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古变得更轻盈

当考古变得更轻盈
2024年05月02日 17:44 毒眸

举重若轻。

文|徐小怪

编辑|杨睿琦

尝一颗青梅,讲到7000年前的古人调味方法;夹一块午餐肉,讲到2000余年前的秦朝军食;吃一串钵钵鸡,讲到清末时期文人雅士的AA制聚会……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抖音上,一位考古系教授火了。

这位教授名为张良仁,来自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视频里,他经常带着标志性的棒球帽行走在大街小巷,一边探店品尝美食,一边以美食探店为切入口讲述考古文化知识,以轻松且具有反差萌的风格获得了大批年轻网友的喜爱,被网友们评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孤独的美食家》”,也被抖音评为“稀缺优质知识创作者”。截止发稿前,张教授的账号粉丝已突破200万,视频最高点赞量突破10万。

张良仁教授个人账号(图源:抖音)

在张良仁教授的带动下,不仅一些冷门小店宾客满座,更有一些年轻人主动走进博物馆,主动深入了解考古文化。近日,毒眸(id:DomoreDumou)与张良仁教授和其运营负责人戴运哲聊了聊,分析如何借助短视频让考古文化深入浅出地走近大众。

“一方面,考古生产知识,学者有责任向大众传递分享我们获得的知识。另一方面,用户也生产知识,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劳动中积累了很多知识,学者也需要相互学习。因此,短视频可以将学者与用户双方的知识整合到一起,这是一个交互循环,互相学习的过程。” 张良仁教授说道。

张良仁教授受访(图源:抖音)

美食探店+考古,南大教授火了

张良仁教授做抖音账号可以说是“无心插柳”,也可以说是“被现实所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曾饱受科研经费短缺的苦恼,没想到短视频成了最终突破口。

张良仁教授今年55岁,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已经37年,198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并在1996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硕士学位,而后于2000年赴美留学,开启了世界范围内的学研生活。

张良仁教授授课现场(图源:红星新闻)

迄今为止,张良仁教授的足迹遍布全球,用他自己的话说,“访问和发掘过的国家,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而随着对世界的探索逐渐加深,海外考古成了他的主要方向,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冷门小众的方向,经费困乏是最大难题,在5年前的一次海外考古活动中,他就曾因费用问题被迫中断了挖掘任务。

这让张良仁遗憾不已,也让他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2023年夏天的一个偶然机会,张良仁结识了新媒体创业者戴运哲,戴运哲有着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两个人一拍即合,“张良仁教授”的抖音号应运而生。

新媒体创业者戴运哲(图源:抖音)

注册抖音的教授并不少,张良仁和戴运哲需要找到差异化定位,戴运哲想到了流行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建议教授以“美食探店+考古”的方式制作内容。戴运哲认为,民以食为天,美食能最快能吸引大众,以及考古相对深奥,与接地气的美食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反差吸引力。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图源:豆瓣)

张良仁很认可戴运哲的想法。在他看来,考古学是内容丰富的学科,与大众日常的吃穿住行都相关,而美食是大家都关注的品类,从美食入手做考古相关的短视频可能更易于让大家接受。

基于内容定位,戴运哲很快组建好团队,制定了工作流程。首先,团队要做调研、实地探访;接着找资料写脚本,张良仁教授提供脚本思路和资料、审核内容的准确性、呈现资料中较为精彩的部分,其他内容则由年轻的文案团队编写;之后再进行实际拍摄。戴运哲透露,从策划、脚本、拍摄、剪辑到修改,完整制作一支2~3分钟左右的视频大约为3天时间。

凭借张良仁教授的专业度、亲和力和戴运哲的运营思维逻辑,抖音“张良仁”教授自8月上线首支视频至今,总点赞量已突破200万。品牌合作的价格也从3万涨到了12万,范围覆盖游戏、餐饮、文博等众多领域。更意外的是,半年时间里,张良仁教授的美食探店视频也为80多个宝藏小店带去了生意。

张良仁教授美食探店记录(图源:抖音)

戴运哲还说到,继“探店南京”之后,未来张良仁教授将会走到更多地区,带着大家感受全国乃至范围内的美食与考古文化。同时还计划课程开发、图书出版、短剧创作、文旅合作等项目,打造张良仁教授特色IP产业链,以更多的渠道和形式传播考古文化。“知识不应该被专家垄断”,张良仁说道,“知识因平凡而伟大” 戴运哲则这样补充。

考古文化传播,从重到轻

张良仁教授的爆火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前的易中天、刘心武等“文化明星”,不同的是,从前的教授“红人”站在电视台的演播厅,穿着立襟正领的西装或中山装,显得高高在上,而现在的教授“红人”穿梭于街巷,笑看人间烟火,更接地气。

易中天(左)刘心武(右)

这传播方式变化有关。伴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及对应传播方式的变化下,考古及衍生的文博文化正在经历从“重”到“轻”的传播过程。

早些年间,受限于媒介科技手段,考古知识更多在校园和专业领域传播,面向大众也多通过书籍或讲座等偏学术的形式,圈层效应明显。

而后,随着电视走进全家万户,相关节目或者影视作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起初,纪录片成为了一种主流形态,只是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多为真实影像和专家讲解结合的方式。

后来,为了增加内容的可看性和趣味性,节目愈发看重与观众的互动性。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以艺术品收藏和品鉴为主题的节目《鉴宝》,以民间收藏为对象,邀请专家鉴定评述、观众竞猜藏品价格,用专家和收藏者面对面互动的轻松方式,降低了大众接触文博的门槛。

节目《鉴宝》(图源:豆瓣)

不过,由于时代特性,《鉴宝》仍存在很多局限。张良仁教授表示,现在看来,《鉴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尽管通过大众对文物的好奇和喜爱,在文博传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文物背后的更多故事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并没有被挖掘。

2017年的《国家宝藏》则在文化深度上进步良多,节目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用更高级的电视语言呈现文物的“前世今生”,助力文物“活”起来,试图让观众更深度地感受文物身上流动的文化,即通过无生命的文物,讲述有生命的文物故事。

“国宝守护人”(图源:豆瓣)

与《国家宝藏》同年诞生的纪录片《河西走廊》放弃了传统的纪录片内容形式,用电影级别的制作标准和“叙事结合”的内容形式,演绎了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更是通过现代视角简述历史事件,以民俗生活、经济战略、学术研究、艺术宗教等多维度展现历史文化。

纪录片《河西走廊》(图源:豆瓣)

在制作上,《国家宝藏》和《河西走廊》类似,都是以高标准打造宏大精致的风格,内容精彩、可看性高,更像艺术品。但是相应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让部分受众觉得有距离感。

同期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则在视角上更接地气,用故宫工匠的日常将文化传播讲得细腻、温软且富有人情味,拉进了文物和普通人的距离,并且展现了历代匠人在文保领域的努力和魅力,进一步降低了大众与考古领域的门槛。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图源:豆瓣)

而在短视频流行后,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紧扣海外文物的历史故事和大众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了难得一见的“破圈”的作品。现在,张良仁教授更加“轻装上阵”,用小小的手机镜头,即能使“考古文化”传播充满轻便感、互动感与专业性。

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图源:抖音)

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本质是信息的挖掘、存储和流传。在这方面,如今的短视频已构建出一个的超级媒介场景,可以结合自身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时代的连接能力,以更生动有效的方式,逐步帮助文化遗产实现更低门槛、更广覆盖的社会传递,助力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获得“永续的生命”,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