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下周大盘能否继续上攻,A股或将迎来最长牛市!

中国股市:下周大盘能否继续上攻,A股或将迎来最长牛市!
2019年01月16日 10:23 汇证财经

最近看了一个学者的文章,讲到过去07年股市的暴跌消灭了中国刚刚萌芽的中产阶级。他算了一笔帐,从07年上证股指6000多点的高峰,到目前2449点的水平,股市缩水24万亿。以八千万到一亿股民计算,每人损失20-25万,这几乎吞噬了中国中产阶级近十年攒下的货币收入。他的由此产生一些结论我是赞同的,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本能引起了我的怀疑:首先每个人损失这么多,从直接的判断上讲是不可能的,中国人绝对没有这么有钱。但是缩水的市值跑到哪里去了呢?股民存在证券交易所的钱凭空消失了吗?股民真的损失了这么多钱吗?

我自己思考了一会,觉得自己大致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是不能肯定,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问到这么问题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答复都有,有相当多的人是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举证的例子非常恰当,但是很多人绝对一团浆糊,因而表现得异常地义愤填膺。我又问了身边同事和朋友,市值蒸发真的是股民损失了那么多钱吗?他们有的也炒股,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回答出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动了念头写这篇文章,看了五六篇明白人讲述的参考文章之后,我觉得千万不能再看了,不然觉得话被人说光了,就没有写作的念头了的。

归纳网上的错误的观点,包括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误解,有如下几条:

1.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的赌场,考虑国家的印刷税和交易费用,甚至是“负和游戏”。

2.蒸发的市值就是股民的实际损失,股民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股市,结果打了水漂。损失的市值被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商、承销商、境外投资机构、国内大型投资公司和少数先知先觉的人瓜分了,散户承担了大部分的损失。

3.市值蒸发抵消了等量实际

GDP

的增长。如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讲,“股市最近半年的下跌,已经令全国各经济领域在同期创造的财富总和全部化为乌有,意味着中国劳动者在今年上半年全都在白干活,统统做了无用功,甚至还欠了1万多亿元的债。”

咋一看,似乎全都对,甚至忍不住和被套的股民一样要义愤填膺了,其实事实没有这么糟糕。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股票市场是零和市场吗?不一定。

如果不考虑股市的分红,也不考虑政府的税收以及交易费用,那么股市的确是零和游戏的赌场。每一笔交易,有人买,有人卖,买卖的数量刚好相等,有人赚,就有人赔,数额刚好相等。这个时候市值不管上升,还是下降,钱都在股民内部流动,从一个口袋流到另外一个口袋。哪怕一只值10块的股票,被炒到1000块一股,最后跌到5块,损失的950元也没有凭空的蒸发,只不过相当于最后接手的人替前面赚了钱的人买了单。也可以说,股市确实是一个赌场,合法的赌场。

再加上税收和交易费用的因素,那这个股市就是负和游戏。不管有没有人加入或者退出股市,依然有人赚,有人赔,但整体而言,股民是损失的,因为股民实际投入的总钱数只会是越来越少,交易越频繁,损失越多,少的钱被国家以税收,以及证券公司以交易费用的形式赚走了。这个过程中,也并没有实际的钱因为市值的波动凭空蒸发。

再加上分红的因素,如果上市公司派发的红利大于税收和交易费用之和,股民投入的钱增加了,就是正和游戏,反之红利小于税收和交易费用之和,股市就是负和游戏,哪怕外来的资金不断烘托着股市在上涨。

是不是负和就不好,正和就好呢?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讲?好的股市可以创造大量的分红,但是交易量太大导致税收和交易费用高于分红也是可能的。

但是好的股市能够为真正有活力的企业融资,使资金利用更有效,从而这个股市的企业在实业领域创造大量财富,让企业的职员更富有,让股民的分红更丰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股市,也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投入到股市,股民获得股票增值和分红,使消费和投资都活力十足,这对股市而言,未必是正和游戏,但是对社会而言,绝对是正和游戏的。

相反,股市如果被少数庄家操纵,把散户的钱圈走,转到国外或者非投资领域挥霍掉了,老百姓的消费和投资能力下降,经济就会萧条,同时实业搞不好,老百姓的工资也会下降,一个国家的实力就会大大受损,即使股市是正和的,实际经济则是负和的。

第二个问题,市值蒸发的损失是股民真金白银的损失吗?不是!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大盘下跌,有人损失惨重,但是也有人获利丰厚。刚才上面说的股民隐含了一个潜在的假设,即所有参与炒股的个人、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都是视作股民,然后把所有的股民视作一个整体的概念,他们内部你赔我赚的过程都可以不予理睬,不管市值怎么涨跌,股民整体真正一直在真金白银的损失只是税收和交易费用而已。所以市值的损失和股民的损失没有关系。

那么市值的增减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地说,一只股票有1000股,当前股价50元,市值就是5万元,然后其中的500股以100元交易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搭顺风车也涨到100元了,市值就是10万元了,这涨的5万元市值就是虚拟的,即持有股票的人不一定能够顺利地交易出去,若只有价格,而没有人接盘,也就不能换回真正的5万元的资本利得,即使卖出去赚了,赚的钱也是接手的人支付的,这个接手的人也是股民的一分子,股民并没有从股民这个概念整体之外凭空产生出5万的财富。

然后,其中的500股又以25块的交易价贱卖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也跟着倒霉,股票市值跌到2.5万,和最初相比,市值减少2.5万,这也是虚拟的损失,因为股民的钱整体上并没有减少,最后贱卖股票的人的钱亏损的钱到哪里去了?被被高价出手时的卖家赚走了啊!所以高昂的市值很象肥皂泡,它的体积庞大,而真正的干货不过是泡泡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而已,这是虚拟经济杠杆效应的特点。

股市暴跌的时候,谁手上的股票在高价位套现的就是赢家,砸在手上的股民就是输家。钱不过在股民内部流动,同时单个股民头的钱以存款和股票的形式在转换:我卖掉股票,就换来了存款,我买了股票,钱就流到别人那里,就这么简单。

在股市上,不出手,一切利润都不能当作口袋真真整整的钱来花;不割肉清仓把股票套现,也不算真正的损失。所以市值上涨时,好像所有人的股票都在增值,财富都在增加,没有人亏损,而忽视这种增加只是虚拟经济特有的现象,只是还没有兑现、很可能无法兑现的纸上富贵而已!狂热的股民往往忘记了在股市赚钱(不考虑分红)和在赌场赚钱是一样,赢的钱都是别的赌徒的赌资。

市值为什么会下跌?原因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暴涨暴跌,说明这个股市的投机成分比较多,本不值那么多钱的股票被炒到完全不合理的高度,泡沫不断吹大,又不断被挤破,财富就在这个过程在股民之间转移,往往是散户的钱往资本雄厚的股民手上转移。

所以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问题的结论:

1.股市可能是正和游戏、负和游戏或者零和游戏,与股市的健康与否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健康的股市对社会的贡献是正的,它能够优化资金配置,把钱配置给那些能够最有效利用资金的企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的很多上市企业把上市当作圈钱的手段,用圈来的钱来投机,而不是真正地用于实际的投资和生产,这就背离了股市存在的意义了。

2.市值的变化只是纸面上虚拟的数字变化,对整体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不造成任何实际的损失。任何时候,都是有人赔多少,就有人赚多少。那为什么股市下跌的时候,那么多人感觉亏了呢?那些高价进,又没套现把股票砸在手上的是这场赌博游戏中的最大的倒霉蛋,以中国的股市而言,这种角色多次由散户扮演的,人数众多,所以感觉市值下跌,周围的人都在亏损,他们投入到股市的钱凭空蒸发了,其实不然,他们损失的钱实际上多被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商、承销商、境外投资机构、国内大型投资公司和少数先知先觉的人賺走了,这种损失其实在高价接手股票,股市高位运行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大家开始恐惧,想套现的时候,才把损失明朗化。

3.市值蒸发挤掉了虚拟经济中的泡沫,也可能使股票低于实际的价值,但是并没有蒸发任何实际的GDP的增长,然而市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GDP增长有重要影响,所以政府一般要控制大盘,不能让它涨得离谱,也不能跌得太惨。

市值高涨的时候,就会有大量外国的钱流入股市,高价进,低价出,或者砸在手上,那么本国的股民就白赚了外国股民的钱,相当于本国财富增加;如果外国的资本流进来,低价进,而高价套现出逃,那么外国股民就白赚了本国股民的钱,就是本国的财富外流。

市值高涨的时候,股民不管是真赚了钱的,还是只是纸上富贵的人都感觉前景美妙,乐于愿意消费和投资,这样经济就会热起来,GDP也会大涨,但是与市值对应的比例是不确定的。

相反市值暴跌,股民不管是真的割肉套现亏损的,还是纸上亏损的,甚至包括那些提早套现赚钱的股民,都感觉经济开始萧条,开始压缩消费和投资,这样经济就会真的进一步萧条,GDP增长就会放慢。

所以市场投机旺盛的时候,市值一再高涨,对经济是很大的刺激,但是同时就连学生和退休的老人也把养命钱拿出来赌博,泡沫不断吹大,造成虚假繁荣,一旦泡沫挤破,成千上万的中小股民将倾家荡产,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政府这个时候往往会打压一下;至于股市一路狂跌,引发的后果就很明显了,政府往往迫于压力要出来救市。

市值的当大和萎缩效应,和帕斯卡的裂桶实验类似,桶底的压强只和桶上水管中水的深度有关,和水管的粗细无关;市值也是这样,只和股市博弈产生的交易价有关,而和实际交易的量无关。最后,我最后想再补充举个例子,说明市值是一个多么虚幻的概念。

首先要假设一个模型,因为中国的股市太复杂了,有国有股、法人股、员工股、内部员工股等等分法,一部分可以流通,一部分不能流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价格还不一样。通过这个简化的模型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实际的问题。

假设有一个股票市场,交易没有手续费和税收,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的普通股,每次最少交易100股, 股票可以任意价格浮动,完全市场调节。股市上有很多上市企业,其中有一家名为甲家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了1亿股,目前股票交易价是10元每股,甲公司市值10亿元。

假设目前甲公司的股票被两个合谋的大股东张三和李四全部持有了,那么如果法律允许,他们可以肆意操纵甲公司的市值,用很少的钱把对股市市值产生异常巨大的波动,怎么做呢?

张三只放100股的盘,每股卖40元,价格突然这么暴涨,股民还没有反应过来,李四就接盘买下了,不再交易。当前的交易价就是40元,总市值就变成了40亿,增加30亿,花了多少钱达到这个目的呢,区区4000元而已。如果股票大约只值10元的话,这高出30元就是人为制造的泡沫。

张三和李四也可以联手把股市做得很低,怎么做呢,只要放出甲公司要破产的消息,股民都被他们骗得不敢交易买入。张三放100股的盘,每股卖0.01元,李四“幸运地”接手,目前的股票市值多少呢?0.01X1亿=1百万,市值缩水了9亿9千9百万,用了多少钱呢?100X0.01=1块而已。

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但是道理类似。这个过程中,甲公司市值暴涨暴跌,对张三和李四这个股东而言,没有损失一分钱,没有变化的是对他们对甲公司100%的所有权,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当然,他们要骗散户的话,交易的量会很大,持续拉高,骗得散户一个个跟进,然后把自己手头的股票悄悄地清空,这样一来,散户就成了买单冤大头。

从股民投资行为看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

一、股民投资行为的实例分析根据我们在西安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等金融类机构的调研统计数据,除去部分无效问卷,我们对股民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整理分析:炒股人群中男性所占比例为49%,女性为48%,人数基本相当。年龄构成中,二十岁至三十岁占31%,三十岁至四十岁占34%,四十岁至五十岁占22%,五十岁至六十岁占7%,六十岁以上占4%,由此可见,中国股市的人群组成,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在校学生,都纷纷加入到了全民炒股的行列之中。

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有一个“90后”的股民小A,让人印象很深刻。从他的陈述中我们了解到,刚开始,他只是个在股市中投了几千元的学生,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只能盲目跟风,哪只股票张了,他就买入,渴望从中获取暴利,结果首次投资就损失惨重。但这并没有让他知难而退,而是选择频繁换股。他不断换股,不断交易,失败成功,全凭运气。他跟我们说,入市已经快五年了,股票已经占据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今天的股市行情,甚至有时候睡觉都会梦到股票张停。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和他一样沉迷于股市中,股票投资只是非理性思维下的一场赌博。中国的股市近年来一直不稳定,尤其是最近两年。股市的暴张暴跌引起了股民的恐慌,在这影响之下,股民的投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非理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过度投机的赌徒行为中国股市散户太多,投资者良葵不齐,贪赞与恐慌的心理普遍存在。看到有些股票一路上升,有些人根本不管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发展潜力,而是抱着赌博心态,大量进入,投机成功则大赚,失败则大亏。

2、一夜暴富与无风险套利心态“幸运儿”的故事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之下,使得缺乏专业知识的股民们相信一夜暴富的发生,忽略了高风险的存在,一心想获得高收益,这根本是将瞬息万变的股市当无风险的套利场所,结果当然不如所愿。

3、从众的心理牵引行为中国人往往有一种心理:大家都觉得好的东西肯定好。这种心理在没市投资上也普遍存在。我们在股票大厅常常听到大家在问“你最近在买什么毅票呀?”“有没有什么推荐的股票呢?”之类的问题,这些充分说明了很大一部分人在投资时根本没有经过专业独立的分析思考,只是一昧的盲目从众。

在《西方经济学》中“合乎理性的人”通常简称为“理性人”

或者“经济人”。这是经济学中对理性人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实际生活中,面对巨大的利

益夹杂着人类本身的情感因素,常常就会做出一些十分非理性的决策,盲目跟风买入,卖出,这也就使我们成为了非理性的人。而这种非理性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最终后果就是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紧荣。

中国股市似乎回到了2015年,但和2015年又不一样。因为这次股市得的不是急症,而是潜伏的慢性病发作了。“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一、消失的红利:A股慢性病浮出水面

2015年的股灾来自资金端的急性病,2018年的所谓“股灾”来自资产端的慢性病。股价的核心因素有三个: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其中风险偏好更像是一个主观的因变量,真正推动股价的其实就两个因素:要么资金端流动性多了,要么资产端公司盈利好了。2015年之前的牛市就是资金端推动。场内两融加上场外配资推动资金端疯狂扩张,导致疯牛。当清查配资导致资金端骤然收紧的时候,A股出现流动性股灾。2015年之后,资金端得到有效清理和控制,资产端盈利出现改善,整个A股(剔除金融石化)的利润增速在2014和2015年只有6.3%和-3.6%,2016年和2017年Q3分别达到了30.9%和37.9%。这样的业绩扶着A股走出基本面慢牛。但到了2018年,这个故事似乎讲不下去了,推动资产端改善的两个红利正在远去。

一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涨价红利。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启动后,上中游传统产业产能收缩,价格暴涨,成为利润改善的最大动力。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21%,时隔5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次回升至20%以上。其中原材料加工业和采矿业贡献了工业企业68.5%的利润增长,而下游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对利润增速的贡献仅占三成。翻开A股的报表也是如此,钢铁、采掘、有色、建材等中上游行业利润激增,幅度远远超过下游行业。

由于这些行业中大部分是国企,所以国企私企的利润对比也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佐证。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5年国企利润10944亿,私企利润23221.6亿。2017年国企利润16651.2亿,私企利润23753.1亿。两年时间,国企利润暴增52%,私企利润基本没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一轮利润改善并非真正的需求复苏,只是供给侧收缩导致的利润再分配,而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二是宽松监管带来的并购红利。从2013年开始,通过外延式并购改善利润就成为一种流行。对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利用宽松的再融资和股权质押收购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改善利润。对被并购标的来说,可以绕过IPO的漫长征程,实现快速退出。双方一拍即可。外延式并购的并表利润成为A股尤其是创业板的重要利润来源。2013-2015年,外延并购对创业板新增利润的贡献度不断攀升,从31.61%增至80.77%,成为创业板新增利润的主要来源。但从2016年9月重组新规和2017年2月再融资新政出台之后,这种红利开始逐步退烧。2016年上市公司定增规模创新高已是最后的疯狂,总量虽还在上升,但对于创业板新增利润的贡献度却大幅下降至42.81% 2017年上半年,定增融资数量下降了46%,融资规模下降了50%。相应的,并购重组市场也大幅萎缩。2017年并购重组审核数量仅相当于2015年的51.5%,几乎腰斩。监管强化是大势所趋,之前宽松环境带来的融资并购红利肯定是到头了。

二、杠杆的轮回:从资金端去杠杆到资产端去杠杆

杠杆永远是市场繁荣的影子,在A股慢牛的同时,杠杆的种子也在A股继续生根发芽。说起A股的杠杆,很多人会说股灾不都清理完了吗?其实和股市相关的杠杆有两种,一种是资金端杠杆,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股票,这种杠杆在股灾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另一种是资产端杠杆,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票、产业基金配资等形式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实体资产,这种杠杆在这两年并未解除,反而加速扩张。

一是股票质押。股东拿权益抵押借贷,简单易操作。2014年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回购金额为0.34万亿,2015年实现翻倍,增长至0.71万亿,2016年为1.28万亿,2017年达到1.62万亿元。这些尚未解除的质押都是实实在在的杠杆。随着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银行投非标资产受限及风险事件频发等多重因素影响,质押率有持续下调趋势。如果股价跌到警戒线,这些潜在的杠杆都是最不安定的基因,极有可能引发踩踏效应。

二是PE+上市公司。主要形式是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和产业基金。常见的玩法是上市公司做中间或劣后级,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嵌套资管计划认购优先级份额进入基金,赚取相对稳定的收益。这种规模的实质是上市公司加了杠杆,银行获得担保,双方各取所需,让这种模式迅速流行。据统计,2015年5月-2017年6月共有410家上市公司设立473只并购基金,规模超过7600亿元;2017年合计311家上市公司参与投资产业基金,数量达365只,较2016年的176增长了107.39%。但随着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的理财将逐步回归本源,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受限,这种变相的杠杆也将难以为继。

2015年股灾实现了资金端的去杠杆,2018年A股要面对的是资产端的去杠杆。当业绩红利逐步退潮的时候,资产端的杠杆风险会逐步暴露出来。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变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受到影响,抵押融资能力会弱化,再加上整个货币金融环境的收缩,资金链可能会吃紧。

这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成为目前A股最不安定的基因金融扩张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正向循环,货币金融宽松-加杠杆-资产升值-抵押增值-放大杠杆-做大市值-进一步放杠杆,但金融收缩的时候资产负债表也会负向循环,货币金融紧缩-去杠杆-资产减值-抵押贬值-被迫降杠杆-股价萎缩-质押警戒-进一步降杠杆。

希望我把市值涨跌的问题说清楚了,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明白人指正,同时能够以我之昏昏,使不明白的人昭昭。

炒股炒的是心,那么正确的炒股心态是怎样的?

1、第一个准备是要有强烈的兴趣

有了兴趣,做事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 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炒股 有强烈的兴趣,这是最基本的心态。

2、第二个准备是要有强烈的自信

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这是何等气魄的自信,我国著名艺术家默森说:“自信是成功者的第一秘决。”要想炒好股,缺乏自信是不可设想的。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炒股的技能,能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快、准、狠,是投机高手的绝技。有很多人认为很难做到,既然自己都认为很难做到,那别人一定能肯定你根本做不到。因为你自己都根本没有信心,那别人当然对你没信心。只要自己非常有信心,并不断的努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心想事成。

3、克服恐惧和贪婪。一句话,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包括证券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才能克服恐惧和贪婪。

只有你的水平达到最高境界,不但能克服恐惧和贪婪,也学会了更加的贪婪。

4、学会止损,是你炒股水平提高的标志。只有止损,才能把你炒股的损失降到最低,认赔出局,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后再卷土重来。学会止损,不但是你炒股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你走向成熟股民的第一步。当你炒股不再亏钱的时候,你的水平已经大大提s高了。

5、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对任何事情,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对事情做出理性的分析。

6、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教训,能在短时间内使你自己炒股水平有质的飞跃。有一句名言:名师出高徒。

7、学会空仓和忍耐。

只有学会空仓和忍耐,等待时机的出现,一旦时机成熟,且符合综合技术分析的买入条件,就重仓出击,相信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学会空仓和忍耐,也是你走向炒股高手的必经之路。

没有正确的炒股思路,你如何在这个市场赚钱?一洗就出一出就涨;一涨就追一追就套;一套就急一急就割;一割就飙一飙就傻!不要被输的精光才想起寻求帮助,亡羊补牢不见得为时已晚,但一定要趁早。不清楚手中个股如何操作,选股存在疑问,股票深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欢迎加微信Y30063,一起交流学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