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结构及生活方式显著变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等患病率显著增加,使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脂类在血管内皮下沉积的代谢性疾病,而炎性反应贯穿于斑块发生、发展及破裂的全过程。颈动脉斑块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心血管疾病专家孟毅主任经常对患者说,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斑块脱落易致脑卒中,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因此,防治心脑血管病应从早期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入手。
本文由孟毅心血管工作室人员(微信号:yty6394)整理:
如今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以外的多向性效应,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等作用,可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因其价格昂贵、不良反应较多等弊端,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孟毅主任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整体综合调治优势,在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上凸显其临床优势,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辨证论治,能安全有效的减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中医虽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名,但有类似病变及其临床表现的论述,经常将其划分为“眩晕”、“胸痹”、“中风”等范畴。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孟毅主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源于内因:疾病初始阶段为本虚,由于年龄增长导致肾中阴阳精气渐耗,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调,肾阳渐亏,肾精不足。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致脾运失健,痰浊内生,阻塞血运,引起血瘀,痰瘀互结,胶结成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痰瘀在患者体内停滞,风痰瘀热等共同促进病情进展,并且患者生活环境影响,如:环境污染、饮食失节、多逸少劳、情志失调等综合因素,进一步加重阴阳失衡,后天脾胃不及给养,气血津液水谷精微不归正化,都会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故孟毅主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痰瘀互阻为主要病理基础,其中尤以肾虚为关键。临床治疗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表现,分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等症型,并根据分型给予对证治疗。
某位65岁的侯姓患者于孟毅主任处就诊,自述头晕伴胸闷气短2个月余,舌质偏红,少津,苔薄黄,脉弦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血压最高达150/95mmHg。后续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 ST-T异常,心率变异性偏低。颈部血管彩超提示: 右颈动脉内膜增厚,左侧颈总动脉膨大部混合性斑块形成,最厚约0.18cm,未导致明显狭窄。
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不足),胸痹(心肾阴虚)。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2级(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孟毅主任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中药,治法为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选用天麻、钩藤、决明子、当归、瓜萎皮等药物配伍。
孟毅主任认为该患者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可以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后续侯姓患者坚持口服中药3月余,期间根据病情变化酌情改方,头晕、胸闷等症状未发,复查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右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左侧颈总动脉膨大部混合性斑块形成,最厚约0.06cm,未导致明显狭窄,斑块较前明显缩小。
孟毅心血管工作室(微信号:yty6394)致力于减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除了肝阳上亢、心肾阴虚导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脾肾亏虚、痰瘀互阻等证型的患者通过中医特色诊疗也能得到显著改善,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增大、脱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孟毅主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时除了注重补益肾精、调理阴阳,须缓慢渐进,用药需“时时顾护脾胃”,先天后天互相滋培,软化斑块、降低血脂的同时增强体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慢性病变,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患者的配合与坚持至关重要,合理的辨证治疗才能减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