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将到地球,ESA:不与中国合作ILRS,嫦娥七号、八号没定

嫦娥六号将到地球,ESA:不与中国合作ILRS,嫦娥七号、八号没定
2024年06月17日 11:14 环球科学猫_Gscat

欧空局(ESA)又膨胀了?外媒公开指出——嫦娥六号之后,欧空局(ESA)可能终止与中国的月球合作,这是什么情况?

的确,这消息来得真奇特,欧空局(ESA)才在中国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登月。

并且在联合任务之下,完成了月球背面采样,采集完成之后,还发表了祝贺,这一下就要变脸了?咋回事?下面就详细看看。

嫦娥六号月壤即将抵达地球

没错,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之后,无数双眼睛都看到它的动向,因为它的月球样品太特殊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虽然此前也进行过10月月球采样,但都是在月球正面进行的。

所以,这还是第一份月球背面样品,无数的月球谜底都等待我国嫦娥六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进行揭开。

不仅我国希望快点拿到这一份样品,世界不少国家也在期待,包括美国在内,就算是人人都知道的“沃尔夫条款”问题,但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都发表了祝贺,并且在前面也公开说明了,希望中国能够分享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的样品。

不过,在该问题之下,我国也回应了,那就是中美航天合作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根源在于美方‘沃尔夫条款’等国内法,阻碍了两国航天机构正常交流对话。

毛宁说——“如果美方真心希望推动中美航天领域交流合作,就应该采取务实举措,清除这些障碍。”

所以,这下大家应该知道嫦娥六号的独特性了吧,真的是太受到关注了。那到底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呢?

其实说简单一点,人类有了月球正面的样品,月球背面样品的带回,将填补月球样品的空白,对丰富人类月球起源和演化认知、更好地了解地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其次,人类从采集的月球样品研究情况来看,对月表的覆盖是不超过8%,如果想更深入研究月球演化,样品覆盖比例越高越好。

另外,月球背面样品岩石的类型,将影响到科研人员对于月球演化模型的推测,有可能得到重大突破。

而这一次我国嫦娥六号采集的是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的样品,不仅可以推动月球演变历史数据,甚至还可能找到月球的月幔,还有可能拿到月球前所未有的“新矿物”等等。

那么,建立在这些问题之上,大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关注非常高,而从时间来说,预计在6月下旬返回,具体时间预计是在6月25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所以,嫦娥六号月球土壤将抵达地球,真的是令人激动的时刻。然而在嫦娥六号之下,外媒爆出了一个月球探索的新消息,也是让人很惊讶。

外媒:ESA没决定参与嫦娥七号,八号,不与中国合作ILRS

的确,这消息来得又是比较令人惊讶,嫦娥六号任务之下,中国带上欧空局/瑞典的国际有效载荷,并使得欧洲具有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了解的历史成就,使用月球表面负离子 (NILS) 仪器的欧洲团队确认其科学任务取得成功。

该有效载荷首次探测到月球表面负离子,获得了月球表面发现的新等离子体成分,为空间物理学以及月球探索新时代的载人及机器人任务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而后面,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欧空局(ESA)与中国的合作应该会顺其自然的进行了,结果,又来了这样的一招,的确有点不应该,这是怎么回事?

按照外媒指出——欧空局国际关系主管卡尔·伯格奎斯特对SpaceNews表示,在嫦娥六号任务之后,还没有决定继续在嫦娥七号或八号上进行合作,也就是没有决定接下来的探月任务合作,但如果没有合作,这可能标志着欧空局与中国月球合作时代的结束。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抛开欧空局(ESA)的单独任务来说,欧空局(ESA)也并没有看到独立项目合作。

因为在嫦娥六号之中,准确来说是瑞典合作。

同时,嫦娥七号还是有欧空局(ESA)成员国,嫦娥七号我国已经宣布,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搭载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共同飞赴月球,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这里面不是有欧洲成员国吗?所以,欧空局(ESA)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单独性合作,这样说大话有点过了。

成员国不是还在合作吗?这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欧空局(ESA)的说法有点“全包围”了,夸张成分。除非嫦娥七号彻底没有欧空局(ESA)成员国,再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对于欧空局(ESA)肯定了将不会参与中国主导的国际月球研究站(ILRS)项目,这个倒是很明确,那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面他们也是明确指出了,这里面有俄的参与,所以,就不会与中国合作ILRS项目,这的确也奇特,世界虽然常常说“科学无国界”。

但现实告诉大家,这句话也只是建立在口上。所以,不合作就合作,无所谓,而且ESA合作还需要谨慎,我这也算不上偏见。

此前——ESA宣布不跟中国载人合作

的确,这一件事情在2023年初发生,本身大家都以为欧空局航天员最先进入中国空间站。

主要是中欧此前也进行了相互的培训,可以说一切基础性的任务都做好了,结果ESA宣布了,不跟中国进行载人合作,那么这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那么在新一轮的任务合作之下,肯定需要警惕才行。

虽然说,我国航天一直保持开放,希望所有国家一起合作,共同发展。但是从长远来讲,也要避免随时“放鸽子”的问题出现,不然这样会影响任务的执行。

所以,无论欧空局(ESA)会不会与中国进行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合作,这些其实都影响不大,因为主要就是我国执行,他们就是搭载有效载荷。

而月球科研站不合作,带点偏见,反而更好一点,不要半路闪退,重要组建的时候来放鸽子,那就影响就大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