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中国可重复火箭重大突破,首次10公里降落,大目标实现更近

好事,中国可重复火箭重大突破,首次10公里降落,大目标实现更近
2024年06月27日 16:32 环球科学猫_Gscat

好消息,中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重大突破了,看到这个消息,可以说有点小激动,是好事,毕竟这是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展一步。

当然,可重复火箭的发展,在世界航天也是在不断推进之中,不可否认,马斯克努力打造可重复火箭,还是走在了前面,但承认差距没的问题,只要自己努力,打造出自己的可重复火箭,这才是关键。

而且,中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未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我国都在全面突破之中,那下面就来看看,这一次突破有多大的变化。

首次就是10公里降落,中国可重复火箭的重大突破

没错,我国这一次还是第一次测试就是高难度的测试,居然首次就是10公里降落,这凸显了我国可重复火箭的技术稳定性。

来自航天中心发布消息指出,在6.23时段,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在这一次测试的过程之中,是我国一款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先前测试。

按照报道来看,在升空之下,着陆的精确度也相当高,那到底有什么突破呢?

那就是在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之后,该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然后进行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而在测试的过程之中,我国总计是用了6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完成了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缓速下降五个阶段,实现“起得来、控得准、展得开、落得稳”。

所以,这意味着整个可重复火箭的突破已经全面完成。当然,在宣布的时候,我国说的是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其实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远比10公里高很多。

所以,我国首次进行测试,就是进行了一次高难度的挑战,除了突破上面的核心技术之外,在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大推力强变推可复用发动机技术、双低温增压输送技术等方面,也实现了大突破。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的测试为我国全面进行下一步可重复火箭的整装发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是我国可重复火箭的一次大突破,这是绝对性的好消息,接下来,我国研究团队将进行重复使用运载火箭7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这也是令人比较期待的。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到底有什么用?中国的大目标可以实现了

的确,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究,其实最终的目的那就是多次使用分摊费用来降低运载器的生产与发射成本。这样的发展,有利于未来航天的高速运转。

不过,我国在快速实现可重复火箭突破之下,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大目标,那就是进行“星网”的建设。我国是有多个星网的组建,最受关注的就是G60、GW编码的火箭,我国将快速进行发射,其中两个星网总计是要发射约2.8万颗卫星。

所以,如果没有可重复火箭,要将这些卫星送到太空之中,这消耗的成本是相当高。但是有了可重复火箭就不一样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实现全面的突破。所以,只要看到可重复火箭的突破,都非常期待其快速运用起来。

而且,我国G60星座的卫星研究已经全面推进,很快就会转入高速生产并且进行发射。

在2023年底的时候,我国就宣布了首颗商业卫星在工厂里下线,未来两年,将计划制造 300 颗卫星。"这些卫星最终将乘坐火箭升空,并构成 "G60 星链 " 的庞大星座系统。所以,其实最关键就是差这一款火箭了。

我国整个任务的推进,必然也就非常快了。所以,看到可重复运载火箭的突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星网大目标是可以实现。

而且,就算是没有这一次的突破,我国可重复火箭也将进入到新阶段,在2024年之中,我国多款可重复火箭的发射计划已经全面推进,这也是我说的我国可重复火箭在大规模爆发的原因,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有可重复火箭的发射准备。

中国至少7款火箭推进

没错,除了这一次可重复火箭的突破,其实我国至少有7款可重复火箭的发射,包含了: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长征8R、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长征6X、星际荣耀公司的双曲线二号、翎客航天公司新航线一号、立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天梦号、蓝箭航天公司朱雀二号,深蓝航天星云等火箭。

在2024年的时候,我国就有2款可重复火箭发射,那就是" 星云一号 ",该火箭2 级火箭采用 "9+1 台 " 雷霆 -R1 发动机构型,改进型版本可载重 4-6 吨,箭体直径 3.8 米,使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还有一款就是天兵三号。

其性能对标 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直径 3.8m,起飞质量 590t,近地轨道运力 17t,太阳同步轨道运力 14t,采用大推力、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目标率先实现国内一箭 30 星以上的群打能力,首飞后三年内可每年商业发射 30 发以上,着力解决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中“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

所以,这两款看看在2024年会不会给大家开创中国可重复火箭的历史,真的值得期待,从趋势来看,至少2024年将或诞生第一款可重复火箭,应该问题不大。

星云一号的测试一直说在今年年底,而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与批产化工作正全面提速,按计划将于2024年7月完成首飞,比原计划推迟一个月,大家可以锁定一下时间,这就是我国可重复火箭的发展状态,期待早点全面突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