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鲜卑人曾建立起一个小国,没有职官和军队,叫乙弗勿敌国

在青海,鲜卑人曾建立起一个小国,没有职官和军队,叫乙弗勿敌国
2024年03月27日 11:26 作家路生201807

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之后,从容地对下臣们说:“陇西不过区区几个郡罢了!因为战乱,竟然分裂成十多块地盘。乞伏乾归在河南发号施令,段业在张掖恃仗军队横行,暴虐的压人苟延残喘,占据姑臧。我凭借着父亲和哥哥遗留下来的功业,意欲平定西夏,兼并弱小之国和攻打愚暗之邦,这三处先打哪一处?”

杨统进言说:“乞伏乾归本来就是我们的部属,最终一定会归附。段业是个儒生,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有权势的大臣独断专行,由不得他自己,到千里以外去攻打他们,粮草的运输断绝,而且他们和我们友好,答应了和他们共担患难,如果乘他们危难而攻打他们,不是义举。吕光衰老,继承人吕超年幼无知,两个儿子吕纂、吕弘,虽然有文武之才,但是互相猜忌。如果大王率兵攻打,他们一定会临阵败逃。最好是派车骑将军镇守浩亹,镇北将军占据廉川,乘着敌人的空虚轮流出击,多方面扰乱他们,敌人援救右边就攻打他们的左边,援救左边就攻打右边,使吕纂疲于奔命,使他们的人不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兼并弱小攻打愚暗,就在此举,不出两年,就可以坐定姑臧。姑臧攻下以后,其余二寇不等我们前去攻打,自然就归附了。”

秃发乌孤认为此话很对,暗中有了吞并的欲望。

这段对话出自《晋书》是南凉建立政权后,秃发乌孤和部下杨统进的段对话,杨统进的回答很有智谋。但是人们也可以看到,因为战乱一块完整的地方被分裂成十多块小地盘,让秃发乌孤不知道怎么去打仗、去统一了。这很不幸,让秃发乌孤多少有些头痛。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大家都喜欢从地理的角度把河西走廊称为中国之臂,要知道,这臂膀是在连着身体的情况才能发挥出其作用,否则就是一条死胳膊,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走廊的那些小政权就是最好的说明,它们的命运都是短暂而又短暂的。

今天,人们都知道,河西走廊这一地区在汉武帝时期最初设立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至昭帝时期,又设立了金城郡,从而合称为河西五郡。金城郡于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县(今甘肃永靖县盐锅峡镇),领允吾、金城、(今兰州市西固区)、榆中(今县境甘草店)、令居(今永登县西北)、允街 (今兰州市红古区花庄)、枝阳(今兰州市红古区岔路村)、袍罕(今临夏县双城镇)。浩门(今永登县连城)、白石(今夏河县境小麻当)9县。金城郡所辖地域,当然包括南凉国都所在的乐都,秃发乌孤想要在这个区域上做些“连体”的事情,但最终因为力量弱小失败了。

金城郡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西去青海、新疆,北上内蒙古,东抵陕西,南至四川,分明是一块中心区域的位置,但因为山河的阻隔,只能是相对安逸的偏僻一隅,却又因为道路的纵横,面临着注定被分割的命运。路虽然是被用来交流的,但在路上也一定有着军事力量的存在。

乙弗鲜卑,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依附于鲜卑西部大人拓跋氏,如今已经成中华姓氏之一、复姓之一。他们由今华北北部地区南移入塞,徒居于武威郡等地,与凉州的吐谷浑慕容家关系甚密。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遭到秃发乌孤的攻击,西徙于今青海湖滨,成为环湖地区早期居民之一。乙弗人落居青海后,与世居当地的鲜卑和羌人友好相处,逐步融合为一个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民族联合体,史称“卑禾虏”。又因鲜卑语称其首领为“乌地延”,汉译为“勿敌”,故《北史》称其“乙弗勿敌国”,其首领被称为“青海王”。

乙弗勿敌国辖境东以赤岭(今青海湟源日月山)为界,先后与南凉和西秦王国为邻;西逾今橡皮山不远,与徙牧于今柴达木盆地的鲜卑契汗部落接壤;北以今大通山脉为限,与乌啼等部落为邻,再北越祁连山为北凉王国辖地;南隔黄河与吐谷浑王国相望,控地东西400里,南北500里,拥众2万户(《晋书》中说有3万户),有各类牲畜数十万头(匹)。

乙弗勿敌国人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帐居,实行酋长统治。没有专门的职官和军队,平时以“帐”为单位,各自放牧;战时集男性牧民为兵,自备马匹与食物,以部落为单位组织战守。乙弗人没有成文的法律,杀人与盗马者处死,民事或为罚赔。或为杖责,以人头意向为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阶段。乙弗人的风俗与吐谷浑人大致相同,信巫教,祭山神,贫者可以盗女为妻,父兄死后收后母与嫂为妻。其衣著也与吐谷浑人同,食物除肉、奶外,还以青海湖穿裸鲤和环湖山谷中的苏子(沙棘类果实)为主食。

环湖地区水草丰美,自然条件优越,乙弗勿敌国牧业生产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相对富裕,引起周边国家垂涎,像当时那些河西那些因为战乱被分裂成十多块小地盘的小国一样,最终还是被消灭了。

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北凉冠军将军伏恩率骑3万,越祁连山深入环湖北部地区,掠夺乌啼和卑禾虏2000余户及其牲畜北去。次年,南凉王秃发率兵7000西征乙弗,掠夺各类牲畜40万头(匹)。后因南凉亡国,所掠牲畜大多未及赶走。次年,西秦左卫将军匹达又率兵进攻乙弗,掠3000户而去。

义熙十二年(416年),北凉王沮渠蒙逊率大军至青海湖滨,迫使乙弗勿敌国降附北凉,蒙逊巡游盐池及西王母寺后北返。十四年(418年),在东邻西秦的压力下,乙弗乌地延率户十万降西秦,成为西秦王国属部。乌地延被授为“建义将军”,死后其子他子继为首领。他子将自己的儿子柯兰送往西平作为人质,但其从弟提孤不甘亡国,遂率5000户转入环湖山中,后经西秦凉州刺史出连虔说服,重新返回湖滨牧场。次年,西秦为削弱乙弗实力,“税其戎马六万匹”,引起部分首领不满。

两年后,乙弗勿敌国分裂为二;他子率5000户东移于西秦西平郡内;其余由提孤率领脱离西秦控制,游牧于环湖山区。刘宋元嘉六年(429年)正月,北凉击败西秦,占领湟水流域,西平境内乙弗国人归附北凉。不久,吐谷浑人北渡黄河占领环湖地区,提孤所部乙弗人降并于吐谷浑,以后成为吐谷浑名马“青海鏸”的主要培育者。接着,吐谷浑又占领西平,他子所率乙弗国人亦降并于吐谷浑王国,乙弗勿敌国作为政治实体的历史即告结束。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北魏一度占领环湖地区,作为吐谷浑渠帅的乙弗首领匹知派遣其子乙瓖前往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进贡,被留于魏国,以后形成洛阳乙弗族系。环湖地区的乙弗人融入吐谷浑后,成为今日青海藏族先民的一部分。

和乙弗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经历的是折掘部,即鲜卑折掘氏。原为西部鲜卑之一支,一部随拓拔氏由代北南下,进入今甘肃中部地区,后归附于鲜卑乞伏氏,成为西秦王国属部;一部进入河西走廊东部,依附于鲜卑秃发氏。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遭河西鲜卑大都统秃发乌孤的“讨伐”后,与秃发氏联姻,折掘女成为南凉王秃发傉檀王后,酋长折掘奇镇为南凉右卫将军。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南凉势衰,秃发傉檀对河西地区的统治行将结束前,折掘奇镇据石驴山(在祁连山脉东段)发动叛乱,降附北京,后又归属北魏,逐渐融于当地羌人。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丝绸之路了,因为山河阻隔,在路上总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部落或所谓的国家,但很快也都被略大一些的吞并,而略大一些的也总会在后来被更大一些的统一。这中间的讨伐与征战伴随着太多的血泪,但在历史的长河却又无声无息,过于平静,甚至让被统一成了众望所归。

为什么呢?不管是历史还是当下,不管是中国的哪个民族,都是在中国的土地上,都不希望这块地方被分裂、被切割,而人们分明都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的,都是一个共同体,都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所以,在被统一、丝绸之路完全畅通之后,我们的国家在这条文明交流的路上,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故乡,或者更直接地被称为丝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