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位皇帝,当过皇帝两次,第一次差点自己作的亡国

明朝这位皇帝,当过皇帝两次,第一次差点自己作的亡国
2018年12月11日 23:33 闲坐树上谈历史

今天谈的这位,真可以说是奇葩,也是小编最不喜欢的明朝皇帝。这位皇帝叫朱祁镇,也就是历史上的明英宗。小编一直很好奇,这货为啥能被称为明英宗,是故意恶心他吗?

要讲这位皇帝就要先讲讲他继位时手里握得多么好的牌。朱祁镇他老爹叫做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明宣宗在位时期,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另外他还下令第七次的郑和下西洋,北击蒙古等等政绩。唯一被人说不好的地方就是废后。看到这你想想,明宣宗朱瞻基给朱祁镇留下的是一副美好景象的国家。可朱祁镇偏偏就能把这一手好牌打烂,给自己打的被俘虏。

明太祖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驱逐的,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蒙古逃回漠北,北元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瓦剌和鞑靼之间,互相争雄。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因为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皇帝朱祁镇时年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王振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朝中大臣劝阻,皇帝不听,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二来为了证明自己。

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于是,皇帝有心撤军。走到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明军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之。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或曰土木之变。

看完上面这件事,你就能明白了吧。说白了就是自己作死,没有明宣宗那个实力,还玩御驾亲征。结果自己被俘虏了。可这件事可不仅仅是皇帝被俘虏这么简单,皇帝被俘虏换个皇帝就行(后来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继位当上皇帝)。这件事最大的影响就是,跟着明成祖靖难的这帮贵勋基本死完了。导致从此,明朝武将的话语权降低,军备松弛。从而导致文官集团的彻底崛起。带来的一个更不好的影响就是,皇帝任用宦官来和文官集团争夺权力。这也是明朝宦官之乱的一个原因。

还有,整整一个仁宣盛世,就被这个年仅二十来岁的皇帝给破灭了。在他被俘虏一年后,回到北京当了七年的太上皇。最后发动政变复位成功。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

尽管后期明英宗还是做得不错的,但”土木堡之变“给明朝带来的影响确实深远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