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突破!双亿度高温里程碑
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国环流三号”装置传来重磅消息——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重大突破!这一综合参数跃升至国际前列,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正式迈入“燃烧实验”阶段,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自主创新:三大系统全面升级
加热系统:采用兆瓦级中性束注入装置与2.5MW微波回旋管协同作用,电子温度竟达到太阳核心的10倍!
控制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智能调控平台,实现毫秒级等离子体响应,操控精度再创新高。
诊断系统:国际首套三光栅精密光谱仪横空出世,精度超越同行两倍,为实验提供“火眼金睛”。
ITER计划:中国贡献全球瞩目
核心安装:中国团队牵头完成ITER真空容器7号模块的安装工程,超大型精密部件制造能力领先世界。
技术外溢:我国承担了ITER约9%的关键部件制造任务,包括超导材料、真空室焊接等,推动国内产业链全面升级。
国家战略:聚变能迎来黄金时代
顶层设计:国资委明确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未来产业,提出“超前布局、梯次培育”,叠加“十四五”前沿技术攻关专项支持。
央企加码: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央企大手笔增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17.5亿元,加速聚变能商业化落地。
全球竞争:各国角力聚变赛道
美国激增投入:2023年聚变研发预算同比增长48%,CFS等公司狂揽20亿美元投资。
欧洲协作加速:ITER环形场线圈交付,欧盟40余家企业参与,技术成果正转化至其他领域。
产业链爆发:核心环节全面受益
超导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百亿,西部超导、宝胜股份等企业已供货ITER。
耐高温部件:久立特材、钢研高纳攻关钨铜偏滤器,解决亿度高温防护难题。
装备制造:合锻智能承担BEST真空室制造,核电级焊接设备、真空检测需求激增。
燃料循环与储能:中广核技布局燃料系统,南都电源、宁德时代研发储能技术,解决聚变能脉冲输出并网问题。
商业化加速:万亿市场近在咫尺
中国路径:计划2035年建成首个示范堆,2050年实现商业化发电。
全球预测:麦肯锡预计2040年全球聚变市场规模突破万亿美元,2030-2035年装置市场达2.26万亿元。
订单落地:国内星火一号、BEST等项目2025年启动,年均投资超100亿元。
国际对赌:微软与Helion签订2028年50兆瓦供电协议,AI算力需求倒逼聚变商业化提速。
相关概念股梳理:
西部超导
为ITER项目供应低温超导带材,打破国外垄断,形成批量供应能力。
永鼎股份
子公司东部超导实现高温超导带材批量生产,推动超导技术在核聚变领域应用。
精达股份
参股上海超导,与能量奇点合作供应高温超导带材。
国光电气
ITER核心供应商,提供偏滤器、第一壁等核心零部件,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合锻智能
参与聚变堆偏滤器等核心部件制造预研,涵盖材料性能验证、工艺设计。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可控核聚变”绝对王者,背后成长逻辑很硬!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浩宇说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是全球唯一为人造太阳提供偏滤器设备公司,还是全球最大可控核聚变核心装置重要供应商,全球市占率50%。
2、国资委控股,也是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核聚变、深海科技重要设备商。
3、四年净利润增长2倍,目前在手订单超80亿,还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
4、股价历史大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深度洗盘调整后,近期底部量能异动不断,当下正式入场的最佳时机,主升浪启动就在一瞬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