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论中国军迷最熟悉的国产坦克,那莫过于为共和国奋斗了数十载的59式中型坦克。无论是祖传的5对负重轮,还是光滑发亮的卵型炮塔,都是军迷们心中永恒的经典。而炮塔上变换的各种火炮亦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
但军迷们往往忽略了他最早配备的那门100毫米坦克炮,虽然在威力上不如其后出现的105炮,125炮,但论起他的传奇身世,却丝毫不落于他的后辈们。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杆历史悠久的古稀老炮。
59式坦克上的100毫米火炮恐怕是中国军迷最早接触的坦克炮形象
时间回溯到1944年,苏德战场的天平正逐渐向苏联方倾斜,德军为了挽回败局,不断地将甲坚炮利的新型坦克投入战场,尤其是令人胆寒的“虎王”式重型坦克,苏联手头上的任何直射火炮在正常交战距离上都无法撼动它那坚固的装甲,而它装备的88毫米71倍径火炮却能轻松的给苏联坦克一一点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一门威力强大的新火炮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虎王重型坦克的装甲示意图,这辆装甲怪物的厚重装甲是二战大多数反坦克炮的叹息之墙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二战后期苏联坦克炮,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半路出家的火炮。比如T-34/85上的85毫米炮前身是52-K式重型高射炮,IS-2上的122炮前身是A-19式野战加农炮,这门新火炮同样也延续了这种思路:由苏联著名火炮设计师费奥多尔·彼得罗夫带领的团队在考察了多种火炮后,认为1940年型100毫米B-34型舰炮的重量、体积和射速很适合改造为一门坦克炮,于是,在经过了小幅改造之后,B-34被改造为D-10S装上了T-34底盘,成为了大名鼎鼎的SU-100型坦克歼击车。
图为B-34型100毫米舰炮,炮尾装填机构在舰炮中算比较小巧的了,但对于坦克来说,还是太大
SU-100的车辆内部布局图,可以看到整个炮闩结构是横置的
D-10S很快在其后的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1945年的巴拉顿湖战役中,苏军投入了大量SU-100型坦克歼击车,以及同样由B-34舰炮改进而成的100毫米BS-3型反坦克炮。这些新型火炮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德军方面的装甲车辆是苏军的2倍多,也不乏虎王、猎豹等新型坦克,但在100毫米火炮的打击下仍然兵败如山倒,500余辆德军坦克被击毁在苏军阵地前,而他们的成果仅仅是楔入苏军防线30公里以及50余辆苏军坦克。D-10S在此次作战中的表现确立了它在二战坦克炮中的王者地位,也为其在战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S-3型100毫米反坦克炮也是B-34舰炮衍生而来,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
二战之后,苏联汲取了二战中坦克作战的经验,确立了中型坦克装备100毫米火炮的基本思路,在T-34坦克基础上持续改进出了T-34-100,T-44-100等搭载100毫米坦克炮的新型号,同时也试验了多种100毫米炮,试图找到一种最适合的型号。如在85毫米ZIS-S-53基础上改进而来的ZIS-100炮,改进了炮尾结构并装备了制退器的LB-1炮,以及D-10S的改进型D-10T炮。在测试中发现ZIS-100的后坐力过大,直接被淘汰出局,而LB-1和D-10T则不分伯仲,甚至LB-1的后坐距离更短,适装性能更好。但苏联国防委员会最终还是选择了D-10T作为下一代坦克的制式火炮,具体原因已不得而知,有种说法是LB-1火炮的炮口制退器导致炮口焰太大,并不适用于需要高度隐蔽的坦克。而此时,划时代的T-54中型坦克在1947年研制完成,D-10T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的趁手利器。
一脉相承的T-34-100、T-44-100和T-54,其中T-34-100安装的是装有炮口制退器的LB-1火炮
在40年代-50年代,搭载D-10T的T-54无疑是世界坦克中的佼佼者,其发射的BR-412D全口径穿甲弹在五百米内的垂直穿深超过了200毫米(匀质
钢装甲RHA,下同),超过了同时期美国M46装备的90毫米M3A1坦克炮以及英国百夫长MK3装备的20磅炮。而T-54的机动和装甲却是后两者望尘莫及的。甚至可以说,直到英国皇家兵工厂开发出105毫米L7炮之前,D-10T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量产型坦克炮。
有趣的是,苏联研制的1208级和1248级两型内河炮艇也装备了D-10T型坦克炮,而且是直接把T-55的炮塔挪过来装上去的,出
身于舰炮的坦克炮又干回了它的老本行,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轮回吧。
1208型内河炮艇,可以看到船头那个显眼的T-55坦克炮塔
随着1959年英国L7炮的横空出世,D-10T也渐渐显得过时了,对付美英最新的M60或酋长坦克也是力不从心。而在此时的苏军中,T-54/55仍然是装备的绝对主力,为了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苏联着手对D-10T及其所配用的弹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使这名老将能够继续驰骋沙场。
1951年定型的T-54-3型坦克,可以看到其火炮为未加装炮口抽烟器的原版D-10T
首先是对炮本身进行的改进,由于D-10T是由舰炮改进而来,其火控系统相对于专门研制的坦克炮来说有一定的差距,于是苏联针对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是在1955年给其炮口加装了抽烟器,以及STP-1型垂直稳定器,命名为D-10TG,装备在T-54A坦克上,而后又将STP-1型垂直稳定器改进为STP-2型双向稳定器,命名为D-10T2S,装备于T-54B及T-55坦克上。D-10T2S是D-10T系列最后一种大规模量产的改型,此后的改进型号都未投入量产,或仅仅是些零敲碎打的改进。比如D-54型线膛炮即是在D-10T坦克炮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新型100毫米火炮,虽然各项指标都很优秀,但不巧碰上了反坦克性能更好的115毫米滑膛炮U-5TS,惨遭淘汰。再比如D-33(D-10T的轻量化版本)原本用于装备“685工程”轻型坦克,以替代老旧的PT76,最终也因性能与BMP-3步兵战车重复而停止开发。
东德陆军装备的T-55AM2B,其主炮依然是D-10T2S,但加装了很多观瞄设备以及热护套,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算得上T-54/55家族中的高富帅
在弹的改进方面,苏联的设计师更是煞费苦心,研制出了各种高性能的改进弹药,使得这杆二战老炮硬是具备了抗衡现代主战坦克的能力。L7问世以后,苏联专家意识到了全口径风帽穿甲弹的不足,在1960年代相继研制出了3BM8型脱壳穿甲弹及3BK5M型破甲弹,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穿深,在500米内的穿深分别达到了300毫米和390毫米水平,和L7配用的L52型脱壳穿甲弹、M456型破甲弹不相上下。而到了70年代,苏联意识到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将成为今后反坦克弹的主流,研究了一系列APFSDS装备D-10T使用,从3BM19,3BM20直到1978年研制出了3BM25,在500米内的穿深可以达到350毫米左右,这个数据和L7最早配用的APFSDS亦是难分伯仲,只是后来苏联研制出了125毫米炮,停止了对D-10T脱壳弹的进一步研究,才导致了其技术水平渐渐落后于L7。
3BM8型脱壳穿甲弹
3BM19和3BM20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看到迥异于西方马鞍形弹托的圆柱形弹托
D-10T配用的3BK5型破甲弹,采用了滑动弹带来降低弹丸转速,提高金属射流穿透力
但D-10的发展也并非停滞了,在80年代,苏联设计师为MT-12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设计新型炮射导弹时,意识到这种新型弹药能极大的增强老式坦克的战斗力。这就是9M117“堡垒”式炮射导弹,这种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射程达到4000米之远,并有600毫米等效的破甲深度(最新的9M117M1射程和穿深分别为6000和750)。配用了这种导弹后,T-55这种老掉牙的坦克也具备了能和M1,豹2等现代坦克搏杀一把的实力。只是这种导弹贵得很,一枚导弹价格相当于半辆T-55M坦克,即使在战时,每辆坦克也只允许带4发这种导弹上战场。
上下两图分别为展开状态和未发射状态的9M117M导弹
装载9M117导弹的不同弹种:1、BMP-3步兵战车使用的9K116-3 2、T-62坦克使用的9K116-2
3、T-55AM坦克使用的9K116-1 4、MT-12反坦克炮使用的9K116 5、9M117导弹本体
苏联的100毫米坦克炮D-10T的改进到了80年代就基本停止了,设计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更先进的武器系统上。而配用D-10T的T-54/55坦克也逐渐被先进的T-72/80所替代。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说文章开头提到的59式坦克上所配用的那门D-10T的中国兄弟--59式坦克炮。
因海湾战争被美军暴打而闻名的出口型69-II主战坦克,装了一门用西方技术改进过的100毫米坦克炮
我国的59式坦克是获准生产的苏联T-54A型中型坦克,59式坦克炮即仿制的D-10TG型坦克炮,在70年代末引入L7换装之前,59式坦克一直使用的是这门炮。60年代后期,虽然曾试图在D-10TG基础上自研69式滑膛炮,但受限于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威力甚至不如原版,未能起到替代作用。70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北方威胁,我国在没有任何外国技术来源的情况下,研制出了100毫米炮配用的1973年式气缸尾翼破甲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59式坦克炮的反坦克能力。进入80年代后,由于我国和西方的关系回暖,我国用一系列西方技术对59式坦克炮进行了改进,包括从英国引进的火炮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并装备在69-II型坦克上,成为了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坦克。在此之后,我国引进L7型火炮的进展顺利,而L7的改进潜力远比老旧的100炮来的强,于是我国也逐渐淘汰了100毫米坦克炮,让105毫米炮来唱主角。
我国85毫米炮用的气缸尾翼破甲弹,100毫米炮用弹结构与其基本相同。这种弹运用尾翼带动弹体旋转抵消炮弹在炮膛内的高速自旋,以保证射流的集中。
从1944年一直到今天70多年的时间里,D-10系列火炮以其良好的通用性,低廉的制造成本以及强大的改进潜力而风靡于全世界,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种价廉物美的武装解决方案。虽然在时代的浪潮下,它渐渐为人所遗忘,但我们不应忘记这位已达古稀之年的老将在装备发展史上写下的浓重一笔。正如那句话所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