数据标准的建构以及如何动员全社会力量记录和保护文化遗产等内容。
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是指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在内的数字基因库,包括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物理信息、非物质性信息,民间传说、口头传说以及其他工艺材料等信息内容整理。北京国际摄影周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总策划,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在主持座谈会时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而影像记录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尽管我们竭力保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仍面临逐渐消逝的风险,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若我们能留存影像资料,它们便能在数字世界中永恒流传。”
此外,在文化遗产的修复过程中,数字化的资料同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国家博物馆当前正举办的“浴火重生”展览为例,展览生动展现了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历程。巴黎圣母院自12世纪建立以来,历经多次修复,其中19世纪的修复工作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刺客信条》的设计师对圣母院阁楼进行了精细的数字化记录,使得游戏中的环境高度真实,这一行为在修复过程中竟也发挥了其史料价值。“因此,我们深信,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记录,都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积极作用。”王昱东说道。
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会员、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未名文博研究中心主任刘保山指出:“我们之所以致力于推动遗产的信息技术系统建设,是因为我们深知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他进一步介绍,当前国际社会对遗产保护的理念视角是综合性的,它融合了专业理念与专业方法,被称之为“culture mapping”,收集遗产过去的历史沿革、实体信息、非物质性信息,包括民间传说、口头传说以及其他工艺材料等背景信息都被视为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正处于初步构建的关键时期,得益于河出图智慧文博提供的引擎支支持,影像库建设的成本低、效率高,且可以与国土空间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背景信息进行关联,当前其核心任务在于明确每份影像数据的时空坐标,即确保每份资料均附带精确的时间标记与地理位置信息。据刘保山透露,“在此坚实基础上,我们正着手系统性地梳理并优化数据基准点,以此为标尺,旨在长远规划中绘制出一幅遍及全中国的文化遗产影像分布图谱。”
展望未来,刘保山强调,“首要策略是利用现有数据技术,精心策划一系列凸显地区文化底蕴的特色专题展览,旨在凸显京津冀各地独特的文化风貌。其次,希望充分利用数据库中已积累的VR资源,包括中轴线、大运河、长城等重要文化遗产,通过将摄影艺术与VR、三维建模等虚拟展览技术巧妙融合,为观众打造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观赏盛宴。此外,这一融合结合数据分析手段,有助于辅助鉴别图像的真实性,打击图片造假行为。
在场的专家们对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的建立一致表示认可,并对建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遗产影像的科学与艺术融合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北京大学校友摄影俱乐部会长刘学红分享了“公众参与的摄影实践:西山地区遗产记录的启示和影像拍摄情况”;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探讨了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数据标准的建构,博物馆文物信息数字化录入存在的问题,包括其准确性、完整性等,以及对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宣传工作,并强调了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标准规范的重要性,还进一步提出了博物馆工作在文物及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功能与责任。
与会专家对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的创建表达了高度赞誉,并在随后的发言环节中,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讨论。他们围绕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策略、文化遗产影像资源在设计创新领域的融合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记录方法、数据库建设对文物普查工作的促进作用、如何在确保数据库内容专业性与准确性的同时保持平衡、以及数据库存储与维护成本的控制与可持续活化利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为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的持续优化与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路。专家们还就文化遗产影像元数据标准文本的具体修改建议给出了详实的反馈。
本次座谈会由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中国艺术摄影协会携手举办,邀请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故宫博物院、人民数据、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天津市博物馆学会、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校友摄影俱乐部、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北京歌华公益联盟、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专业机构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会讨论。
(文章根据中国工业报记者文章整理,原文标题《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首届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将办》,作者:张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